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西.賴貝剋(Timothy W. Ryback)
是《紐約時報》年度矚目好書,《最後的倖存者:達豪集中營的遺產》一書之作者,曾為《大西洋月刊》、《紐約客》、《華爾街日報》,以及《紐約時報》撰稿。他是海牙「歷史正義與和解研究所」的共同創辦者,目前與妻子及三名子女定居巴黎。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齣生於颱北市,颱大歷史係畢業、德國哥丁根(Go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瞭柏林圍牆倒塌與蘇聯解體,並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著與譯著。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金錢的歷史》、《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庇裏牛斯山的城堡》、《書中的秘境》等。
A Washington Post notable book
《華盛頓郵報》年度矚目好書
《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是一項學術偵探工作的壯舉,以及令人欲罷不能的傳記側寫,它是以希特勒為主題的著作當中最具私密性和最令人不寒而慄者之一。
在這本既齣色又富於原創性的著作當中,提摩西.賴貝剋藉由檢驗形塑齣希特勒個人及其想法的一些書籍,探討瞭影響希特勒生平的若乾因素。
希特勒比較齣名的地方,當然在於焚書而非藏書。賴貝剋卻以生動的方式告訴我們,書籍是希特勒終身的固定伴侶。它們從他一戰期間在前線擔任伍長的年代開始,直到他自殺於柏林之前的最後幾天為止,都一路伴隨著他。賴貝剋钜細靡遺地檢驗希特勒殘存的私人藏書,揭露瞭希特勒獨處之際,在心中所縈繞的各種念頭與成見,以及它們為我們的世界所帶來的後果。
看了网上的评论,都说这本书很出色。豆瓣也做了推荐。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可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好看吗?怀着极大的热情读这本书,可这本书读着真的很费劲。花了两个上午的时间,使劲的想要钻进去,还是钻不进去。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严肃的研究性的探讨。但对于希特勒的精彩...
評分《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由美国学者提摩西•赖贝克经多年研究完成。他的研究以现存的希特勒藏书为基础,借助书中大量眉批还原了希特勒的思维体系。从著名哲人的作品,到印刷劣质的伪科学读物,数量巨大,内容驳杂。一些书虽名不见经传,却给希特勒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左右了历...
評分 評分书中大量的插图,让希特勒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的读书习惯扑面而来。 1,那时候人互相表达友情的方式是互相赠书。除了戈培尔等高官以外,他对女朋友里芬斯塔尔相互赠送了不少书籍,其中有德国哲学。费希特谢林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著作。 2,那是最流行的哲学著作是尼采。143页就是...
評分据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读什么书。诚然,这是一个不错的视角,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往往造就了他的思维方式。这本《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似乎就是从这个视角剖析了希特勒这个魔王。从他的藏书和阅读习惯,或许更能理解读书对人的影响。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希特勒非常勤奋好...
封麵設計和內容顯然又比簡體版高齣不少
评分永遠不要得罪無所事事的文青plus圖書管理員
评分永遠不要得罪無所事事的文青plus圖書管理員
评分閱於2018
评分閱於2018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