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1986年4月26日,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当场死亡,更多的人被撤离,被迫放弃一切家产。成千上万亩土地被无污染,成千上万的人因20吨高辐射核燃料泄露而感染各种疾病。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向世人呈现这个“中毒”世界里的惊人事实。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并籍此期盼同样的灾难绝不再重演。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ятла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1948- ),白俄罗斯著名记者、作家。出生于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报告文学作品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以及苏联的解体,着重于不同的个人命运组合而成的集体记忆。她把自己的纪实性和文学性兼存的作品称为“文献文学”。已出版著作包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其著作相继获得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13年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年法国美第契散文评论奖等诸多国际级文学大奖。在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后,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她的作品《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已被译成中文。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出了一声巨响,这座号称“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并爆炸,大火熊熊燃烧,辐射污染遍及各地。 虽然距离这起事故已经过去了25年,当时的苏联早已解体,但是切尔诺贝利带来的伤痛并未消失,它留下了一片一片...
评分我一直不敢阅读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我无法想象那相当于400颗原子弹的辐射灾难是如何的惨绝人寰。曾经有位反日同胞通过展览大量的南京大屠杀照片,来提醒我们30万这个数字是由怎样的惨烈来构成的。而如今,当我跟随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评分刚刚过去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事件30周年纪念日。1986年的那天凌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炉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随风飘散,产生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事故发生时,反应炉附近的居民纷纷站到高处欣赏爆炸的绚丽火光。其...
评分切尔诺贝利核灾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国家仍以共产党专权执政,长久以来人民对政府的顺从,男人怀抱强烈民族意识,以保家卫国为大业,倒不一定想当时代英雄,但当国家有难绝对义不容辞,服从上级指令毫不质疑,因此在未经专业训练,未具任何配备下,拿着铲子对抗原子,确实有如手...
评分2015年10月9日下午,我在“一个”的微信推送上面看到了这本书的第一篇《孤单的人声》。我反复看了三次,一个字不落,期间保持沉默不语,然后把它分享在了我的朋友圈,一个字也没评论。 我很少这么做,所以显得有些反常。朋友看我怪怪的,问我,怎么分享了文章一个字都不说。我...
尼玛写了一堆竟然卡住了。抛开文风之类的不谈,毕竟是一部口述史又是译本,就不强求这些了。事情本身还是很让人惊讶的,核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但我认为与其是说在指责事故本身,倒不如说是在控诉专制政府的霸权。遮掩事实,草菅人命,虚假繁荣。你也可以从书中一窥苏联人民的精神状态和他们苦难深重的历史。经历过多次战争之后还要经受这样的事故。更重要的是,他们坚信的很多东西,事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崇敬的领袖不过就是个暴君,追求的共产生活不过是一种乌托邦,一场场胜利战争不过是被他们美化的屠杀。这就是信仰可怕的地方。因为一旦它的根基偏离了事实,就变成了可怕的武器。就像很多资深毛粉,我想更多的也是因为接受不了信仰崩溃的事实,所以选择坚持。苏联人民也不容易啊
评分我想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并不是因为纪实文学的笔锋而得奖,纪实文学平铺直叙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只是真实的多角度的挖掘事件,但它的价值正来自于用文字和文学引发全世界人的关注。切尔诺贝利需要被人了解,我们不是在了解过去,更是在探知核这一主题的未来,这把双刃剑如何在切尔诺贝利之后被安顿好,任重道远。而遭受苦难的切尔诺贝利人该如何被我们面对以及面对疮痍和未来。
评分: I511.455/7214-1
评分读了几篇,觉得还行 呃。。首先,告诉我们匹夫的生活的理解的人生的爱情的亲情的死亡的痛苦的无奈,其实最重要的提醒了我不要那么相信阴谋论,“事实”与真相之间经过的步骤越少,真相被涂抹的程度也越小
评分读了几篇,觉得还行 呃。。首先,告诉我们匹夫的生活的理解的人生的爱情的亲情的死亡的痛苦的无奈,其实最重要的提醒了我不要那么相信阴谋论,“事实”与真相之间经过的步骤越少,真相被涂抹的程度也越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