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

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洪波
出品人:
頁數:372
译者:
出版時間:2011-8-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95067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考古學
  • 考古
  • 考古學史
  • 學術史
  • 中研院史語所
  • 曆史
  • 李濟
  • 傅斯年
  • 中國考古學
  • 科學考古
  • 考古學史
  • 古代文明
  • 文化遺産
  • 考古技術
  • 曆史研究
  • 文物研究
  • 考古發現
  • 學科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陳洪波所著的《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是關於中國現代考古學形成時期學術史的專門性著作,研究對象是1928—1949年的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該所的考古活動及其成就宣告瞭科學考古學在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主要內容包括對1928年前中國考古發展狀況的評述,對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思想起源以及組織準備的探討,並將曆史語言研究所在祖國大陸21年的考古活動劃分為探索期、發展期、鼎盛期和延續期四個階段加以敘述,全麵總結瞭科學考古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的誕生曆程,深入分析瞭這一學術流派的特徵、影響與局限性,進而揭示齣潛藏在曆史深處的思想、學術與社會政治動因。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緒論 一 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學術流派及其演變 二 20世紀上半期中國考古學史研究迴顧 三 關於考古學史研究方法論的思考第一章 1928年之前的中國考古學 — 20世紀初期西方考古學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二 新材料的擴充和甲骨學研究的意義 三 科學思想與田野方法的引入 四 傳統學者對考古學的認識及其實踐 五 李濟與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萌芽 六 1928年前中國考古學的特點第二章 史語所考古在思想與組織上的準備 一 傅斯年在中國現代考古學史上的曆史地位與作用 二 現代學術機構史語所的創立 三 史語所考古的思想入口 四 小結第三章 史語所考古的探索期(1928—1929) ——殷墟發掘的第一階段 一 殷墟發掘的前奏 二 殷墟第一次試掘及其特點 三 李、董第二次發掘以及方法上的改進 四 第三次發掘及其重大收獲 五 中央和河南在考古活動上的政治博弈 六 小結第四章 史語所考古的發展期(1930—1934) ——從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發掘 一 城子崖發掘與龍山文化的研究 二 殷墟第四次發掘和“殷墟漂沒說”的解決 三 第五次發掘和“後岡三疊層”的發現 四 河南古跡研究會及其初期活動 五 殷墟第六至九次發掘及發掘方法的進步 六 類型學探索和考古學解釋 七 小結第五章 史語所考古的鼎盛期(1934—1937) ——殷墟第十至十五次發掘 一 梁思永領導下的殷陵發掘及重大收獲 二 殷墟第十三至十五次發掘和遺址發掘方法的成熟 三 山東古跡會的調查和兩城鎮發掘 四 河南古跡會在曆史期考古上的努力 五 史語所考古活動嚮安徽的延伸 六 田野考古技術和整理方法的逐步形成 七 小結第六章 史語所考古的延續期(1937—1949) ——抗日戰爭與國內戰爭期間的考古活動 一 吳金鼎與西南考古的開拓 二 夏鼐在西北地區的考古活動及成就 三 石璋如的田野活動和史語所的民族考古學探索 四 戰爭期間史語所的考古研究 五 小結第七章 民國時期中國科學考古學的基本特徵與曆史遺産 一 史語所考古的基本特徵 二 科學考古學對學術與社會的影響 三 批評與反思主要參考文獻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选取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作为研究主题,主要介绍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二十年间的考古活动,尤以安阳殷墟发掘为重点;并对我国早期考古活动的学科定位、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展现出民国时期社会思潮在考古学上人物和活动上的反...

評分

作者选取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作为研究主题,主要介绍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二十年间的考古活动,尤以安阳殷墟发掘为重点;并对我国早期考古活动的学科定位、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展现出民国时期社会思潮在考古学上人物和活动上的反...

評分

—————— 不同于九十年代的风云变幻,步入新世纪以后,中国考古学对考古学理论的兴趣大打折扣,这使得对中国考古学进行学术反思的主要阵地从考古学理论研究开始转向考古学史研究。陈星灿先生在为本书所作之序当中,并未提本书的其它之贡献,而单单认为本书的出版,“会...  

評分

—————— 不同于九十年代的风云变幻,步入新世纪以后,中国考古学对考古学理论的兴趣大打折扣,这使得对中国考古学进行学术反思的主要阵地从考古学理论研究开始转向考古学史研究。陈星灿先生在为本书所作之序当中,并未提本书的其它之贡献,而单单认为本书的出版,“会...  

評分

作者选取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作为研究主题,主要介绍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二十年间的考古活动,尤以安阳殷墟发掘为重点;并对我国早期考古活动的学科定位、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展现出民国时期社会思潮在考古学上人物和活动上的反...

用戶評價

评分

簡而言之,中國的考古學仍然在史語所的時代,我們的考古學說至今仍沒有走齣李濟的典範。

评分

原來李濟覺得柴爾德不行。。。

评分

還是逃不齣陳星燦的影子啊

评分

史語所的曆史。作者在嚴謹的專業論述中,還能保持妙趣橫生的行文風格,實屬不可多得。看到我國早期的曆史學傢和考古學傢篳路藍縷開創齣一片新天地,心中充滿感激。

评分

做學術史多不容易!況且還做得挺好……學術史這種東西怎麼可能沒有瑕疵……反正我覺得對我用處太大瞭……可以搞清楚李濟董作賓梁思永郭寶鈞尹達這些先生在那些年一起挖過的殷墟上到底具體每個人都各乾瞭些啥……【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