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形態學

中國畫形態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馬良書
出品人:
頁數:323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1-5
價格:5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22704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繪畫
  • 形態
  • 國畫
  • 中國畫
  • 形態學
  • 繪畫
  • 藝術史
  • 美術
  • 中國藝術
  • 繪畫史
  • 藝術理論
  • 視覺藝術
  • 傳統繪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畫形態學》係統地研究瞭構成中國畫形態的藝術精神、審美觀念、形式語言、物質媒介等層麵所包含的廣泛龐博的內容、充實多樣的元素、明確特定的個性,以及中國畫自魏晉以來形態生成與流變中所呈現的情形與狀況、邏輯與綫索。《中國畫形態學》力圖以全麵包容的含量,明白清晰的綫索、完整緊密的體係呈現齣中國畫作為一個獨立的文化藝術類型的麵貌。《中國畫形態學》是一部以新的角度和體係研究中國畫藝術思想史與藝術語言史的著作,是一部研究、學習、鑒藏中國畫的重要文獻。

著者簡介

馬良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業設計係副教授。1966年12月齣生於湖北鄖西。1989年考入湖北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1995年考入該院中國畫人物專業,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1年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論文被評為“清華大學校級優秀博士論文”,期間主要從事繪畫創作實踐與中西藝術比較礬究。

繪畫作品曾獲國傢級展覽銀奬、銅奬、優秀奬等,並被多傢國內外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齣版個人作品集、學術理論專著多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014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015
二、研究的理論背景及相關文獻綜述016
(一)托馬斯·門羅與莫·卡岡的藝術形態學方法017
(二)藝術形態學的方法與結構分析的方法019
(三)繪畫藝術的形式分析與形態學方法的關聯024
(四)中國畫作為中國繪畫的母體與原型結構027
第二章構成中國畫形態的結構層麵030
一、中國畫結構層麵的劃分034
二、物質媒介層039
三、形式語言層040
四、審美觀念層042
五、藝術精神層047
第三章中國畫魏晉至明清的三個形態050
一、魏晉到兩宋,及其後的重彩寫真形態053
(一)重彩寫真形態的確立053
(二)重彩寫真形態的繪畫形態學特徵054
(三)謝赫“六法”與重彩寫真形態的對應055
二、五代之後的水墨寫真形態063
.(一)水墨寫真形態的産生063
(二)水墨寫真形態的繪畫形態學特徵065
(三)水墨寫真形態與荊浩“六要”說065
三、宋元及其後的水墨寫意形態074
(一)水墨寫意形態的形成074
(二)水墨寫意形態的形態學特徵077
(三)水墨寫意形態與“文人畫”078
四、中國畫形態描述的意義087
第四章中國畫形態的構成與轉換092
一、物質媒材的組閤與中國畫形態的轉換093
(一)魏晉到兩宋,及其後的絹本重彩煤材組閤093
(二)五代以後的絹本水墨媒材組閤107
(三)宋元以後的紙本水墨媒材組閤113
二、形式語言層麵的變化與中國畫的三個形態119
(一)綜閤性形式語言與分化性形式語言119
(二)描法和染法結閤的模式與重彩寫真形態123
(三)綫與鈹法、淡彩結閤的模式與水墨寫真形態
(四)點、綫、鈹、墨、水、色混閤的形式模式與水墨寫意形態133
(五)詩、書、畫、印結閤的形式構成137
三、審美觀念層麵的變化與中國畫形態的變化151
(一)氣韻含義的變化與中國畫形態的變化151
(二)意境含義的變化與中國畫形態的變化162
(三)理意含義的變化與中國畫形態的變化169
四、藝術精神層麵的變化與中國畫形態的變化178
(一)儒道相閤的藝術精神在中國畫形態中的統一 178
(二)儒道精神在中國畫三個形態中的變化和展開183
第五章中國畫形態構成的方式及特徵190
一、物質媒介層麵對形態的構成192
二、形式語言層麵對形態的構成196
(一)中國畫形式語言的描述性與非描述性功能196
(二)中國畫中的形式與程式198
(三)審美的形式與精神的形式207
三、審美觀念層麵對形態的構成212
(一)中國畫審美的意象性212
(二)意象性審美作為聯結中國畫形式層麵與精神層麵的中介215
四、藝術精神層麵對形態的建構230
(一)儒道相和的藝術精神對中國畫審美觀念的建構231
(二)儒道相和的藝術精神對畫麵語言形態的建構238
第六章中國畫形態轉換的機製244
一、陰陽互動的創生觀與中國畫的形式創造和形態創造246
(一)陰陽互動與中國畫形式語言的生成248
(二)陰陽互動與中國畫形態的生成252
二、結構係統錶層與深層的雙嚮調節機製254
(一)結構係統的整體性與調節性254
(二)中國畫結構錶層與深層對形態的雙嚮調節方式256
三、結構係統的整閤與分化機製259
(一)中國畫形態流變中整閤與分化的兩種力量
(二)深層結構在整閤與分化中的導嚮性261
(三)中國畫當代形態轉型的基本方式263
第七章中國畫形態轉換的當代趨嚮270
一、譜係的綿延與迴到元點272
(一)譜係的存在272
(二)譜係的力量280
(三)迴到元點288
二、走嚮開放295
(一)形式的開放295
(二)精神的整閤297
三、中國畫當代形態的走嚮301
(一)中國畫形態的活性機製301
(二)當代中國畫形態走嚮的兩條綫索304
(三)中國畫當代形態的進一步分化與藝術精神的進一步整閤310
結論314
參考文獻320
後記322
緻謝32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些觀點還是不錯呢。

评分

有些觀點還是不錯呢。

评分

有些觀點還是不錯呢。

评分

有些觀點還是不錯呢。

评分

有些觀點還是不錯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