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1920年生于河南,1949年去台湾,1951年开始创作,一生传奇经历,一世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柏杨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等。
《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论说历史的著作,作者通过《资治通鉴》中的典型史实,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加以简明易懂、生动流畅的文字,书中史料运用独到、分析角度新颖、语言优美,读起来使人有一种明快的感受。
2008年4月29日柏杨逝世时,其在我眼中的形象还是个写过《丑陋的中国人》、斥中国文化为“酱缸”、思想有些偏激、坐过牢、社会争议较大的一个老头;读过几页《丑陋的中国人》,随手翻过几本《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对柏杨此人的了解并不深刻。不过最近读了其著的《柏杨曰》...
评分对于没有完整读过资治通鉴的人读起来很可能就是囫囵吞枣,挑出一段段的历史加以白话翻译再说明自己的观点,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有些常见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从新的角度看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大部分的观点都能概括成如下:1.一定要法治,不能人治;2.盲目崇古只会把中国越坏...
评分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吴思的《隐蔽的秩序——历史的弈局》互相参照,对中国历史会有更多的理解。 这是今年感觉收获比较多的书,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不只是增加历史知识。
评分其实这部书不过是把《柏杨版资治通鉴(全18册)平装》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82165/中柏杨的评论全部抽出来单独编纂而已,速成,无他。
评分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吴思的《隐蔽的秩序——历史的弈局》互相参照,对中国历史会有更多的理解。 这是今年感觉收获比较多的书,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不只是增加历史知识。
算不上很好。。。太偏激。。。只能当杂文看,不可否认在某个特定时代有其作用
评分过犹不及。
评分大約是对于民族的“赤子之心”吧
评分酱缸,好吧,突然有了一个不同的看历史的角度,有震聋发聩之感,也许是错觉也说不定
评分过犹不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