抗疲勞設計――方法與數據

抗疲勞設計――方法與數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趙少汴
出品人:
頁數:562
译者:
出版時間:1997-01
價格:64.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1105204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疲勞分析
  • 抗疲勞設計
  • 機械設計
  • 方法與數據
  • 抗疲勞
  • 疲勞設計
  • 材料力學
  • 結構設計
  • 機械設計
  • 耐久性
  • 可靠性
  • 工程材料
  • 失效分析
  • 壽命預測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在總結我國機械行業在抗疲勞設計方麵的係列科研成果基礎

上,汲取必要的國外成熟方法和數據編寫而成。內容包括正文和附錄兩部

分。正文對各種抗疲勞設計方法及其設計參數的確定方法進行瞭係統的論

述;附錄提供瞭大量國內外材料和典型零構件的疲勞性能數據和抗疲勞設

計圖錶。本書是一本機械設計人員進行抗疲勞設計的必備的參考書。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常用符號錶
第1章 概論
1.1常用術語
1.2疲勞發展史
1.3疲勞分類
1.4金屬疲勞破壞機理
1.4.1疲勞裂紋萌生
1.4.2疲勞裂紋擴展
1.4.3失穩斷裂
1.5疲勞斷口的形貌特徵
1.5.1宏觀形貌特徵
1.5.2微觀形貌特徵
1.6抗疲勞設計方法
1.6.1抗疲勞設計準則
1.6.2現行的抗疲勞設計方法
1.6.3分析與試驗
1.6.4展望
第2章 疲勞極限和疲勞圖
2.1S-N麯綫
2.1.1引言
2.1.2測定方法
2.1.3金屬材料的S-N麯綫
2.1.4理想化的S-N麯綫
2.2疲勞極限
2.2.1引言
2.2.2測定方法
2.2.3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數據
2.2.4材料疲勞極限與抗拉強度間的關係
2.2.5加載方式、橫截麵形狀和方嚮性影響
2.3概率密度函數
2.4p-S_N麯綫
2.4.1引言
2.4.2測定方法
2.4.3金屬材料的p-S-N麯綫
2.5疲勞極限綫圖
2.5.1Smith圖
2.5.2Haigh圖
2.6等壽命圖
第3章 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
3.1缺口效應
3.1.1理論應力集中係數
3.1.2疲勞缺口係數
3.2尺寸效應
3.3錶麵加工方法的影響
3.3.1影響機理
3.3.2切削用量的影響
3.3.3錶麵加工係數綫圖
3.3.4錶麵加工對疲勞缺口係數的影響
3.4平均應力的影響
3.4.1拉伸平均應力的影響
3.4.2壓縮平均應力的影響
3.4.3扭轉平均應力的影響
3.5其它因素的影響
3.5.1加載頻率的影響
3.5.2應力波形的影響
3.5.3中間停歇的影響
第4章 疲勞纍積損傷理論
4.1概述
4.2綫性纍積損傷理論
4.2.1Miner法則
4.2.2相對Miner法則
4.3雙綫性纍積損傷理論
4.4非綫性纍積損傷理論
4.4.1損傷麯綫法
4.4.2Corten-Dolan理論
4.5各種疲勞纍積損傷理論的壽命估算精度對比
4.6損傷極限
第5章 常規疲勞設計
5.1無限壽命設計
5.1.1單軸應力下的無限壽命設計
5.1.2多軸應力下的無限壽命設計
5.2有限壽命設計
5.2.1單軸應力下的有限壽命設計
5.2.2多軸應力下的有限壽命設計
第6章 隨機疲勞
6.1概述
6.2計數法
6.3程序載荷譜編製
6.4隨機疲勞強度計算
6.5隨機疲勞試驗方法
第7章 低周疲勞
7.1材料的應力-應變響應
7.1.1單調應力-應變麯綫
7.1.2循環應力-應變麯綫與遲滯迴綫
7.2應變-壽命麯綫
7.3低周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7.4低周疲勞試驗方法
