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1914-1999),阿根廷作家,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
卡萨雷斯从小博览群书,7岁起开始写作,14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5岁出版第一部文集,此后长期笔耕不辍。他曾在大学攻读法律与哲学专业,后决定放弃学位专心写作。1932年,他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相识,两人从此成为好友,此后曾共同创作了多部小说。
1940年,卡萨雷斯创作了《莫雷尔的发明》,博尔赫斯亲自作序推荐,称其可用“完美”二字评价。小说出版后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学奖等。1981年,卡萨雷斯获颁法国骑士勋章,1990年获得西语文学最高荣誉奖项塞万提斯奖。授奖词称卡萨雷斯的作品“通过完美的叙事结构,将现实与幻想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卡萨雷斯1999年病逝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留下的代表作还包括《英雄梦》、《逃亡计划》,以及短篇小说集《俄罗斯套娃》等。
我要向全人类证明,这世界是所有逃亡者的地狱。
小说主人公为躲避警方追捕,来到一座偏僻的孤岛上,从此踏入一段交错的时空;在这个有着两个太阳和两个月亮的奇妙世界中,他遭遇了一群神秘人物,他们在岛上的生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仿佛某种无止境的轮回。逃亡者爱上了其中一名叫福斯蒂妮的女子,然而最终发现她的世界于自己可见却不可及。为接近自己的所爱,他必须利用科学家莫雷尔留下的发明,为追求灵魂的永恒牺牲一切……
小说集丰富的想象、周密的逻辑和纤细浪漫的叙述风格为一体,兼具斯蒂文森的科幻悬疑与爱伦•坡的幽暗神秘,是西语幻想文学的巅峰之作。小说出版后的几十年来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并为多部影视剧提供了灵感来源,2004年以来在美国大获成功的电视剧《迷失》(LOST)亦深受该书影响。
到底我们是生活在虚幻之中,还是我们是虚幻地生活在现实之中?小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看似真实的虚幻世界,虚幻和现实的界限如此的模糊,像梦境般缥缈,直到最后揭开真相的一瞬间,才明白存在并非真实。1990年作者被授予西班牙语文学最高奖——塞万提斯奖。我想这是本非常值得一...
评分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封面上描绘的是两个太阳和两个月亮的岛,却把它当做一个玩笑,如今才发现这种精妙的对称下,包藏了我迟迟未发觉的对比、暗示和讽刺。 一个封面大可以剧透了。 我想“永远”这个词之所以让人觉得如此美好,与它的无法实现不无关系。即使是神,在被人们所...
评分 评分这书我读到50页左右,实在不想往下看了。心里憋着一肚子火,竟有如此坑爹的小说。你要相信封底两位大师的推荐,我无话可说,那是他们圈内的事,但请不要来糊弄中国读者! 看到有博尔赫斯的推荐,翻开一看,第一页写着献给博尔赫斯。尽管我愿意想象你读的书多,但各种细节,透...
评分作者:钟天意 (一) 去年11月,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举办的“想象·主流价值”展览开幕对话上,展览的引子选用了国产恐怖片《黑楼孤魂》。戴锦华老师专门提到了这部影片,所以我也特意找来看了看。 在影片中,作为主角的录音师和女演员在一座旧楼里录制电影特效时,被鬼怪的幻象带...
若烹小鲜。
评分1.我赖以生存的工具都在博物馆里。2.成为永不安宁的死者的想法令我兴奋,这快乐令我忘却了礼仪。3.我时而有一种幻觉,感到小岛南边污浊的环境使我变成了隐形人。4.我,和但丁或斯韦登堡一样,是游客或者另一个死于不同时代、处在不同变形状态的局外人。5.生活将成为死亡的一种积淀和储存。
评分怪奇荒岛,两个日月,地垒墙中密室,谁是谁的幻影。利用夺取灵魂的全息影像表演,让自己的影子融入她的世界。在电子虚拟现实之前,博尔赫斯的老友卡萨雷斯就在1940年构建了一个机械虚拟现实,虽然塑造的奇观性在当下读来确实落伍简单了点,但自我毁灭的无望之爱倒还浪漫。其中的蒸汽朋克怪奇风确实对美剧《Lost》影响很大
评分会让人想起《恐怖游轮》《致命魔术》以及《迷失》的一篇小说。
评分删节处确有生硬,关于“复制机”的想象兼具神秘与恐怖,气氛和意象营造得很有电影感(尤其是循环往复的日升日落);为了和理想的爱人一起在记忆里永存,不惜牺牲现时的肉身,原来不是科幻更不是惊悚小说,只是爱情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