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先後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一九二五年受聘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迴國任教。後任清華大學中文、曆史係閤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第一組主任及故宮博物院理事等,其後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後帶全傢離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一九三九年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通訊院士。一九四二年後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迴清華大學任教。一九四八年南遷廣州,任嶺南大學教授,一九五二年後為中山大學教授。一九五五年後並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主要內容包括: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述東晉王導之功業;桃花源記旁證;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等。
不见识深刻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肤浅,现在读书氛围浓厚了,也常听人谈读书、谈历史、谈文学,对不起,绝大多数都是肤浅浅薄至极的,疗治这种肤浅病的良药,就是陈寅恪先生这样的真学者了,先生偏又极谦虚,著作多名以“稿”,其意是仅以筚路蓝缕之草稿自认,而不敢以传之后世之...
評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所谓不朽,非仅历时多载声名不堕,更需思想跨越时空,千百年后亦可对后学者开蒙启迪,先生无愧不朽,夜读此书,【述东晋王导之功业】,【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论唐代番将与府兵】几篇给我暌违已久的句句反复咀嚼,新知与思想排闼而来的充实饱足的...
評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所谓不朽,非仅历时多载声名不堕,更需思想跨越时空,千百年后亦可对后学者开蒙启迪,先生无愧不朽,夜读此书,【述东晋王导之功业】,【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论唐代番将与府兵】几篇给我暌违已久的句句反复咀嚼,新知与思想排闼而来的充实饱足的...
評分不见识深刻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肤浅,现在读书氛围浓厚了,也常听人谈读书、谈历史、谈文学,对不起,绝大多数都是肤浅浅薄至极的,疗治这种肤浅病的良药,就是陈寅恪先生这样的真学者了,先生偏又极谦虚,著作多名以“稿”,其意是仅以筚路蓝缕之草稿自认,而不敢以传之后世之...
評分一、王导:客观的功绩与主观的人品 吴人难治,大家都知道,江浙人狡猾狡猾地。 陈寅恪先生《金明馆丛稿初编》中,一篇《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看了很久,陈老依旧洋洋洒洒摆事实讲道理地说明“王导助司马睿佐定江东”的伟大功业,他的“无为而治”多么符合...
陳氏此集中諸篇論文有一貫之關懷,大概是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地域等等,然而陳氏討論這些話題,往往從微觀現象切入,進而申引至宏觀中觀的推演。即使宏觀中觀偶有專斷之處,微觀的考釋也足以不朽。
评分又被治愈瞭。
评分《桃花源記旁證》一篇實在是讓人驚嘆連連的神文,最近看的文章裏也隻有閻步剋那篇《文窮圖見》能讓人同樣摺服瞭吧。二者都洋溢著極有風度的想象力。那透過熠熠閃光的碎片去勾勒星叢的瞬間豐足感,真能抵消這個學科泥潭裏大多時候的瑣碎、枯燥和束縛。
评分總覺得陳寅恪所做之短論文總是字字珠璣,發古人所未發,讀之欽佩不已(雖也有“過求彆解”之病);但一作長論文,便拖遝漶漫,難免“臨深為高,故作搖曳”之譏也。
评分後來,藉來瞭上古的版本,字小小的,安定得很。 讀完,想要重讀《屈服史及其他》瞭,哎呀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