7.5低周應變疲勞數據
第8章 局部應力應變法
8.1概述
8.2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8.2.1載荷-應變標定麯綫法
8.2.2修正Neuber法
8.3推廣應用於高周疲勞
第9章 損傷容限設計
9.1概述
9.2綫彈性斷裂力學
9.3疲勞裂紋擴展速率
9.4剩餘壽命估算
9.5斷裂控製
第10章 概率疲勞設計
10.1概述
10.2應力-強度乾涉模型求可靠度
10.3無限壽命下的概率疲勞設計
10.4有限壽命下的概率疲勞設計
10.4.1等幅應力下的概率疲勞設計
10.4.2變幅應力下的概率疲勞設計
10.4.3疲勞壽命的可靠性估算
10.5可靠度的置信水平
10.6概率疲勞設計數據
第11章 環境疲勞
11.1腐蝕疲勞
11.1.1綜述
11.1.2分述
11.1.3各種影響因素對腐蝕疲勞強度的影響
11.1.4腐蝕疲勞設計方法
11.1.5腐蝕疲勞試驗方法及試驗裝置
11.1.6腐蝕疲勞裂紋擴展
11.2低溫疲勞
11.3高溫疲勞
11.3.1引言
11.3.2金屬的高溫疲勞性能
11.3.3影響金屬高溫疲勞性能的因素
11.3.4高溫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11.4熱疲勞
11.4.1熱應力與熱疲勞
11.4.2熱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11.4.3熱疲勞試驗方法
11.5微動磨損疲勞
11.6接觸疲勞
11.6.1失效機理
11.6.2接觸應力
11.6.3影響接觸疲勞強度的因素
11.6.4接觸疲勞強度計算方法
11.6.5接觸疲勞試驗方法
11.7衝擊疲勞
第12章 典型零部件的抗疲勞設計
12.1軸的抗疲勞設計
12.1.1軸的受力特點與疲勞破壞部位
12.1.2名義應力計算
12.1.3疲勞強度校核
12.1.4影響係數和安全係數的確定方法
12.2麯軸的抗疲勞設計
12.2.1連杆軸頸的疲勞強度校核
12.2.2主軸頸的疲勞強度校核
12.2.3麯柄臂的疲勞強度校核
12.3齒輪的抗疲勞設計
12.3.1漸開綫圓柱齒輪傳動
12.3.2圓弧齒輪傳動
12.3.3錐齒輪傳動
12.4滾動軸承的抗疲勞設計
12.4.1引言
12.4.2按額定動負荷選擇軸承
12.4.3按額定靜負荷選擇軸承
12.4.4滾動軸承的極限轉速
12.5彈簧的抗疲勞設計
12.5.1螺鏇彈簧
12.5.2闆彈簧
12.6壓力容器的抗疲勞設計
12.6.1應力分析
12.6.2低周疲勞設計
12.6.3損傷容限設計
第13章 聯接和接頭的疲勞強度
13.1軸嚮受力的螺紋聯接
13.1.1軸嚮螺紋聯接的載荷和載荷分配
13.1.2軸嚮螺紋聯接的抗疲勞設計
13.1.3提高軸嚮螺紋聯接疲勞強度的方法
13.2銷釘-凸耳 螺栓和鉚接頭
13.2.1銷釘凸耳接頭
13.2.2螺栓接頭
13.2.3鉚接接頭
13.3焊接接頭
13.3.1焊接接頭的疲勞斷裂性能
13.3.2影響焊接接頭疲勞強度的因素
13.3.3焊接接頭的抗疲勞設計方法
第14章 提高零構件疲勞強度的方法
14.1閤理選材
14.2改進結構和工藝
14.2.1改進結構
14.2.2改進工藝
14.3錶麵強化
14.3.1引言
14.3.2錶麵淬火
14.3.3錶麵化學熱處理
14.3.4錶麵冷作
14.3.5硬化層厚度對疲勞強度的影響
14.3.6錶麵強化零件的抗疲勞設計方法
14.4錶麵防護
14.5閤理操作與定期檢修
附錄 抗疲勞設計圖錶
附錄A 材料疲勞極限
附錄B 理論應力集中係數
附錄C 缺口效應
附錄D 尺寸效應
附錄E 錶麵加工影響
附錄F S-N麯綫和p-S-N麯綫
附錄G 平均應力影響
附錄H 復閤應力下的疲勞強度
附錄I 環境影響
附錄J 錶麵處理影響
附錄K 低周應變疲勞特性
附錄L 斷裂韌度和疲勞裂紋擴展
附錄M 疲勞纍積損傷
附錄N 典型零部件的疲勞強度
附錄0 接頭的疲勞強度
附錄P 數據處理及概率疲勞設計附錶
附錄Q 安全係數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