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
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
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
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
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棗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
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
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2次。
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 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法人代表。主要兼职如下: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专家、山东矿业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组成员、LEAD国际培训项目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China Economic Review顾问编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要作品:
1979年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
1984年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的数理基础》 1998 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版
1995年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为一随笔集,1999年在 广东经济出版社再版
1997年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此书于1999年获 ATLAS基金会办法的该年度Antony Fisher国际纪念奖
1993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 此书于1998年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
2001年9月将出版《世界华人经济学家随笔集》茅于轼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是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
老茅强烈反对社会中的特权现象,在他的这本经济普及本里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其反对特权的原因。 经济学里有个被讲到烂熟的例子,A有两把斧头,B有两头羊。A用一把斧头和B交换了一头羊,两人的总资产不变,但由于交易带来的边际效应增加使得两个人的总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交...
评分(序) 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经济十分活跃,在大爷大妈都成群结队泡在证券股票的商业时代里,经济学显得愈发重要起来。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对经济学的知识概念几乎一空二白的我开始阅读《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期望书中的理论能武装到日常生活中来。 经济...
评分 评分如茅老在“第三版前言”中所述:“我希望读者们把它当作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工具,并且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书中叙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中的关键理论、市场机制等,而是融合了茅老个人看待经济学、社会发展的深刻观点,尤其是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地引入商业环境中人的道德观、价值...
评分如茅老在“第三版前言”中所述:“我希望读者们把它当作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工具,并且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书中叙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中的关键理论、市场机制等,而是融合了茅老个人看待经济学、社会发展的深刻观点,尤其是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地引入商业环境中人的道德观、价值...
简单却足够深刻
评分逻辑井然。 中肯,温和。堪称经济学入门的甚佳读物。
评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理性
评分虽然还不错,不过感觉名不是很符实
评分上佳的普及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