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中国

手艺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鲁道夫·P·霍梅尔
出品人:
页数:411
译者:戴吾三 等
出版时间:2011-12-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40461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
  • 工艺
  • 文化
  • 手艺中国
  • 历史
  • 物质文化
  • 摄影
  • 文化史
  • 手艺
  • 传统
  • 工艺
  • 文化
  • 匠心
  • 非遗
  • 手工
  • 技艺
  • 传承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美国人用相机记录下的中国百姓劳作史!我们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奶奶的年代的古老故事……若把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

作者简介

鲁道夫·P·霍梅尔,188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其父为慕尼黑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弗里茨·霍梅尔(Fritz Hommel,1854—1936)。鲁道夫·P·霍梅尔在慕尼黑接受早期教育,21岁时移居美国,辗转纽黑文和克利夫兰等地,之后到了新英格兰,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Bethlehem)的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学化学,并在该校任副教授。后来,他认识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被莫瑟博士所吸引,终于双方在充满魅力的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为协助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毅然舍弃了从前的地位。莫瑟博士主要收集美国土著工具,并决心进行中国民间手工艺调查,委托鲁道夫·P·霍梅尔担当此任。霍梅尔先后在中国住了8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本书1937年的版本由约翰·戴公司出版,由于其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本书,此汉译本即依该版本翻译。

由于作者一直对莫瑟博士深怀敬意,所以,本书英文版的扉页上专门以当时已经辞世的莫瑟的名义将其献给莫瑟的舅舅。

目录信息

序一
序二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摇基本工具
采煤
采煤用绳索
采石
制铁
铁匠铺
铁匠工具
风箱
金属薄片应用
制钉
焊接工艺
金属拉丝
铸铁
铸件修补
锻铁
流动铜匠
第二章 摇农业工具


插秧
灌溉
施肥
耙和磙子
耕作工具
打谷和扬谷
马铃薯
剪枝
水磨
榨油
手磨(砻)
畜力磨
舂米
手推磨
大豆的利用
关于豆腐的补充说明
绳索压榨机
铡刀
制糖
食盐
供水
养牛
捕兽器
捕鱼法
织网
肉的处理
木炭炉及其制作
蒸馏制酒
酒炉
厨房炉灶
燃料
做饭
厨具
餐具
二摇
第三章 摇制衣工具
轧棉机及弹棉花弓
纺线
麻纺车
纺车
捻线
织布
织带机
印染
砑光
洗衣
熨烫
摇缝纫及缝纫工具
画线工具
顶针和镊子
眼镜

剪刀
日本剪刀
草鞋
布鞋
雨具
编织
制革
做鞋
鞋匠的工具
第四章 摇建筑工具
伐木
斧子
原木钩
打号锤
竹子的利用
摇木工用具

船匠用截圆锯
横割大锯
篾匠用锯
干柴锯
伐木锯
日本伐木锯
日本榫头锯
手锯
短柄斧和柄斧
刨子
刮刀
木工台挡头
木工台架
钻孔
木匠用扩孔锥
摇凿子
木匠凿子
日本木匠凿子
墨斗
往复式车床
木匠的辅助工具
摇木钉在中国的使用
木钉的历史
中国冲子
起钉器
磨石
竹瓦
照明竹条
制砖
窖砖
制作屋瓦
烧石灰
石灰的多种用途
房屋结构
砖墙的砌法
夯土墙


门环

椅子
三摇
暖炉
枕头和床
扫帚

制作蜡烛
第五章 摇运输工具
道路
独轮车

畜力车
挽具
水路
造船
造船填缝
船锚
船用罗盘
运载货物
液体容器
手制陶器与轮制陶器
锡匠手工艺
桶匠手工艺
人名及名词术语对译表
附录: 书中所涉及英制、市制与公制
单位对照表
译后记/戴吾三
编校后记/孔昭君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的副标题是: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 Whose Life is To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后记中将其译为:辛苦劳作的中国大众的手工业图录,因而也是中华文明的记述。这句话可说是对本书内容和思想的最精练...  

评分

《手艺中国》,直译为《劳作的中国:中国劳苦大众生活的原始工业图志——中国文明记录》,作者是美国学者鲁道夫•霍尔梅(Rudolf P•Hommel)。这是一部上世纪30年代版的关于中国日常手工艺的田野调查的报告,霍尔梅先从1921年—1926年,后在1928年—1930年,于半个中国的...  

评分

《手艺中国》,直译为《劳作的中国:中国劳苦大众生活的原始工业图志——中国文明记录》,作者是美国学者鲁道夫•霍尔梅(Rudolf P•Hommel)。这是一部上世纪30年代版的关于中国日常手工艺的田野调查的报告,霍尔梅先从1921年—1926年,后在1928年—1930年,于半个中国的...  

评分

有段时间,对传统手艺特别感兴趣。在那手艺中既可以看到历史的沧桑,也能看到岁月的变更。但不管怎么说,在因为那些手艺流传多年,未曾改变昔日的模样,看来也是格外亲切的,在鲁道夫·P·霍梅尔的《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中,那些传统手艺的一一再现,令人惊喜之余...  

评分

本书的副标题是: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 Whose Life is To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后记中将其译为:辛苦劳作的中国大众的手工业图录,因而也是中华文明的记述。这句话可说是对本书内容和思想的最精练...  

用户评价

评分

催人眼泪。

评分

1921年,由莫瑟资助进行的一次长达八年的中国手工艺调查,按照西方18世纪的工具分类法则:食物、衣物、建筑、运输、制作器具,涉及120多小类----这不就是中国的“衣食住行用”吗?

评分

日常科技史考古的中国范本,这才是民俗研究啊。我想我撸完中国互联网的论文,可以撸撸这些东西。

评分

作者做的调查非常细致,深度和广度都足以令人敬佩。某个层面上说,这些装置和工具都是中国人的命脉,只是那些老去的人们不曾在意发明、工程、专利等等字眼。

评分

算是趁手的工具书。写到乡村时,经常会翻看。书中所记录的虽然是百年之前的,但好些农具至今在我们乡间依旧在用。最看重它描写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