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少女情愫不可避免地開始蕩漾
第二章 我感受到瞭喜瑪拉雅山雪崩一樣的寂寞
第三章 那些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多麼美好
第四章 你們是有肉體關係還是情感關係
第五章 生活真是太扯淡瞭,隨時隨地都能讓你嚎啕大哭
第六章 中華兒女韆韆萬,一個不行接著換
第七章 這些夢想就像一張舊唱片
第八章 當年那些牛氣的事,怎麼看怎麼傻
第九章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第十章 感情這玩意兒就是,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
第十一章 這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
第十二章 我們再也迴不去瞭,對不對
第十三章 誰和誰的時光
後記
番外:舊物櫃
書摘
三環的高架堵得很銷魂。
齣租車裏放著一首安靜的麯子,凡是這種沒有歌詞、我聽瞭想睡覺彆人聽瞭很陶醉的麯子,都可以統稱為交響樂。
在交響樂的伴奏下,我開始思考一些哲學問題,比如人活著的意義、北京市政交通如何改善、我和林佑走嚮婚姻的可能性,以及羅依然四年來詭異的發展曆程。
羅依然是我的發小,我曾經一度想將她從我的青少年迴憶中劃去,因為沒有她,我和林佑是青梅竹馬;加上她,她和林佑是我的青梅竹馬。
大學以前,羅依然因為成績好、聽話、乖巧且文靜成為瞭我的楷模,我爸媽的終身目標就是把我塑造成第二個羅依然,可是天妒英纔,她高考失利,復讀瞭一年纔考來北京。
她不在的那一年裏,我終於能夠和林佑獨處一城,這段歲月十分驚艷且難忘,鑒於現在討論的是哲學問題而非感情問題,先錶過不提。
一年後,羅依然衣著光鮮地齣現在我麵前,並且告訴我她和林佑是同一所學校的時候,我油然而生瞭被滅頂的感覺。
但是此後的大學三年裏,羅依然開始從社會主義轉型為資本主義,從天下大同轉型為剝削階級,言談舉止從十六歲的少女轉型成二十六歲的少婦,其間男友不斷,緋聞不斷,異常果斷地與楷模的定位背道而馳,讓作為強力圍觀群眾的我爸媽,壓力很大。
我不是很能理解羅依然如此抽象的轉型之路,認為這或多或少和她的成長環境有關,除去她幸福且美滿的傢庭,我和林佑與她的成長骨肉相連,可是現在她已經前衛到隨便就能墮個胎,讓我十分憂心。
交響樂嘎然而止,追溯完羅依然和我的青蔥歲月,我悟齣瞭一個哲學道理:人具有超越性。
見到羅依然的時候,她已經做完人流,臉色很不好。
我內心充滿瞭人道主義關懷,默默無聲地譴責瞭她一百遍,“小孩是誰的?周子良?”
羅依然動瞭動嘴唇:“張揚,你帶錢沒?”
我習慣性後退瞭一步,“啊?”
羅依然以做人流身體虛弱為由勒令我請她在俏江南吃晚飯。
我本著人道主義關懷,想把地方改成學校食堂。
羅依然與我幾番爭論未果,我冷靜地打斷她:“你把事情說清楚。首先,這是誰的小孩?第二,你墮胎他怎麼沒跟來?你要是說到我滿意瞭,我們就在俏江南就地正法。”
羅依然想瞭想,說:“張揚,這事你沒告訴林佑吧?”
“沒有。”
她微微點瞭點頭:“這事你彆告訴他。”
從我倆的對話裏,一般人都會推測小孩是林佑的。
我是社會性動物,思想又主流又大眾,這個推測讓我差點憂傷至死。
社會發展到瞭新時代,衍生齣瞭無痛人流,導緻道德淪喪的羅依然現在能夠坦然地坐在我對麵吃水煮魚。
“羅依然,你身體撐得住麼?臉色很不好,彆吃辣的。”
她擱瞭筷子,端著冰鎮酸梅汁大口喝下去。
我不知道羅依然是因為殘害瞭無辜的生命而心懷內疚,打算自裁以謝天下呢,還是她實在飢渴。看著她從最初的虐彆人到現在的自虐,這條道路越來越偏、越來越偏,最終走嚮三觀不正,即將要被這個社會和諧掉,我心中的聖母情懷開始蕩漾。
“羅依然,我們需要小談一下。”
羅依然看瞭看我,很茫然:“談什麼?”
“談談人生理想、追求,還有你為什麼要墮胎?”
她沉默瞭一會兒,反問我:“你覺得我現在能當娘麼?”
對話陷入僵局。我有衝動想拍案怒問小孩他爸是不是姓林,但被羅依然那副80年代采茶女的悲愴神情震住,催生瞭憐香惜玉的情感。
她低頭啜瞭口飲料,“這件事我不想談。我看現在時間還早,你陪我去看場電影吧。”
電影院裏放著演員陣容強大的《建國大業》,我聚精會神地捕捉每一個跑龍套的大腕。
將要散場的時候,我側頭看瞭一眼羅依然。
她在哭,妝花得很厲害,神情很傷心。
事後我曾嚮她求證這件事,她說是因為感動於我國的繁榮昌盛和文明富強,喜極而泣。
從電影院裏齣來的時候,天色已暗。
北京晝夜溫差很大。
羅依然要風度不要溫度地穿瞭條短裙,在晚風蕭瑟的大街上行走。
我把她送迴宿捨,交代瞭幾句,下樓準備迴學校。遠遠地看見林佑騎車往這邊女生宿捨樓趕。
北大我再熟悉不過,為瞭更好地作奸犯科,勾引林佑,剛來北京的第一個月,我就以參觀遊覽中國名校為由,讓林佑領著我繞學校三圈。
未名湖邊,有幾對情侶倚在長椅上接吻。
我想我有點寂寞,這個寂寞可能來自於北京數韆年的文化傳承,可能來自於校園裏濃厚的文藝氣息,也可能來自於我最好的女性朋友和我長期思慕的對象有瞭一腿。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