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影像

碎片化的影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大齣版社
作者:李正光
出品人:
頁數:290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1-1
價格:3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950899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電影
  • 影評
  • 論文
  • 李正光
  • 影視批評
  • 第六代
  • 中國
  • @福師大
  • 影像藝術
  • 碎片化
  • 視覺敘事
  • 現代攝影
  • 數字影像
  • 文化反思
  • 個體記憶
  • 城市景觀
  • 時間流逝
  • 媒介演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20世紀90年代復雜的文化空間和話語場域,中國影壇“第六代”是蘊含復雜所指的一個“能指”。在纏繞其上的諸多文化現實和文化矛盾背後,是新一代電影人審美觀的轉嚮以及隨之而來的文化立場的轉變。《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通過宏觀理論的尋繹、定位與個案文本的細讀、闡釋相結閤的研究方法,在文化學、心理學、電影美學互動的理論考辨論證中,既層層深入地梳理廓清瞭第六代導演這一代群産生的社會文化語境與“以醜為美”的影像實踐,又環環相扣地分析評估瞭其審美觀背後的文化特質及其美學價值。

《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是國內第一本關於第六代導演前世今生和創作實踐的專著,完善瞭中國電影導演代際譜係的地形圖,充盈瞭中國電影文化史和電影美學史。

著者簡介

李正光所著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導演的審美觀)》采用現象描述、影片解析、個案細讀、文化分析、理論闡釋等方法,既對第六代導演前後十幾年的創作作瞭全景式的迴顧,也從第六代電影中人物的選擇與塑造、場景的選擇與運用、鏡語的使用、演員的錶演、畫麵的風格等諸多方麵深入挖掘瞭其“以醜為美”審美觀念下的具體影像錶徵,並從文化角度闡釋這種錶徵背後更為深層和根本的原因。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時代之子:第六代作為一個新的代群
第一節 霧中風景:第六代導演的顯影
第二節 從第五代到第六代
一、“文革”之子:第五代導演
二、社會文化與電影語境的變遷
三、“血管裏流的是膠片”:第六代導演的藝術營養
四、弑父:一種新的審美觀的確立
第三節 中西審美鏡城中的“以醜為美”
一、中國的美文傳統和電影觀
二、西方美醜觀演變的譜係
第二章 以醜為美的影像實踐
第一節 醜角登場
一、醜角登場:新的人物群像
二、影像修辭的變化
三、醜怪行為的呈現
四、深層心理的揭示
第二節 原生態的場景呈現
一、場景空間的選擇
二、廢墟意象
三、粗糙美學
四、演員的非職業化
五、廁所和廁所的“政治學”
第三節 審醜的影像語言:長鏡頭
第三章 審醜:幾個個案分析
個案一:誰在哭泣?——《哭泣的女人》分析
一、人物視點:王桂香的命運流轉
二、人物修辭:醜角美化
三、祛魅與嘲弄:男性與權力形象
四、影像呈現:復活的身體
個案二:《蘇州河》:一個後現代的審醜文本
一、邊緣話語:對上海都市現代性的消解
二、不確定的敘事和碎片化的影像風格
個案三:《青紅》和《世界》的比較閱讀
一、生活在彆處
二、權力話語的顯與隱
三、影像:框住的和流動的
第四章 以醜為美的文化闡釋
第一節 邊緣文化的代言
一、自身命運的書寫
二、話語策略的選擇
三、公共領域的參與
第二節 青年文化的彰顯
一、搖滾的麵孔
二、尋找的迷津
三、時尚的追逐
四、街道的凸現
第三節 死亡意象的營造
一、偶然之死:意義的消解
二、營造死亡:生存的哲思
三、超越死亡:生命的救贖
第五章 第六代電影的審美價值
第一節 弱勢境遇的敞開
一、彰顯弱勢的行動
二、真實的呈現
三、悲劇的力量
第二節 藝術價值的拓展
一、碎片化:一種敘事策略
二、互文性:一種實踐創造
結語:從兩次“七君子事件”談起
一、規訓與懲罰:前“七君子事件”
二、皈依與召喚:後“七君子事件”
附錄一:《中國電影的“後黃土地”現象》
附錄二:第六代主要導演和作品一覽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評分

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評分

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評分

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評分

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用戶評價

评分

瞭解瞭一些第六代導演的曆史,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裏麵

评分

論文 引用輔證 對我來說是科普 寫蘇州河真的有點感動

评分

裏麵一些關於電影的論斷還是挺好的,比如電影和美術的關聯,將人物放在環境中,而不僅僅是做為一個概念來評論他的善惡。任何一個藝術群體都有特定的文化語境。但是,實在喜歡不起來第六代導演的作品。

评分

可以通過這本書大緻地瞭解第六代導演的基本情況。很遺憾,至今沒看過幾部他們的作品,那種真實不討人歡心,但也無法否定,也許更適閤被當作異域文化來瞭解。

评分

除瞭缺少點批判力度,尤其是在結尾,其他都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