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狂欢》这本书写于1997年,互联网在中国落地不久,国人刚刚开始接触网络,作者作为网络时代的先行者,对互联网的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而对传统媒体作了批判鞭辟入里的批判。网络化个人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一场媒介革命的到来,传统媒介如电视提供给大众的是同质...
评分 评分 评分我想说这本书在国内的价值 正如 失控 在国际互联网介的价值 大家可以搭配着看 这本书是由吴伯凡看到了国际界前辈的前瞻性眼光,引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转而将这种眼光带到国内,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他这样的高处不胜寒,只能有孤独,不过能看到效应和影响力如此的巨大,这场盛...
评分《孤独的狂欢》说的是媒介的文化,是独立的个人在电脑时代的“狂欢”,然而最让我受到触动的却是书中关于“交往”的讨论。人与电脑的“交往”,之所以同人与“电视”的交往不同,正是因为人与电脑是在“沟通”,而绝非单方向的“传播”,也是因为人既可以和电脑闲聊扯淡,也可...
赛博空间;快与慢;轻与重;物质信息化;比特
评分当年看的时候实在没办法把文字和作者联系起来,现在机缘巧合下重读,总是挂着微笑...相见恨晚的人们啊
评分作为1999年的一本书,能看的这么远,真是不容易。
评分这本书牛叉在它是97年写的,而以后的互联网实践者,确实在反反复复寻寻觅觅中制造了数字化生活奇迹。话说回来,现在看还是嫌过时,当时各种憧憬的哲学化,读起来也嫌太行而上,降低思维乐趣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