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帝國史》內容簡介:首先,門多薩有的章節完全或大部分采錄自上述兩位作者,這一類比較容易辨識。但在文字上常有所改動,有時還有增添。舉一個例子。剋路士記中國的物産說:“有一種許多果園都産的水果,結在樹葉粗大的大樹上,這種水果大如圓李,稍大些,去皮後就是特殊的和稀罕的水果。沒有人能吃個夠,因為它使人老想再吃,不管人們吃得不能再多瞭,它仍然不造成傷害。這種水果有另一種小些的,但越大越佳。它叫做荔枝(Lechias)。”這是我所能查到的歐洲對我們南部這種特殊水果的最早記載。門多薩采用瞭這個記載,把它改寫成:“他們(中國人)還有一種叫做荔枝的果子,十分好吃,盡管大量地吃,卻從不傷身體。”而有不少章節,幾乎都是據剋路士和拉達重新編寫。
鬍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1545-1618),西班牙人,17歲至墨西哥,19歲加入奧古斯丁修會,潛心研究神學、語法和藝術,熱心傳教。他曾受命齣使中國,未遂。後應教皇之命,廣泛搜集關於中國的資料,曆時兩年,於1585年印行《中華大帝國史》。他曾被任命為西西裏島利巴利主教、恰巴斯省主教和波帕揚地區主教。
譯者簡介:孫傢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文係,留學墨西哥,攻讀拉美文學、拉美曆史、語言學、翻譯學等課程。編著《印第安人保護者——拉斯•卡薩斯》《全國導遊西班牙語》《西班牙口語》《西班牙語動詞600》《西漢金融貿易詞典》等書,譯著《哥倫布日記》《西印度毀滅述略》《中國與西班牙關係史》《參加國際縱隊的中國人》等。
历时几个月(自己都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借的书了),终于把这本书勉强看完(其实是翻完)了。刚开始认真读了这本书的序言和第一部的第一、二卷部分,然后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最近又对后面的章节匆匆一瞥,原谅我一个理科生对这种叙述的无感吧…… 还是简单谈谈感受吧。书中描述的...
評分內容有趣,翻譯不行。
评分從英譯本轉譯而來,英譯本譯者對西語原書所有竄改。因此,在可靠性上,從西語直接翻譯而來的孫傢堃譯本更勝。
评分此書的史料,除瞭早期幾位傳教士的見聞之外,基本上取自明末的民用類書。
评分內容有趣,翻譯不行。
评分孔夫子上真宰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