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

我在清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青年
作者:梁实秋 著
出品人:
页数:2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2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6987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实秋
  • 清华
  • 民国
  • 随笔
  • 散文随笔
  • 历史传记
  • 传记
  • 生活
  • 清华大学
  • 校园生活
  • 青春成长
  • 学习经历
  • 个人回忆
  • 高等教育
  • 清华精神
  • 奋斗故事
  • 知识分享
  • 真实记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在清华》主要内容简介:梁实秋,民国四年进清华学校读书,民国十二年毕业,整整八年的时间在清华园里度过。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在宝贵的青春岁月?《我在清华》甄选了梁实秋记录这清华八年的点滴文字。《我在清华》通过他的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生动地再现了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那个有读不完的书、有住不腻的环境的清华学校。其机智诙谐的文字,圆润洒脱的文笔,为读者展现了清华和清华人的那一段段散落在时间轨迹里的最美丽的年华。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学贯中西,著作无数,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泰斗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40个剧本)的人,也是华语世界最早翻译出《沉思录》之人。梁实秋翻译的作品多被誉为经典之作,《沉思录》更是经典之最。它是梁实秋平生翻译最吃力、最受益、最接近原著的一部作品,也是梁实秋着重推荐过的一部作品。

目录信息

第一辑 清华八年
清华八年
清华七十
清华学生生活之面面观(节选)
清华学生生活与文学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书房
讲演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南游杂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谈闻一多(节选)
忆周作人先生
悼念余上沅
悼朱湘先生
悼念王国华先生
同学
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
淑女士(节选)
第二辑 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
清华的环境
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
短评一束
集稿余谭
短评二则
学生自治之讨论
对清华文学的建议
“灰色的书目”
第三辑 荷花池畔
荷花池畔(1921年)
荷花池畔(1922年)
尾生之死
最初的一幕
苦雨凄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清华那时候是在郊区呢!现在附近因为学校,人才企业很多都在那你,反而非常的繁荣! 刚开始,写到学校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其中广东、福建的同学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沟通。广东的同学第一次见到雪是那种兴奋,感觉和我的大学生活、第一次来到北京生活的情形很像。所以也是...  

评分

原来当时的清华大学并不像现在名声这么好,它是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留美学校,带着旧中国被外国奴役的耻辱。还有让我对五四运动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五四运动爆发后,大家都不专心于学业了,都上街游行了,这样也不行,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呀。 知道了梁实秋和闻一多...

评分

原来当时的清华大学并不像现在名声这么好,它是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留美学校,带着旧中国被外国奴役的耻辱。还有让我对五四运动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五四运动爆发后,大家都不专心于学业了,都上街游行了,这样也不行,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呀。 知道了梁实秋和闻一多...

评分

清华那时候是在郊区呢!现在附近因为学校,人才企业很多都在那你,反而非常的繁荣! 刚开始,写到学校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其中广东、福建的同学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沟通。广东的同学第一次见到雪是那种兴奋,感觉和我的大学生活、第一次来到北京生活的情形很像。所以也是...  

评分

清华那时候是在郊区呢!现在附近因为学校,人才企业很多都在那你,反而非常的繁荣! 刚开始,写到学校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其中广东、福建的同学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沟通。广东的同学第一次见到雪是那种兴奋,感觉和我的大学生活、第一次来到北京生活的情形很像。所以也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趣4th. “卷帙众多,尘封何益?”书不读,也只是摆设。另外,当时的少年人意气风发,充满朝气,或许是体育锻炼地多(&没被应试教育洗脑)的关系?另,梁老一语点醒梦中人:“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并不是预备将来的生活—这句话是杜威说的,我以为很有理。老实一句话,中国学生的最大缺点就是误认读书为学之目的,所以‘青灯一盏’,‘苦吟十年’,到社会上还是个废物。总之,我想因为自治就是牺牲一点读书功夫,也值!”

评分

非常喜欢,选文经典,梁实秋先生质朴文笔,娓娓道来那些民国的人和事,清华从未以如此大的吸引力展现于我,远远超过北大

评分

那个时代的大学,真性情!羡慕。

评分

无良出版人生搬硬套出的一本跟风之作,内容雷同,随意节取,对作者和读者都是极大的不尊重。单说梁先生早些年的文字,颇有点后来左派文人的感觉,有文采有感情,但艺术上尚不成熟。

评分

趣4th. “卷帙众多,尘封何益?”书不读,也只是摆设。另外,当时的少年人意气风发,充满朝气,或许是体育锻炼地多(&没被应试教育洗脑)的关系?另,梁老一语点醒梦中人:“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并不是预备将来的生活—这句话是杜威说的,我以为很有理。老实一句话,中国学生的最大缺点就是误认读书为学之目的,所以‘青灯一盏’,‘苦吟十年’,到社会上还是个废物。总之,我想因为自治就是牺牲一点读书功夫,也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