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东去

钱江东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红旗出版社
作者:陈国平
出品人:
页数:41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1198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浙江
  • 民营经济
  • 陈国平
  • 历史小说
  • 架空历史
  • 权谋
  • 战争
  • 古代
  • 宋朝
  • 官场
  • 权斗
  • 成长
  • 复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浙江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先行省份,是“中国奇迹”的一个很好缩影。浙江的金融选择实践,恰似“钱江东去”,映射出市场化背景下金融的发展潮流,涌动着市场化金融创新之浪,呈现出金融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演进效应的潮流规律,同时也反映出“泥沙俱下”的市场不足及各方选择上的缺陷。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钱江的历史,纵贯了浙江五千年文明,钱江文化的底蕴,犹如钱江水,浩浩奔流,取之不竭。“钱江”也是金融之江,供给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的“资金血液”。金融的“钱江”起源于市场化改革,正是市场化的不竭源头,使“钱江”潮涌,奔流东去!

本书试图从市场化的视觉,通俗地解读浙江金融选择实践与趋向路径,向读者展现“钱江东去”的壮丽景象。但是,“钱江”不够宽阔,鉴于区域实践及地方管制权的局限性,本书显然不可能对宏观金融及制度的根本变革做出解读,而只能着重选择与钱江流域 这片经济热土直接相关的中小金融、地方金融、民间金融和地方政府金融政策措施等多个侧面,反映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选择现象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

作者简介

陈国平,1951年生于浙江玉环,籍贯温岭。现任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兼职教授,浙江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1969年支边赴黑龙江北大荒,1977年返回浙江。当过农民、工人、教师,从事过文化、地质、农机、物价工作,曾经担任过玉环县副县长、临海市市长、省体改委副主任、省证券办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

主要著作有《透视浙江:市场化与政府改革》、《政府转型看浙江》(合著)。

目录信息

目录CONTENTS

导论 市场化金融选择/1
第一节 市场化“火山”:金融选择的背景/3
第二节 “钱江”潮流:市场化与金融选择互动演进/8
第三节 市场化金融特色与结构矛盾/13
第四节 “火山”与“海啸”的对决:转型期快速到来/19
第五节 转型期浙江金融发展战略选择/23
第一部 通往多元融资的彼岸
第一章 站在融资的十字路口/33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站在融资的十字路口,面对间接融资抑或直接融资,债务融资抑或权益融资,面对丰富的银行产品和日渐兴起的非银行融资,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如何抵达多元融资的彼岸?
第一节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较/34
第二节 融资结构的演变与选择/37
第三节 多元化的融资路径/41
第二章 “麦克米伦缺口”现象:为何融资难/46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80年前被称之为“麦克米伦缺口”。为你解读新时期浙江特色的“麦克米伦缺口”现象:到底为何仍然融资难?
第一节 “阳光”下的阴影/47

第二节 “麦克米伦缺口”的变化特征/49
第三节 “麦克米伦缺口”为何难以弥合/53
第三章 市场导向:银行创新之浪/57
“钱江”涌动创新之浪,浙江银行业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中小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浙银品牌”?
第一节 银行创新的必由之路/57

第二节 “脱胎换骨”的产品创新/59

第三节 推陈出新的服务模式/63

第四章 “钱江”新景观:差异化融资/72


差异化融资,另辟蹊径,突破常规的融资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它怎样创造了新的“钱江”景观?
第一节 景观之一:信托基金/72
第二节 景观之二:资产证券化/77
第三节 景观之三:BT、BOT与TOT/82
第五章 PE:风起“钱江”/91
“你PE了吗?”在投资业界似乎成了见面的热门话语。当跨入新世纪第9个年头,私募股权投融资为何风起“钱江”?
第一节 什么是PE?/91
第二节 PE风之源探究/96
第三节 风起“钱江”/100
第六章 民间金融是非论/109
它不单是一个“钱江奔流,泥沙俱下”的问题,而且是市场与金融管制博弈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客观评价民间金融,“是”耶“非”耶?
第一节 多视角的民间金融印象/109
第二节 民间金融沉浮变迁/111
第三节 民间金融经营业态:在竞争和博弈中演绎/114
第四节 民间金融生存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18

