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与人

机器与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 千
出品人:
页数:137
译者:
出版时间:1997-11
价格:45.00
装帧:精装(无盘)
isbn号码:97875338279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机器人
  • 未来
  • 日本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
  • 未来科技
  • 人机关系
  • 伦理学
  • 哲学
  • 科技社会学
  • 科幻
  • 技术发展
  • 自动化
  • 未来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工具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在使用简单工具和机器的时候,人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工具。也就是说,人只有与工具结合在一起才变得完整,才成为可以进行工作的工具。但是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机器人已经把人的智慧与机器融为一体,已经可以脱离人进行独立的工作了。它已经是一个完美的工具了。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人创造了机器人
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
工具的发展产生机械
古代的机器人
流水线带来生产自动化
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
构成机器人的几个部分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机器人想到了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实验:人们究竟是如何知道事情的意义的。虽然外表千差万别,但其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是对秩序的遵守。

评分

从机器人想到了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实验:人们究竟是如何知道事情的意义的。虽然外表千差万别,但其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是对秩序的遵守。

评分

从机器人想到了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实验:人们究竟是如何知道事情的意义的。虽然外表千差万别,但其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是对秩序的遵守。

评分

从机器人想到了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实验:人们究竟是如何知道事情的意义的。虽然外表千差万别,但其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是对秩序的遵守。

评分

从机器人想到了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实验:人们究竟是如何知道事情的意义的。虽然外表千差万别,但其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是对秩序的遵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