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曾经是科技哲学前沿的学生 现在对本书中提出的概念已经没有特别的好奇感了 毕竟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 还是非常佩服作者的思想与前瞻 若我在那个时候读这本书 肯定会觉得竟然还能这样看待问题 也许会改变一点点当时的生活状态 也许也会被周边的人民群众异化为妖魔 也许还...
评分《孤独的狂欢》说的是媒介的文化,是独立的个人在电脑时代的“狂欢”,然而最让我受到触动的却是书中关于“交往”的讨论。人与电脑的“交往”,之所以同人与“电视”的交往不同,正是因为人与电脑是在“沟通”,而绝非单方向的“传播”,也是因为人既可以和电脑闲聊扯淡,也可...
评分序言是读者走进这本书,犹豫着要不要转身回返的走廊,然而这些年我个人遇到的书里,如伯凡老师这般得体的序言并不多见。 仿佛一部流畅而美轮美奂的电影开头,序言开篇就出现了“我”,作为一个颇有贴近性的、鲜活的、带有些微妙的自嘲而又对自我有着清晰认知的“在城市边缘长期...
评分钱钟书在他那篇机制的随笔《窗》中这样描述窗户的功能: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在这本书里老吴常常提到窗户——监狱...
作为1999年的一本书,能看的这么远,真是不容易。
评分精彩!
评分冬吴相对论中的吴伯凡,基本可以看做是麦克卢汉和尼葛洛庞帝著作的读后感,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博士,人家确实能扯,从海德格尔到爱默生到歌德,当初把我这个土鳖青年看得一愣一愣的,只是现在回忆起来似乎能记住的不多,所以三星,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这本书牛叉在它是97年写的,而以后的互联网实践者,确实在反反复复寻寻觅觅中制造了数字化生活奇迹。话说回来,现在看还是嫌过时,当时各种憧憬的哲学化,读起来也嫌太行而上,降低思维乐趣
评分原来是伯凡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