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龍(Ryu Murakami),日本小說傢,電影導演。1952年2月齣生於長崎縣佐世保市,本名村上龍之助。1967年進入縣立佐世保高中,就讀期間曾與朋友組團搞搖滾、拍電影、辦演唱會,並一度因參與校園封鎖而被無限期停學,這段經曆後來被寫成自傳體青春小說《69》,1987年在日本齣版,2004年改編成電影。1976年發錶的處女作《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被視為日本文學進入亞文化的開端,在日本引起巨大轟動,連獲第19屆群像新人文學奬和第75屆芥川奬,至今銷量已超過350萬冊。
20世紀80年代起,村上龍與村上春樹成為日本當代最受歡迎的作傢,被稱為“W村上”。
1969年是個重要的年份,很多事情在那一年發生。
東京大學取消入學考試,搖滾樂大行其道,披頭士發行瞭三張專輯,滾石樂團推齣最佳單麯,齣現蓄長發、提倡愛與和平的嬉皮士。在巴黎戴高樂下颱、越南戰爭僵持不下的那個動蕩不安卻絢爛多彩的年代,一個名叫矢崎劍介的高中生沉溺於當時東漸 的西方文化之中,接觸到瞭搖滾樂、前衛電影和嬉皮文化。為瞭心儀的女孩,他決定和艾達瑪一起搞校園封鎖,舉辦嘉年華活動,動機單純,結果卻齣乎意料……
1969年春天,17歲的人生像慶典般延伸開來
人们通常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时,会觉得它是那么无忧无虑,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肯定是其中一段疯狂经历。1969年的村上龙十七岁。这本书就是写他十七岁的生活,把这本书定为青春文学作品不会错,定义为校园文学更准确。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校园中,而且最让人产生期待的,也是构成...
評分村上龙这部69的成功,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它的风格。以日本60年代末为背景的小说或电影并不少,比如村上春树。但可能是作者在写作这部小说时年纪并不很大。所以在行文上感觉很贴近人物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不断出现的主人公想象的言语画面告诉我们这不过是日本一个小地方发生的不...
評分1969年,对于整个世界,都不是寻常的一年。席卷世界的狂热,在中国,南美洲与西方世界以不同的方式,造就青春的狂欢与噩梦。这种狂热,又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消褪,象看不见的潮水,竟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创造性的改变。这一年成为了一个带有理想,忧伤与讽刺色彩的传奇,活在经历...
評分P3:“我喜欢一部叫做《狼少年肯》的漫画”, 注释说是“1963年出品的宫崎骏动画作品”,这样加注显然不对,漫画和动画不应该混为一谈,《狼少年肯》的漫画作者为伊东章夫,可以参考以下两个网址: wiki日本: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C%8A%E6%9D%B1%E7%AB%A0%E5%...
評分之前有朋友从台湾给我带回来一本《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可谓是村上龙的成名之作,但我放在书架上,始终还是没有看。 又买到这本简体版的《69》,青绿色的封面是我中意的色彩,起初我以为是一部带有些许神秘主义色彩的小说。但其实1969年,本就带着些我们赋予的神秘主义色彩...
正如69這數字顛倒過來也是正確的一樣,那個時候做什麼都是正確的吧
评分打敗權力者的唯一方法就是活的比他們快樂
评分很坦蕩,很虛無,很自由。
评分日版“麥田的守望者”。這個版本書封的內容簡介居然是《網球公子的憂鬱》,屬於重大裝幀錯誤。
评分好看!躺在床上一口氣讀完的,仿佛北京的霧霾天都變得清新俊朗瞭。最喜歡這樣的日式青春小品文瞭,主基調清新淡雅,期間穿插著點青春期荷爾濛的潮濕黏膩,故事很小,格局卻不小,青春的悸動、69年學生潮的風貌、當代日本文化的嬗變……都盡收其中。愛上日本文學,竟然是從兩個村上開始,然後纔去觸摸瞭夏目漱石、川端康成這些大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