第五节 民间金融是与非/120
第六节 如何对待民间金融/124
第二部 百舸争流:地方金融机构演进
第七章 地方金融机构的成长逻辑/133
地方金融机构是业内关注的热点,它的发展经过了曲折历程,虽尚未达到众人“望子成龙”的期盼,却已颇有起色,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活力和景象。那么,在“钱江”潮流 规律中,其成长逻辑究竟是什么?
第一节 地方金融机构界定/134
第二节 地方金融机构的成长特色/135
第三节 “钱江”潮流规律中的成长逻辑/142
第四节 成长导向中的关系处理/148
第五节 结构与布局/150
第六节 金融控股模式选择/152
第八章 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157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打上不同时代烙印的特殊制度安排。它的制度变迁又是沿着怎样的潮流规律行进的呢?
第一节 合作制是否服“水土”/157
第二节 转制股份合作的来龙去脉/161
第三节 股份制改造取向/163
第四节 行业管理体制选择/166
第九章 轻舟试水:透视小贷公司/170
2008年,对浙江民间金融发展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转折点,这一年开始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这个政府引导与民间呼应的互动选择过程中,小贷公司 轻舟试水,创造了怎样的业绩,探索了哪些深层规律?

第一节 试点过程:一波三折/170
第二节 深层透视:规律何在/178
第三节 创新探索:趋向何方/183
第十章 呼之欲出:阿里网络银行/189

马云眨巴着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又在琢磨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意,这个创意将走在国际创新的前沿。上下各方合力探索让创意变为现实,到底能否催生出中国第一家 纯粹型网络银行?
第一节 何谓网络银行/190

第二节 阿里网络银行催生背景/193

第三节 网络银行的国外借鉴/195
第四节 阿里网络银行之异/199
第五节 阿里网络银行前景预期/203
第三部 潮涌资本市场
第十一章 义无反顾:进军资本市场/213
当幸运的“万向钱潮”作为浙江第一家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时,鲁冠球只是期待他的万向节产品像“钱江大潮”般冲向国际市场,当时他可能没有想到,10年后浙江会形成民营企业上市的“钱江大潮”。
第一节 漫漫上市路/214
第二节 “钱江大潮”/217
第三节 资本市场魔方/223
第四节 并非免费的午餐/226
第五节 义无反顾继续进军/228
第十二章 “后股改”时期:“钱江板块”演变/235
在全流通环境下,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钱江板块”,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展现革命性的演变?
第一节 “后股改”时期的形成/235
第二节 “钱江板块”资产并购/237
第三节 “钱江板块”制度转型/242
第四节 “钱江板块”投资者关系改进/246
第十三章 期市弄潮“浙商帮”/255
“天时、地利、人和”,期货市场弄潮的“浙商帮”已然崛起,其中究竟有怎样的前因后果?
第一节 天时、地利、人和/256
第二节 浙商觉醒:套保避险实战/260
第三节 期货公司“浙商帮”的弄潮之道/266
第四节 期市如何帮浙商/270
第十四章 第三张市场金名片/278
浙江作为市场大省,它的第一张市场金名片,是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商品市场;第二张市场金名片,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络市场;第三张市场金名片该如何选择?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犹如在钱江上游再建一座新安江水库,让它为中小企业“蓄水”、“发电”、“浇灌”。那么,该怎样打造这第三张市场金名片呢?
第一节 第三张市场金名片是什么/278
第二节 产权交易潮起潮落/283
第三节 股权转让:为区域资本市场建设试水/285
第四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88
第五节 如何成为第三张市场金名片/290
第四部 钱江雄风:金融危机应对
第十五章 呼啸而来的金融风波/297
浙江省政府金融考察团一踏进华尔街,恰逢危机加剧、发生大动荡。身临其境,目击了怎样的危机情景,留下什么令人震惊的印象?

