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

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Dongfeng Tao
出品人:
页数:350
译者:
出版时间:1999
价格:18.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120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陶东风
  • 知识社会学
  • 思想
  • 文化理论
  • 精英
  • 文艺
  • 顧准
  • 社会转型
  • 知识分子
  • 当代中国
  • 思想变迁
  • 文化反思
  • 社会变革
  • 学术研究
  • 历史演变
  • 个体命运
  • 公共领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是描写90年代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大家都承认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社会同质性的消解。在过去计划模式的社会里,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呈现一种高度同质的整合关系,如果不作价值评价,那么计划经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一元主义的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无疑是高度协调的,可以相互支持、相互解释,非常“配套”。而到了90年代,三者之间的这种同质整合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呈现出分裂的状态,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文化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存在高度同质的、可以相互支持与阐释的配对关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多元与沟通(代前言)
――关于当代文化与知识分子问题的对话
导论
1.知识分子与社会变革
2.阐释中国的焦虑
3现代化与民族化
―――现代性冲击与文化认同危机(之一)
4世俗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一现代性冲击与文化认同危机(之二)
5.关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6.在悖论中思索
第一章 被迫的现代化与文化认同的两难
――兼论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两种取向
1.文明冲突与认同危机
2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紧张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及其困境
3.实用主义与强力崇拜
4.西方思想与本土经验
5.知识分子的五个传统
6世纪末的思索: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保守主义
1.保守与保守主义
2.被纳入文化民族主义的保守主义
3.中国保守主义的社会主义取向
4.关于“新保守主义”
5.后殖民主义的误区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激进主义
――兼论传统与自由的关系
1.激进与激进主义
2.知识分子与激进主义
3.中国现代语境中的激进主义
4.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悖离
5.中国激进主义的法国思想资源
6.传统与自由
――来自哈耶克的启示
7.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顾准对激进主义的批判
8.顾准与西方自由主义
9.另一种反思
第四章 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
1.“人文精神”的出场语境
2.作为“世俗精神”对立面的“人文精神”
3.超越秩序与世俗秩序的紧张
――知识分子的激进反世俗姿态分析・之一
4.文化资本的争夺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知识分子的激进反世俗姿态分析・之二
5.世俗化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6.超越市场/文化的二元论
7.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在中国语境中的畸变
8.世俗时代的终极关怀
――世俗化问题再思
9.第三种立场: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
第五章 道德理想主义与转型期中国文化
1.一个话题的提出
2.道德理想主义的基本内涵
3.作为审美乌托邦的道德理想主义:意义与限度
4.道德优先性原则的误区
5.如何面对现代性的吊诡?
6.诗人应当对谁愤怒?
7.仇恨俗人不是真正的宗教情怀
8.多元与宽容是有限度的吗?
9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理想的建构
――新理想主义的提纲
10.多元社会中的道德共识
――关于新理想主义的一点补充意见
11.信仰与世俗社会:来自洛克的启示
第六章 中心与边缘的位移
――中国知识精英结构的变迁
1.知识・社会结构・权力
2.“士大夫”的一统天下(古代)
3.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近现代)
4.被批判的是被重视的(约1949-1979)
5.社会转型与科技知识分子的崛起(约1980-1998)
6.精英结构转换的历史意义
7.科技知识分子是万能的吗?
8.从相互独立到良性互补
[附录]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
1.文化研究:在学科之间游走
2.文化研究的特征
3.文化研究的语境化问题
4.文化研究与中国语境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知识社会学与知识分子社会学。梁漱溟先生说:“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这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两个最主要阶层都视人文知识/知识分子高于科技知识/知识分子。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礼仪心性之学位居整个知识系统的核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使得中国传统的人文知识与政治权力处于极其紧密的关系之中,甚至异化为赤裸裸的政治权力话语,它既为政权提供合法化的依据,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老百姓的行为方式)发挥其规范的作用。它是宗教,同时也是法律(所谓“《论语》折狱,《春秋断案》”,“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等)。到了洋务与维新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后的现代化情境,工商崛起,官僚、地主、士人三位一体的精英模式被迫转型。五四学人改革方法不同而思维方式未有大变。但功利、科技与世俗将夺过霸权

评分

术语

评分

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分析真是棒呀

评分

术语

评分

知识社会学与知识分子社会学。梁漱溟先生说:“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这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两个最主要阶层都视人文知识/知识分子高于科技知识/知识分子。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礼仪心性之学位居整个知识系统的核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使得中国传统的人文知识与政治权力处于极其紧密的关系之中,甚至异化为赤裸裸的政治权力话语,它既为政权提供合法化的依据,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老百姓的行为方式)发挥其规范的作用。它是宗教,同时也是法律(所谓“《论语》折狱,《春秋断案》”,“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等)。到了洋务与维新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后的现代化情境,工商崛起,官僚、地主、士人三位一体的精英模式被迫转型。五四学人改革方法不同而思维方式未有大变。但功利、科技与世俗将夺过霸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