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安格斯·麦迪森
出品人:
页数:220
译者:伍晓鹰
出版时间:2011-11-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0120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
  • 经济学
  • 历史
  • 经济史
  • 中国
  • 中国经济
  • 安格斯·麦迪森
  • 财经
  • 中国经济
  • 经济发展
  • 长期趋势
  • 经济分析
  • 经济史
  • 增长
  • 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
  • 产业结构
  • 宏观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安格斯·麦迪森编著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深度。它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可能在201 5年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而恢复它在1890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应用OECD国家所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和技术,对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作者在比较经济史方面有大量的著作,也是OECD发展中心四部畅销书的作者。对于所有希望了解中国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简介

安格斯·麦迪森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心的荣誉退休教授。他曾在1953-1978年间担任OECD和OEEC(OECD的前身)多个高级职务。他也是巴西、加纳、希腊、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政府的经济顾问。他迄今在国际经济比较和各国经济长期增长表现的领域发表了20多本专著,并且建立了世界性的研究网络。安格斯·麦迪森现为英国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以及剑桥大学塞尔温学院的荣誉院士。

目录信息

中译者前言序言致谢前言作者第二版序言概括与结论 为什么要采用长期的观点 中国在公元9—18世纪之间的经济表现 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制度差异 内部动荡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 毛泽东式的改造(TheMaoistTransformarion)及其后果 1978年以来的改革政策带来了30年高速增长 对未来1/4世纪的展望 与高速增长有关的政策问题正在发生变化第一章 中华帝国的集约与粗放式增长 第一节 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及其经济后果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轨迹 第三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农村家庭的非农业活动 第五节 城市经济活动的表现第二章 经济衰退与列强欺辱,1820—1949年 第一节 帝国体制的瓦解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第三节 经济衰退,1820—1949年第三章 新中国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宏观经济纪录 第二节 农村部门的经济表现 第三节 工业政策与经济表现 第四节 服务业 第五节 对外关系的变化 第六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变化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第四章 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中国经验和2003—2030年的中国经济 第二节 中国仍然面临的严重问题 第三节 展望2003—2030年的世界经济附录A 中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农村副业的经济表现 1933—1995年 第一节 对1949年后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二节 对1933年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三节 中国农业经济表现的国际比较附录B 中国工业经济表现:1913—2003年 第一节 官方工业经济统计中的价格问题 第二节 伍晓鹰对工业实际增加值的估计 第三节 关于战前工业经济表现的估计图表目录附录图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今天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本荷兰人写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向(上海人民版,本论坛和新浪爱问上都有下载),从960年分析预测到2030年,不过也有从公元1年开始比较中欧各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中国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超过整个欧洲,乃至1820...  

评分

中国,曾经的强大,今天的追赶。 大量详实的数据细致的记述了中国经济的诡计。但是,全书并没有正面的描述(或者说全面的)1840年前后中国经济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个词:沦陷。 主权的沦陷,大量的赔款——仅举例中日甲午战争的赔款就相当于当时日本GDP的1/3,还不算上...

评分

作者安格斯·麦迪森追踪了中国以及世界一千年的经济历史, 通过详细史料即数据比较分析, 从技术、贸易、国家体制、投资和地缘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公元10~15世纪早期的中国, 经济比欧洲发达,人均收入也明显高于欧洲。 1500年后的几个世纪此消彼长, 欧洲...  

评分

今天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本荷兰人写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向(上海人民版,本论坛和新浪爱问上都有下载),从960年分析预测到2030年,不过也有从公元1年开始比较中欧各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中国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超过整个欧洲,乃至1820...  

评分

这本书的最大长处是用macroeconomic数据来做中国自宋代以来的经济表现。其中,对农业的分析颇为出色,对中国城市化趋势的讨论亦有启发性,对农业和工业labor productivity的计算可供参考。其intensive/extensive growth的区分同于黄宗智。至于关于中国官僚制和农业、商业的关系...  

用户评价

评分

怎么说呢,还好吧,统计视角值得参考。

评分

可以。

评分

统计知识不足,只能大致了解一下了。

评分

可以。

评分

统计知识不足,只能大致了解一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