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朱峙三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胡香生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251231
丛书系列: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
图书标签:
  • 史料
  • 日记
  • 近代史
  • 日記
  • 朱峙三
  •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
  • 中国近代史
  • 知识分子
  • 朱峙三
  • 日记
  • 历史
  • 个人经历
  • 民国
  • 中国近代
  • 原始文献
  • 手稿
  • 回忆录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朱峙三先生自幼热爱祖国,关心时事,举凡近代重大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赣宁之役、讨袁战争等等,在《朱峙三日记(1893-1919)》中均有所记述。诚如他自己所言:“予日记内容在清代者,如朝廷掌故文献,君后之败废荒淫,官吏昏庸贪墨,以及国家贫弱缘由,革命党会潜伏,内政外交、邸抄文告,凡可记者,即民间轶闻亦悉载之。”《朱峙三日记(1893-1919)》由严昌洪编。

作者简介

朱峙三(1886-1967),辛亥革命志士。一生日记颇丰,严昌洪编录的《朱峙三日记(1893-1919)》选录其辛亥革命前后日记,反映作者从旧式知识分子转变为民主革命志士的历程,并有关于当时社会生活之记载,颇具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

目录信息

关于《朱峙三日记》的说明(代序)
日记自序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日记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日记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日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丙申日记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日记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日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己亥日记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日记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日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日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日记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日记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日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日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日记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戊申日记
清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日记
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庚戌日记
清末宣统三年(1911)辛亥日记
民国元年(1912年)壬子日记
民国二年(1913年)癸丑日记
民国三年(1914年)甲寅日记
民国四年(1915年)乙卯日记
民国五年(1916年)丙辰日记
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日记
民国七年(1918年)戊午日记
民国八年(1919年)己未日记
辑录者的话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学期末了,这个时候考试临近,校园都在复习备考中。忙碌中一片安静,手边有一本《朱峙三日记》,作者是我校校友。时间是在一百一十年前,也写招生和放假。那个时候,两湖师范学堂(我校前身)的招生和放假又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来重新翻看,看到当年学生校里校外生活。 1906年...

评分

学期末了,这个时候考试临近,校园都在复习备考中。忙碌中一片安静,手边有一本《朱峙三日记》,作者是我校校友。时间是在一百一十年前,也写招生和放假。那个时候,两湖师范学堂(我校前身)的招生和放假又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来重新翻看,看到当年学生校里校外生活。 1906年...

评分

学期末了,这个时候考试临近,校园都在复习备考中。忙碌中一片安静,手边有一本《朱峙三日记》,作者是我校校友。时间是在一百一十年前,也写招生和放假。那个时候,两湖师范学堂(我校前身)的招生和放假又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来重新翻看,看到当年学生校里校外生活。 1906年...

评分

学期末了,这个时候考试临近,校园都在复习备考中。忙碌中一片安静,手边有一本《朱峙三日记》,作者是我校校友。时间是在一百一十年前,也写招生和放假。那个时候,两湖师范学堂(我校前身)的招生和放假又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来重新翻看,看到当年学生校里校外生活。 1906年...

评分

学期末了,这个时候考试临近,校园都在复习备考中。忙碌中一片安静,手边有一本《朱峙三日记》,作者是我校校友。时间是在一百一十年前,也写招生和放假。那个时候,两湖师范学堂(我校前身)的招生和放假又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来重新翻看,看到当年学生校里校外生活。 1906年...

用户评价

评分

日记作者18岁考中秀才,在武昌读书,做《中西日报》记者、主笔,“乡曲之士”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评分

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绝不是偶然,早在革命党势力介入之初,湖北社会就已经是暗流涌动了,大规模祭祀岳飞、张巡等英雄人物,重构“八月十五杀鞑子”与太平军的历史记忆,只需革命党点一把火,就能引燃武昌这个大火药库。另,讹误不少。

评分

日记作者18岁考中秀才,在武昌读书,做《中西日报》记者、主笔,“乡曲之士”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评分

第一本系统读下来的日记,日记里的人直率得很可爱

评分

乡曲之士,以营生为主,跟退想斋不可同日而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