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

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征出版社
作者:何宗光
出品人:
页数:34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046047
丛书系列:共和国风云纪实系列
图书标签:
  • 朝鲜战争
  • 回忆录
  • 军事
  • 何宗光
  • 传记
  • 历史
  • 中国文学
  • korean
  • 回忆录
  • 抗美援朝
  • 鸭绿江
  • 战争回忆
  • 历史
  • 个人经历
  • 军旅生活
  • 红色记忆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口述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去朝鲜那年,我刚18岁,入伍一年。” “我们连出国的时候一共130多人,回来时只剩下8个。” 1950年10月,《1950-1953我在朝鲜战场(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作者何宗光跟随第一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从朝鲜战争爆发、奔向三八线、突破临津江,到剑指汉城、云山大作战……曾先后负过三次伤,最后一次被敌人炸塌了观察所,活埋了四个多小时,可谓九死一生。 《1950-1953我在朝鲜战场(那年那月鸭绿江那边的记忆)》作者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一 难得的“回忆”(成善一)序二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引子一 追忆抗美援朝战争:青春在战火中闪光引子二 鸭绿江断桥:那年,那月,他们从这里走过(徐海均)第一章 难忘,那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 我们是东北边防军 补充:毛泽东的大手笔 备战,请战,血指印摁在决心书上 这年,我18岁 第二章 难忘,那一刻我们走过鸭绿江大桥 “今夜过江!”那一声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走过大桥,那一刻我们都回首凝望 焦土路边,那趴在母亲身上哭泣的孩子啊! 第三章 难忘,那一场场血与火的鏖战 首战云山:中国“虎”狠狠咬了美国“马”一口 补充采访:永远忘不了的第一仗 补充采访:“胆大包天、心细如发” 的老连长忆当年 一场遭遇战:警卫员没能拽住老团长 追歼路上:遭遇凝固汽油弹 急涉九龙江: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收复平壤:仅仅48天,美军仓皇逃离了 奔向三八线:突破临津江,剑指汉城 补充:事先的准备很细很扎实 补充采访:他们向汉城奔去 抵御阵地:神枪手打掉敌人的威风 老营长的眼泪:防御战中的一次失误 夜袭131高地:雨夜,我们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 强攻高旺山:真想不到,这竟是我的最后一战 第四章 难忘,那一个个生死相依的战友 五班长,我只记住了你那绰号,想来真抱愧! 二排长,你那“红包”至今我仍感到好沉好沉! 胡大个,你那砸烂敌人脑袋的木盒子枪还在吗? 老金,我真希望汉城外围那个“黑衣人”不是你! “老表”,你在突击前的那番话我一直记着呢! 王连长,走到哪你都会是一颗快乐的种子! 夏副连长,想起你就想起那个为你画像的姑娘! 第五章 难忘,那苦乐相伴的战地生活 头顶,曾有个“黑寡妇”哭丧 饥饿,那6个窝窝头真香 行军,打着呼噜也向前 掩体,不只是为了自己 罐头,美军的意外赠与 “仙女”,废墟上的奇遇 洗澡,战地的别样“浴室” 除虱,战士发明“冰冻法” 哑弹,修坑道的增速与牺牲 西海岸,荷枪坐睡两个月 第六章 难忘,那形形色色的美军俘虏 搜山,“喊”出4个美国兵 深夜,小个子战士“牵”来5 个大块头美军 防空洞,黑人伤兵的那声号叫 补充:一位美国被俘将军被遣返前的呼喊 第七章 难忘,那隆冬的慰问袋,那金秋的慰问团 沂蒙山姐妹的一双布鞋垫 我把慰问团亲人接到了阵地上 仲星火送我一张伟人像 第八章 难忘,生死线上那情,那泪,那大爱 云山战斗,一块弹片打在我脑壳上 元旦凌晨,我倒在了马智里盆地 绝望中,天边走来阿妈妮 大山中,阿爸基和他的大黄狗 伤好了,伤残证也被我撕掉了 补充采访:撕掉的伤残证,57年后又“复原”了 “轰”的一声,我被埋在观察所内 第九章 难忘,那不长而又久长的初恋 养伤逢初恋:她从上海来 补充采访:相约夕阳红 第十章 难忘,那些可敬可亲的战地女兵 钢铁战士的泪:不在最前沿的最可爱的人 “骒马”与“骡子”:女中尉一言噎住了“点子连长” 篮球场:志愿军小伙禁不住朝鲜女兵贴身紧逼 第十一章 难忘,那黎明前的秘密凯旋 尾声 拒绝遗忘后记 热血热泪凝成的“记忆”赘语 我的遗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想看些基层参战人员写的参战回忆录。找到这本书。书中提供些珍贵照片。作者讲述了参战经历。可能时代不同,感觉很多想了解的地方没有写。有的地方又写多了。其中原因可以理解。虽然给2星。心里还是对作者表示敬佩。

评分

想看些基层参战人员写的参战回忆录。找到这本书。书中提供些珍贵照片。作者讲述了参战经历。可能时代不同,感觉很多想了解的地方没有写。有的地方又写多了。其中原因可以理解。虽然给2星。心里还是对作者表示敬佩。

评分

太喜欢老革命家写作的风格了!!!纯洁的同志情、真诚的跨国友谊、懵懂的爱情,50年代的无菌中国,让中国站起来的伟大战役。“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茫茫冰原,高高山岗上。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轻轻传唱。满江渔火,都为你点亮。亲人盼你回家乡,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

评分

太喜欢老革命家写作的风格了!!!纯洁的同志情、真诚的跨国友谊、懵懂的爱情,50年代的无菌中国,让中国站起来的伟大战役。“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茫茫冰原,高高山岗上。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轻轻传唱。满江渔火,都为你点亮。亲人盼你回家乡,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

评分

回忆录,文笔一般,有点文革的文风,有点不太习惯;当作了解朝鲜战争的素材吧,毕竟作者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