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權力與民主--“長江《讀書》奬”論爭備忘

學術權力與民主--“長江《讀書》奬”論爭備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鷺江齣版社
作者:中華讀書網
出品人:
頁數:453
译者:
出版時間:2000-08
價格:2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10965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長江讀書奬
  • 知識分子
  • 學術論爭
  • 社會
  • 張立憲
  • 曆史種種
  • 鷺江
  • 記憶碎片
  • 學術權力·民主·讀書奬·論爭·備忘·思想史·知識分子·媒體·公共領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因首屆“長江《讀書》奬”評選而引發的學術論爭,是我國學術文化界多年來少有的一場關涉學術權力與民主問題的討論。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海內外學術機構的專傢學者,本著建設性的學術立場,廣泛而深入地討論瞭人文學術與社會科學的學術評價機製、學術奬勵機製以及學術規範、學術批評與反批評等相關話題。本書作為這場爭論的備忘錄,必將成為當代學術史的極為珍貴的史料。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者前言



葛劍雄・我的遺憾 我的希望
徐友漁・學術評奬的規則與學術批評的態度
雷 頤・愛護“民間”――“長江《讀書》奬”淺議
汪 暉・我對目前爭議的兩點說明
黃 平・談“長江- 讀書奬”
葛劍雄・讀“長江讀書奬”工作室《鄭重聲明》
硃學勤・程序公正與實質正義
賀衛方・從程序的角度看“長江讀書奬”
陳剋艱・評奬經濟學和程序意識形態
曠新年・汪暉為何成瞭學界公敵?
龍衛球・習慣與學術權務較量
葛劍雄・讀書奬爭論的再討論
龍衛球・學術公共事務人的公共意識
楊玉聖・讀書奬、網上論壇與學術批評
徐友漁・“長江《讀書》奬”爭論的意義
周詳森・“曆史的諷刺”――我看“長江讀書奬”評奬活動的意義
秦 暉・當代思想史上的“讀書奬”事件



尹保雲・《讀書》、“長江讀書奬”與中國學術的睏境
任東來・從《讀書》事件看理性的重要性
常嚮群・評論理性論與關於《讀書》及“長江讀書奬”的討論
曹樹基・我的兩個問題
程念祺・學術批評、葛兆光、讀書奬
雷 頤・“長江《讀書》奬”為何突然更名?
徐友漁・討論的疑點和難點
張偉然・“長江讀書奬”的“中國特色”
李宗桂・站在圈外看評奬
蕭 為・都是紮堆兒惹的禍――我看“長江讀書奬”風波
趙春明・讀書人的尷尬地位――從另一個角度看“長江《讀書》奬”風波
錢乘旦・談“長江讀書奬”
郜元寶・做一迴看客何妨?
毛壽龍・就讀書奬討論再答網友評論
阿 正・旁觀者說
龍泉明・重在探索
仲偉民・“讀書奬”的功德與遺憾
王 希・興備、睏惑與建議――我讀“長江《讀書》奬”討論的感受
李慶西・大處不失公正
黃 平・我理解的《讀書》
雀之元・關於《讀書》與“新左派”關係的說明
任士英・《讀書》:這是怎麼啦?
晁福林・一個普通讀者看《讀書》
王春瑜・學者何必學文人?
丁東・學問傢與公共刊物
李少兵・《讀書》事件與社會良知
毛壽龍・善待讀書、讀書人與《讀書》



蔣 寅・奬的真相與學術界的任務
黃剋劍・學術評奬與學人境界
陳衛平・學術評奬公正與奬的心理負擔
毛壽龍・《讀書》版“一流學者評一流作品”的製度缺陷
黃卓越・無法苟同的權威性及對精英幻覺的責疑
馬相武・評奬現象要上升到群體的高度
陳幽泓・評判的評判――探討學術評判的製度缺陷
黃 進・從“長江讀書奬”風波談重視學術規範?
餘三定・評奬程序與學術規範
吳忠民・從暈輪效應到健全學術成查評價機製――由“長江讀書奬”所想到的
仲偉民・必須改革學術評價機製
伍鐵平・學術評奬的另一麵
智效民・遠離評奬及其他
李振宏・各種公私奬項可以休矣
林象山・權術、錢術與學術
倪樂雄・學術評奬的反思
黃安年・學術評奬中的非學術因素
袁濟喜・魯迅精神哪裏去瞭?
謝 泳・我們的前輩是如何做事的?
閻晶明・學者風範何以顯示?
郭齊勇・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略說批評與反批評的風格
嚴春友・學者的氣度
張曙光・應當加強科學評價
周詳森・學術著作評論的價值標準
張斌貿・從“長江讀書奬風波”看中國的學術職業化
張 弘・智慧的命運
越法生・希望的呐喊

附錄

鍾曉勇・99萬元大奬頒給“讀書”人
王洪梅・《讀書》方麵拒絕“醜聞”
“長江讀書奬”工作室・“長江讀書奬”工作室鄭重聲明

編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高中時候對《讀書》無比敬仰,進瞭大學,看瞭這本揭醜的書,頓時對汪主編失掉瞭興趣。

评分

2000年因長江讀書奬而引發的一場學術文化界的論爭

评分

一百萬就可以引發學者互相辯論、攻訐

评分

資料比較豐富,2000年前後的學者也是真有閑工夫……不過還需要找一些網絡資料對讀,這兩天有空整個梳理簡評齣來。簡單講個人不覺得這件事是學術黑幕,更多還是三聯係學術共同體圈子太小瞭,也確實自視比較高,最後難免碰到這種事,汪暉是不是真無辜仿佛是問題的焦點之一,我個人相信是無辜,不過也隻是誅心之論。書名《學術權力與民主》,19年後的今天來看頗為有趣,許多當時被罵得一無是處的學者和著作,今天已成圭臬,不得不說有“學術權力”的關係在。三點小吐槽:1、2000年對一流學者們,三十萬人民幣(或總額一百萬)竟是這麼大的數額……2、那時候的網絡論壇真有趣;3、葛劍雄怎麼看怎麼是個裝中立拉偏架的,我覺得很不OK……

评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夠牛X的時候,還是要低調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