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1948- ),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于东安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一天,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先前一直对管家的儿子罗比抱有误解的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指证他,罗比因此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三年半后,罗比出狱,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时间让一切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Cecilia和Robbie送Briony坐地铁,Briony走进地铁站,就此永别姐姐和准姐夫。之后作者写下以下文字,终结小说惊心动魄的第三部分。 "... She was surprised at how serene she felt, and just a little sad. Was it disappointment? She had hardly expected to be forgive...
评分 评分 评分如题,下载请点击: http://www.yiwen.com.cn/book_detail.asp?cid=8&bookId=7453
评分作者:xi 在电影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历经重重劫难的恋人,赛西莉亚和罗比在一间廉价的公寓里深情拥吻,窗户开着,窗帘随风飘动。而在窗下的路上,身着白色披风的布里奥妮慢慢地走远了。那时我想,故事终于结束了,多么乏味的影片啊。但是这个念头还没有在内心消散,镜头...
看电影时觉得一切都细腻而美好,原来全部细节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出处。午后直线的阳光,古典宅院,喷泉,葱茏的绿意,少女的臆想,跃然纸上。
评分童鞋们 这本如果在日本的70s那就叫社会派叙诡经典作品【。
评分结局处“书中书”的处理充满了绝望,整本书中伊恩不断重建人性、不断啃骨噬髓地刻画布里奥妮对得到宽恕的吁求,却在最后一刻,《阿拉贝拉的磨难》的帷幕落下后,把遗恨将伴随终老的真相告诉读者。或许女作家的救赎,永远只能在作品里实现。伊恩这位当今在世的技法最高超的作家将这个关于战争、爱情、救赎、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写得超尘拔俗,读来是一种享受。
评分对电影更着迷些
评分继续麦克有恩之旅。先出的基本都看完了。幸好译文又及时更新了三本。总的来说,还是无法原谅啊,即便这场救赎对布里奥妮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另外,麦克有恩总能塑造一些算不上大奸大恶,却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王八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