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華文學史論

百年中華文學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遼
出品人:
頁數:478
译者:
出版時間:1999-09
價格:2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72114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史
  • 曆史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 文學史
  • 中國文學
  • 百年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化史
  • 曆史
  • 中國文化
  • 文學評論
  • 學術著作
  • 二十世紀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1988年陳思和、王曉明提齣“重寫文學史”起,“重寫文學史”觀念深入人心,學術界為此作齣種種嘗試:包括對作傢、作品的重新評價,重新解讀;編寫通俗文學史;對颱、港、澳文學史的研究以及與文學生産相關領域如齣版業、印刷業的論說等等,開拓瞭文學史研究的新空間。但是,能夠涵括以上內容的綜閤性文學史論卻尚在人們的期待中。

當波瀾壯闊、風雲變幻的20世紀即將過去、新世紀的曙光已依稀可辨之際,人們迴眸百年滄桑,不禁悲情滿懷、感嘆唏噓:這是一個燦爛的世紀,也是一個多難的時代!

一百年來,中國的文學傢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他們的思考、求索和奮爭。中華文學的曆史發展曾給他們留下光榮的遺産與深厚的積澱。在為新的輝煌潛心創造的一個世紀中,他們又留下瞭無數坎坷的足跡與繽紛的實績。無論是在哪一個曆史年代生活,也無論是在哪一個地區寫作,黑眼睛黃皮膚的炎黃子孫,同用祖先留下的方塊漢字,共同為弘揚中華文化而貢獻瞭自己的心血之作,都為20世紀的中華文學增光添彩,也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瞭世紀史冊之中。

怎樣總結這份中華文學的新遺産?在世紀末逼近之際,這個問題擺到瞭所有以從事百年文學研究為學術生命的人們麵前。

著者簡介

陳遼,江蘇海門人,1931年9月生,江蘇省社科院文學 所研究員,原所長,江蘇省颱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著有《葉聖陶評傳》、《周太榖評傳》、《馬剋思主義文藝想想史稿》等20多種,主《颱灣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辭典》、《世紀之交的世界華文文學》等,曾多次獲部省級以上奬項。1986年被評為國傢級有突齣貢獻的專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論 逼近世紀末的學術思考
第一節 世紀末的沉思
第二節 整閤兩岸、兼容雅俗的新構建
第一編
第一章 百年中國內地文學發展論
第一節 文學發展的曆史分期
第二節 作者和讀者的迭代更新
第三節 文學思潮二十八型
第四節 文體衍變:新民體 歌體詩 第一人稱
第二章 百年颱灣文學發展論
第一節 文學思潮的消長更迭
第二節 現代意識與民族詩風
第三節 小說文體的自覺與更新
第四節 從空疏到勃發的散文
第五節 颱灣文學五“性”
第三章 百年港澳文學發展論
第一節 從多元到整閤的香港文學思潮
第二節 傳統的與現代的
第三節 三股小說潮的分流與互滲
第四節 多種散文樣式的繽紛呈現
第五節 澳門文學的發展與特徵
第四章 百年中華文學一體論
第一節 中華文學空間的連-隔-通
第二節 海峽東西 香港內外:作傢族群的空間背景
第三節 鄉村・都會・市井:創作文本的空間內涵
第四節 邊緣與中心:文學傳播與消費的空間機製
第二編
第五章 人文精神:群體生存意識籠罩下的個體思索
第一節 人文思考的自覺主體
第二節 重造民魂:群體取嚮中的個體思考
第三節 從群體生存思考中突圍的痛苦思索
第四節 流浪靈魂的精神傢園
第六章 世間情懷:直麵現實的兩難選擇
第一節 幾篇“宣言”衍齣的史跡
第二節 悖論的統一存在
第三節 選擇的代價
第四節 一串深沉的音符
第七章 現代化轉型:新的文學傾嚮的追求
第一節 現代化趨嚮與現代主義的傳入
第二節 理性的沉潛
第三節 彼岸的鑒照
第八章 中國情結:民族心靈在鄉土上閃耀的光華
第一節 故鄉・童年・鄉愁
第二節 鄉土文學的曆史行進
第三節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鄉土文學
第四節 現代觀念與鄉土意識
第九章 雅俗調適:文類互動的推助
第一節 對峙・互補・共存
第二節 文學發展的動力源
第三節 共同的現代化趨嚮
第十章 女性寫作:文學話語的彆一係統
第一節 浮齣曆史地錶
第二節 繁花似錦 新蕊吐秀
第三節 滿天星鬥煥文章
第十一章 作傢族群:風格個性的多元呈示
第一節 現代意義的作傢
第二節 作傢類型觀
第三節 作傢的創作心理與個性
第十二章 傳播與消費:文學在流通中的價值實現
第一節 媒體的新變與文學之衍變
第二節 多維視角下的文學傳播
第三節 趨嚮大眾化的文學消費
第四節 文學消費在現代社會中的多樣景觀
第五節 傳播、消費與創作的互動
第三編
第十三章 百年中華文學的理論積澱
第一節 文學與政治
第二節 文學的民族化與現代化
第三節 文學與美學
第四節 文學交流與文學發展
第十四章 跨世紀的前瞻
第一節 科學預測與曆史、現實的依據
第二節 新世紀初葉中華文學的前景
第三節 迎接中華文學新紀元
附錄一:百年中華文學大事年錶(1898-1999)
附錄二:本著作論及的作傢人名一覽
參考文獻簡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偶然在中圖網淘到的寶藏書啦,1898-1999“中華”文學史,包括瞭大陸港澳颱的文學概況。作為教材補充參考是很不錯的,一般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還是以大陸文學為主的,對於港澳颱文學介紹比較少,這本書則有通盤的論述。作為一本齣版於99年的書,我在20年後來看,依然感到新鮮,真知灼見總是曆久彌新的。當然,有一些不足的是,過於聚焦於細瑣的知識羅列,有一些章節的細節就顯得十分碎片。

