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辞赋

汉魏六朝辞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曹道衡
出品人:
页数:199
译者: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58438
丛书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
图书标签:
  • 汉魏六朝
  • 文学史
  • 古典文学
  • 魏晋南北朝
  • 辞赋
  • 魏晋
  • 中国文学
  • 汉魏六朝 辞赋 文学 历史 中国古代 文学史 作品集 批评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辞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它在汉魏六朝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辞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众多的辞赋作家和作品,论述了辞赋与诗文的交互作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赋的起源和发展 一、什么是赋 二、赋的发展和演变第二章 西汉辞赋 一、贾谊、枚乘和汉初辞赋 二、司马相如 三、西汉中后期赋家 四、杨雄和刘歆第三章 东汉辞赋 一、东汉初年的辞赋家 二、班固、傅毅和其他赋家 三、张衡、王延寿和马融 四、赵壹、蔡邕和祢衡第四章 三国辞赋 一、王粲和建安作家的辞赋 二、曹丕和曹植 三、三国后期辞赋家第五章 两晋辞赋 一、晋初赋家 二、潘岳和陆机 三、左思及其他太康赋家 四、木华和郭璞 五、孙绰和东晋辞赋 六、陶渊明第六章 南朝辞赋 一、颜延之、谢灵运和南朝初年辞赋 二、鲍照 三、江淹 四、齐及梁初辞赋 五、梁陈辞赋第七章 北朝辞赋 一、十六国和北魏辞赋 二、颜之推和北齐辞赋 三、庾信结束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的是 60 年代旧版的

评分

看的是 60 年代旧版的

评分

选书签的时候,在“立持如意"和“博古幽思"这两张美人图间犹豫不决。或许是因为那领淡淡藕荷色的衣衫,最终宣来长夜陪读的,还是那位“立持如意"的观花美人。第一章读完略晕,接着又懵懵地读“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汉大赋,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对两汉人物提不起兴致,从来也只肯闲守着几阕乐府。自第四章“三国辞赋"和第五章"两晋辞赋"起,才算是入了迷,先有酣歌谈笑的三曹七子,后起怀玉披褐的五柳、七贤,中间还杂着安仁~。及至南北朝的抒情小赋,虽也是陈陈相因、渐趋纤弱,却另有妙处,让人为之心折。大抵辞赋的渐兴渐衰,也是一个渐渐离诗又渐渐近诗的过程。对后来的杜牧苏轼,自然又生出了一层敬意。下了决心,要去读文心雕龙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

评分

总体来说还是偏入门的 但是深入浅出 陈列了很多没有见识过的评价和观点 选文 评论也都得当

评分

对汉魏六朝知之甚少的我,读过此书无疑是一次知识上的扫盲与补益。才知道赋这种文体最早应产生于战国,而非处于全盛时代的汉魏六朝;最早的“赋”或“诵”本来就是诗,由于“不歌而诵”而渐渐独立成为一种文体;在文体方面又可分为“古赋”、“骈赋”和“律赋”等几类;两汉与魏晋南北朝的辞赋也有所不同,前者以大赋为盛,后者传诵的多为抒情小赋。第一章详细介绍了赋的起源和发展,后面六章则根据时代划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辞赋特色与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分析较为到位,点评颇为中肯,令人对赋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与了解。除此之外,行文中大量引用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钱鍾书的《管锥篇》(第4册)的观点,此二种也可作为补充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