第一节 目击华尔街/297
第二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04
第十六章 华尔街金融风波引发的思考/307
呼啸而来的金融风波愈演愈烈,浙江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考察归来,华尔街金融风波究竟引发了我们哪些思考?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如何良性互动/307

第二节 创新与监管如何博弈共生/310

第三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相互促进/312

第四节 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如何有机结合/315


第十七章 力挽狂澜:紧急拯救行动/319
2008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华尔街金融危机无情地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浙江成为全国的重灾区。面对危机的冲击,浙江如何应对?“华联三鑫”、“飞跃”等一批身受重创的 大企业集团是如何突破重围的?
第一节 风声鹤唳杨汛桥/319
第二节 力挽狂澜的拯救行动/323
第三节 关于政府救市的讨论/329
第十八章 危机应对的另一种选择/339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时有发生。危机与风险应对的另一种选择是什么,金融危机硝烟逐渐淡去后的保险业该如何作为?
第一节 保险的内涵及功能演变/340
第二节 应对危机的保险保障/342
第三节 巩固后方的保险保障/346
第四节 危机过后保险业发展期待/353
第十九章 阻断危机:金融风险的化解与防范/359
钱江,看似风平浪静,却也往往浓雾锁江,一旦遇上恶劣天气,明潮暗流足以颠覆船只,甚至屡屡吞没麻痹大意的观潮者。“钱江”,该如何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
凤凰涅槃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对凤凰双双自焚,经受烈火的煎熬与痛苦的考验,从死灰中升腾更生。那么,在面对金融风险时,“金信信托”与“浙江海纳”又是如何选择“凤凰涅槃式”的浴火重生的?
第一节 金融风险来源/360
第二节 “凤凰涅槃式”风险化解/364
第三节 金融风险的防范/379
第二十章 后危机时期民营企业投资/389
后危机时期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宏观调控左右为难,似乎已进入一个难以定夺的投资时代。那么,投资的触角到底应伸向哪里呢?
第一节 后危机时期经济形势/389
第二节 投资的触角伸向哪里/395
第三节 积极稳健的实业投资策略/399
结语 钱江入海:市场化金融选择的国际化趋势/404
【主要参考文献】/408
后记/41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了解浙江金融不得不读的书 金雪军 殷志军 红旗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财经新书《钱江东去——浙江金融发生了什么》,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因为金融话题,就想这个夏天的天气,正热着。 浙江人均GDP率先迈入7000美元关口后,根据国际经验将迎来金融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浙...  

评分

不推荐大家买这本书。 这浙江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领域,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貌似对浙江金融的实践有较深的观察,应该会有一定的深度,实则不然,这本书既没有介绍大量的实践,却试图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结果没有任何可读性,非驴非马,甚至有党政系统那种没有逻...

评分

不推荐大家买这本书。 这浙江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领域,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貌似对浙江金融的实践有较深的观察,应该会有一定的深度,实则不然,这本书既没有介绍大量的实践,却试图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结果没有任何可读性,非驴非马,甚至有党政系统那种没有逻...

评分

不推荐大家买这本书。 这浙江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领域,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貌似对浙江金融的实践有较深的观察,应该会有一定的深度,实则不然,这本书既没有介绍大量的实践,却试图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结果没有任何可读性,非驴非马,甚至有党政系统那种没有逻...

评分

了解浙江金融不得不读的书 金雪军 殷志军 红旗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财经新书《钱江东去——浙江金融发生了什么》,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因为金融话题,就想这个夏天的天气,正热着。 浙江人均GDP率先迈入7000美元关口后,根据国际经验将迎来金融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浙...  

用户评价

评分

2013.10.29,粗略翻翻,作者作为一线的观察着,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参与了大量地方金融事务的处理,书中印象较深的是关于小贷部分的论述,印象最深最有价值的则是关于危机企业、金融机构重组的文字和案例介绍,这些机构和企业大多不是上市公司,公开资料相对较少,故而案例的价值就更加有学习的地方了。

评分

读的是钱江东去2 近年来浙江上市公司的并购浪潮以及背后的故事。

评分

读的是钱江东去2 近年来浙江上市公司的并购浪潮以及背后的故事。

评分

了解浙江金融发展的绝佳好书,可以回顾那些惊险时刻的珍贵读本!

评分

2013.10.29,粗略翻翻,作者作为一线的观察着,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参与了大量地方金融事务的处理,书中印象较深的是关于小贷部分的论述,印象最深最有价值的则是关于危机企业、金融机构重组的文字和案例介绍,这些机构和企业大多不是上市公司,公开资料相对较少,故而案例的价值就更加有学习的地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