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风气

张爱玲的风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陈子善
出品人:
页数:1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5
价格:1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038048
丛书系列:阅读张爱玲书系
图书标签:
  • 张爱玲
  • 陈子善
  • 张爱玲研究
  • 文学评论
  • 民国
  • 文学研究
  • 评论
  • 花落一段傳奇風中逝
  • 张爱玲
  • 风气
  • 女性文学
  • 民国风情
  • 情感纠葛
  • 都市生活
  • 小说精选
  • 经典文学
  • 爱情悲剧
  • 时代印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国内著名“张学研究”专家陈子善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的一册,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前所未有地汇集了1949年以前社会各界,包括傅雷、胡兰成、柳存仁、李君维等知名人士,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看法和态度,文章见解独到、品评深刻。看完此书,既能深入了解这位才女及其作品在解放前的真实状况,也可感受到当时社会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重视和关爱。

作者简介

陈子善:著名学者、书人、张爱玲研究专家。现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著有《遗落的明珠》(台北业强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台北志文出版社)、《捞针集——陈子善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文人事》(浙江文艺出版社)、《生命的记忆》(上海教育出版社)、《说不尽的张爱玲》(台北远景出版公司、上海三联书店)、《海上书声》(东南大学出版社)、《陈子善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发现的愉悦》(湖北人民出版社)、《迪昔辰光格上海》(南京师大出版社)、《探幽途中》(湖南教育出版社)、《素描》(山东画报出版社)等。

编有《台静农散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我与老舍与酒——台静农佚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回忆梁实秋》(吉林文史出版社)、《回忆台静农》(上海教育出版社)、《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岳麓书社)、《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岳麓书社)、《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8)》(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黎烈文散文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私语张爱玲》(浙江文艺出版社)、《作别张爱玲》(文汇出版社)、《董桥文录》(四川文艺出版社)、《雅舍小说和诗》(台北九歌出版社)、《闲话周作人》(浙江文艺出版社)、《未能忘情——台港暨海外学者散文》(上海教育出版社)、《雅舍小品补遗》(台北九歌出版社)、《论新诗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林语堂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叶灵风随笔合集》(文汇出版社)、《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周越然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西滢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摩登上海——郭建英漫画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林以亮佚文集》(香港皇冠出版社)、《雅舍谈书》(山东画报出版社)、《张爱玲的风气》(山东画报出版社)、《记忆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等。

目录信息

弁 言 /陈子善
综 论
论张爱玲的小说 /迅雨(傅雷)
论张爱玲 /胡兰成
《传奇》的印象 /顾乐水(章品镇)
说张爱玲 /柳雨生(柳存仁)
论苏青及张爱玲 /谭正璧
张爱玲与左派 /胡览乘(胡兰成)
张爱玲的风气 /东方□□(李君维)
读张爱玲《传奇》 /吴小如
小说散文评说
写在《紫罗兰》前头(二则) /周瘦鹃
《倾城之恋》、《琉璃瓦》评介 /马博良(马朗)
《封锁》略评 /胡兰成
《传奇》集评茶会记 /胡兰成
评张爱玲的《流言》 /许季木
《流言》管窥
——读张爱玲散文集后作 /谔 厂
南来随笔 /沈启无
苏青评张爱玲小说散文(四则)
话剧电影评说
《倾城之恋》演出特刊评论选
如果《倾城之恋》排了戏 /柳雨生(柳存仁)
喜悦的等待 /白 文
读《倾城之恋》 /苏 青
舞台上的《倾城之恋》 /霜 叶
“动”的《倾城之恋》 /实斋(司马斌)
流苏的话和柳原的话 /张爱姑(张茂渊)
倾城篇 /应 贲
无题篇 /麦 耶(董乐山)
《倾城之恋》与《北京人》 /童 开
评舞台上之《倾城之恋》 /沙 岑
细腻简洁
——观<倾城之恋)后 /无 忌
《倾城之恋》赞 /蝶衣(陈蝶衣)
观《倾城之恋》 /柳雨生(柳存仁)
舞台上的《倾城之恋》 /左 采
《倾城之恋》 /应 贲
《倾城之恋》 /金长风
所谓“浮世的悲欢”
——《太太万岁)观后 /方 噔
评《太太万岁》 /沙 易
《太太万岁》的太太 /东方婦蛛(李君维)
恕我不愿领受这番盛情
——一个丈夫对于《太太万岁》的回答 /洪 深
我们不乞求也不施舍廉价的怜悯
——一个“太太”看了《太太万岁》 /莘薤
附 录
女作家聚谈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比现在的文艺批评差。

评分

此书所收的均为陈子善老师从各种旧报刊里搜罗来的1940年代张爱玲作品评论,可让今之读者一窥从沦陷时期到内战时期那几年上海的文学批评是何种面貌。我的两个感受是:1、作于1943-1945年上海的篇什(包括一组访谈)竟然可以让人几乎看不出抗战硝烟的痕迹——无怪这样的作家和批评家不会讨革命派的喜欢,更何况还有民族大义、政治立场方面的歧异;2、那年头的批评家写起文章来真是别有一种韵致,虽然用今天的白话表达方式来读不免觉得生涩,但民国的气味一经涤荡便很难再生——这几年人们开始怀念木心,恐怕就与他较多地保留着这气味有关。

评分

知道这套书为什么不再出版了... 真奇怪以前人写文章信息量都这么低吗 一个点翻来覆去捣几遍 除了傅雷 文笔最后宫斗座谈会再加一星吧 然后周瘦鹃这么耿直的吗... 不用特意买来收藏各位fans

评分

果然是傅雷和李君維評得最好,胡蘭成倒是提供許多生活瑣事,但評論上還是他慣常的一味曖昧。看那時候女作家的聚談會,是很有意思的。

评分

许多读过张爱玲文字的人,都以为笔调清新,渲染瑰奇,虽然有“文不如段,段不如句”一说,到底是偏于赞美。不过这应当归功于作者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吸收了西洋文学的精髓,灌溉到自己的园地上来,并没有走上新文艺滥调之一途,于是成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