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章:一、尼采到东方的旅程;二 、奴隶价值的重估;三、尼采的反政治性和精神激进主义;四、尼采的永恒的“民族性 ”改革;五、鲁迅文学创作中的尼采影响。在鲁迅研究的历史上,该书不仅是最新的成 果,而且在全面和深入方面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在课题的拓展和研究进展上,该书至少有两个方面作出了 新贡献:第一是在鲁迅对尼采美学的中心主题的吸收方面;第二是在鲁迅与尼采哲学的 政治因素方面。本书在尼采美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应该说是一种全面的重新估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本书对我影响颇大
评分对眼下还是很好的学术范本,导言部分算是对鲁迅对西方哲学接受研究史的梳理(中间大段是刘瑜笑的“施密特时期”),后面分开写尼采和鲁迅,再来比较。不过显然尼采的想法是系统性的,但是鲁迅的“黑暗中心”是燃烧的火焰。鲁迅提到“战士”“过客‘,从来没写过超人角色。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以及同情、馈赠美德的部分,与其说是学到很多鲁迅,不如说是无知地重新补了补尼采……immediate past的概念记下了,关于中国传统儒学分子那部分、温和与激烈的尼采,大概还要想想。标题确实起得蛮好。
评分不很喜欢呢。 本书于材料方面做得很到位,但看得出其对于尼采在整个西方思想的定位不太清晰,对于鲁迅所认识的尼采没有充分界定,把鲁迅的作品与尼采作品作简单比附也忽略了鲁迅作品的多个来源和复杂性。 更关键的是对于这历来众说纷纭的两人,试图用貌似客观公正的角度去总体把握和比较,流于粗浅。 点对点的研究很容易陷入往先定框架填入材料的满足感中,也丧失了尼采的视角主义观。
评分文献扎实,论证自如,但个别观点有待深入。
评分写尼采就写的很突出、细致、敏锐了,而且用了很多功夫还不冗长;把他俩结合起来就更看出作者的能力很出色了。写的非常严谨,而且迷人。冷门的书,伟大的作者。不够深入,看过的人也是好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