评分

偶然在中圖網淘到的寶藏書啦,1898-1999“中華”文學史,包括瞭大陸港澳颱的文學概況。作為教材補充參考是很不錯的,一般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還是以大陸文學為主的,對於港澳颱文學介紹比較少,這本書則有通盤的論述。作為一本齣版於99年的書,我在20年後來看,依然感到新鮮,真知灼見總是曆久彌新的。當然,有一些不足的是,過於聚焦於細瑣的知識羅列,有一些章節的細節就顯得十分碎片。

评分

偶然在中圖網淘到的寶藏書啦,1898-1999“中華”文學史,包括瞭大陸港澳颱的文學概況。作為教材補充參考是很不錯的,一般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還是以大陸文學為主的,對於港澳颱文學介紹比較少,這本書則有通盤的論述。作為一本齣版於99年的書,我在20年後來看,依然感到新鮮,真知灼見總是曆久彌新的。當然,有一些不足的是,過於聚焦於細瑣的知識羅列,有一些章節的細節就顯得十分碎片。

评分

偶然在中圖網淘到的寶藏書啦,1898-1999“中華”文學史,包括瞭大陸港澳颱的文學概況。作為教材補充參考是很不錯的,一般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還是以大陸文學為主的,對於港澳颱文學介紹比較少,這本書則有通盤的論述。作為一本齣版於99年的書,我在20年後來看,依然感到新鮮,真知灼見總是曆久彌新的。當然,有一些不足的是,過於聚焦於細瑣的知識羅列,有一些章節的細節就顯得十分碎片。

评分

偶然在中圖網淘到的寶藏書啦,1898-1999“中華”文學史,包括瞭大陸港澳颱的文學概況。作為教材補充參考是很不錯的,一般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還是以大陸文學為主的,對於港澳颱文學介紹比較少,這本書則有通盤的論述。作為一本齣版於99年的書,我在20年後來看,依然感到新鮮,真知灼見總是曆久彌新的。當然,有一些不足的是,過於聚焦於細瑣的知識羅列,有一些章節的細節就顯得十分碎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