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061613
丛书系列:含章文库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传记
  • 自传
  • 人物传记
  • 这是大师的文笔
  • 中国文学
  • 文学
  • 畅销书
  • 季羡林
  • 自传
  • 学者
  • 文学
  • 文化
  • 回忆
  • 中国
  • 思想
  • 教育
  • 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去世后,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季羡林文集图文珍藏版。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在本书中,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及感悟,帮助读者了解季老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所走过的路。书中还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片,其中很多是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生动再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目录信息

我的童年 / 001
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 001
父辈们 / 001
每天最高的享受 / 002
开始认字 / 003
离开故乡 / 003
小学记忆 / 005
进入一师附小 / 005
做过一次生意 / 006
转入新育小学 / 007
新育小学的校舍 / 007
新育小学的教员和职员 / 009
在新育小学学习的一般情况 / 010
看捆猪 / 012
看杀人 / 014
九月九庙会 / 015
看戏 / 016
学英文 / 017
国文竞赛 / 017
中学时光 / 019
进入正谊中学 / 019
我的几个老师 / 020
考入北园高中 / 025
在北园高中的生活和学习 / 032
在济南高中 / 037
荣誉感继续作美 / 040
要革命 / 040
上国文课 / 041
毕业旅行筹款晚会 / 043
清华学子 / 045
报考邮政局 / 045
考入清华大学 / 046
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047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门课程 / 052
教书谋生 / 055
回母校当国文教员 / 055
小小一招 / 056
又长了一番见识 / 057
“拿到了没有?” / 058
去国途中 / 059
天赐良机 / 059
在“满洲”车上 / 064
在哈尔滨 / 066
过西伯利亚 / 069
在莫斯科 / 072
德国十年 / 075
初抵柏林 / 075
哥廷根 / 082
道路终于找到了 / 083
怀念母亲 / 088
两年生活 / 090
章用一家 / 095
汉学研究所 / 098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01
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 104
大轰炸 / 110
在饥饿地狱中 / 113
山中逸趣 / 116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 118
德国的老师们 / 121
学习吐火罗文 / 127
女房东 / 131
反希特勒的人们 / 135
伯恩克一家 / 137
迈耶一家 / 139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进城 / 141
盟国 / 147
优胜记略 / 148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 150
别哥廷根 / 153
滞留欧洲 / 158
赴瑞士 / 158
在弗里堡 / 160
同使馆的斗争 / 166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 168
游子归途 / 170
船上生活 / 170
在西贡 / 173
回到祖国的怀抱 / 176
在北京大学(1946~1965) / 181
思想斗争 / 182
终于找到了学术上的出路 / 186
眼前充满光明 / 188
陷入会议的漩涡 / 189
批判的狂潮汹涌澎湃 / 190
政治运动 / 193
在北京大学(1966~1977) / 197
从社教运动谈起 / 1971966年6月4日 / 200
对号入座 / 207
快活半年 / 211
自己跳出来 / 218
抄家 / 226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 / 234
千钧一发 / 241
劳改的初级阶段 / 248
大批斗 / 257
太平庄 / 262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 268
牛棚生活 / 271
牛棚转移 / 298
半解放 / 303
在延庆新华营 / 306
完全解放 / 306
翻译《罗摩衍那》 / 308
一个小插曲 / 309
一幕闹剧 / 310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 313
在北京大学(1978~1993) / 315
政治环境 / 315
耄耋之年 / 318
迎新怀旧 / 318
九十述怀 / 324
九三述怀 / 334
九十五岁初度 / 338
我不能封笔 / 341
附录 / 34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儿时离开父母,为了学习去叔父家常住,德国哥廷根深造十年,经历过二战地毯式的轰炸,饥饿常有,在学术上研究颇深,历经辗转回北大任教,成为系主任,历经十年文革浩劫,这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像一把刀随时架在头上,先生在磨砺中成长,“进步(变乖)”。文革结束后,先生已经...  

评分

“我现在一闭上眼就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夏天里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滚在黄土地里,然后跳入浑浊的小河里去冲洗。再滚,再冲:再冲,再滚。难道这就是我吗?。。。。。。” 漫漫人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评分

评分

他的一生坎坷艰辛而又丰富多彩,在他98载的人生道路中,有过晴空万里,也有风雨如晦;有过鲜花如海,也有荆棘丛生。正如他自己说过的,“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有时候歪打正着,有时候也正打歪着”。朴实无华的语言给我们道明了许多故事与心酸,在文革期间诠释了隐...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早就买了看过了 今天看到什么值得买上的评论-关于他跟伊姆加德的故事又翻出来看了看 美好的爱情

评分

这才是大师,这才是大师的文笔。

评分

季老先生一生都是那么的谦逊,自己都没意识到对中国、对世界做出了多么杰出的贡献。文革十年的经历让人心痛,但幸好他挺了过来。季老先生对学术的热爱值得敬仰,无论纷乱的年代、无论繁杂的社会,他都能静心执笔,一点一滴,只为心中的理想。

评分

季老的一生,需要我去膜拜

评分

看完这本书,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文学巨匠是如何诞生的。从一开始蹒跚学步的娃娃,到最后的耄耋老人,本书很好的一一展现出来了。中间大篇幅介绍了两个时段,一个是留德时期的,一个是文革时期的。。细细读来不免唏嘘一番,有的时候,有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很好的一本书,人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些比较靠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