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世说》,呜呼哀哉! ——《儒林外史》 无论是松散和结构或是人物的摹写,只要把《儒林外史》与《世说新语》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看清这部小说。倒没想讥讽吴敬梓画虎不成,就算只像条狗,这狗也很有点意思。 落魄文人好发劳骚以排谴寂寥,这部被冠以“讽刺小说巅峰”...
评分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读来,提起儒林外史,最先想到的却都是范进守制时的乔张作势,以及他迫不及待夹起的那一粒大虾元子。 窃以为,范进夹大虾元子的动作,完全可以成为本书一切故事的缩略图:做张做致,奉礼守法处几乎骗过众人,无奈作者妙笔一转,卖出个破绽:大虾...
评分代作者贴文。微博@mimiball 作者:米团子,爱好曲艺的财务工作者 周进是儒林外史里的第一个主要人物(不算楔子里的王冕),他的知名度远在他的学生范进之下。中国的古典小说有一大特色,人物的名字和他的命运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当然现实中我们也很讲究这个,不然为什么现...
评分豆瓣猜我喜欢,没有错,我的确喜欢。 这是少年时代反复看过的书,范进中举写得何等的精彩纷呈,泰伯祭祀又是怎样的精英荟萃。如今想来,先跳出了脑海的却是马二先生和匡超人。 马二先生于我,当时在脑海中简直是偶像和伙伴。忠厚长者,非马二先生莫属。我们一样在城隍山上吃...
评分十八世纪的南京,我看见 冬天出城最早的人,也是最晚回来的人 他们是些穿长衫的朋友 十年一袭的青衣,总该有几个破洞了 他们总是说:“到这儿来—— 一本书打开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 像是刚刚经过一次疲惫的远征 和着哭泣的生活本...
最近又读,忽然对马二先生论举业那段特有感想
评分最近又读,忽然对马二先生论举业那段特有感想
评分实在没辙了。。
评分不知道汪曾祺是不是受《儒林》结尾的影响。
评分可能是四大名著以外读外读的第一本古代文学 1.白话小说 很多用语跟现在很接近了 2.人物众多,形象各异,经历命运交织在一起,文学性很强 3并不交代人物从小到老,只截取片段,有些人物后来的经历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知道一点,这点有点郁闷,很想知道结局。比如匡超人,青年时孝顺忠义好学知恩,做官后恩人下狱都不去看望,百般推辞。想知道此人结局,以为后面会有,还来回看目录以为会透露。后来发现交代来龙去脉不是作者本义,也就习惯了。倒数第二章略凄凉,曾经的真性情也好假附会也好都老去了,幸好还有四个怪人让人不至于全失望。希望有机会(勤快的时候)找了解读或者文学批评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