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蔡恒平1988到1994年间的作品合集,是一部1980年代北大“青春记忆”的书写;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时尚与经典的品质呼之欲出;字里行间闪耀着北大学子特有的风貌与气质,也映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氛围与生活投影。本书文字见证1980年代北大生活的“非常美”与“非常罪”,二十年前令燕园一时纸贵。
蔡恒平,网名王怜花,丁未年十二月初九生。1984—199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为职业经理人。蔡恒平是公认的北大1980年代最耀眼的才子之一,其小说《上坡路与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谁会感到不安》、诗歌《美好十四行》、《月光十四行》等曾流传一时。
作为职业经理人,蔡恒平在电视行业开创了两个第一:一个是1999年参与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条24小时播出新闻资讯的电视专业新闻频道;另一个是2002年开办、运营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有线数字电视项目。
应该说这是个才子。从我离开中文系后,就很少看这种还带着文学味的文字了。我隐隐嗅到了纯文学的味道,还有点小小卖弄,还好不算矫情,适可而止的小才情。 他进,他出,他是作者,他是参与者,是真是假,亦真亦假,你信吗,不信吗,有什么关系呢,本来也不是看这个来的~
评分一向不太喜欢偏向于形式试验的作品,也许是因为自己太没有才华,太忌惮才华这东西了,便不喜欢它桀骜不驯地炫耀着精彩的瑕疵时那闪闪发光的样子。 而我将庆幸这时读到了这样一本实验小说。无疑小说的引力在于叙事的快感,语词并不温顺,更绝不会乖乖地排队站好演一场华丽的团体...
评分应该说这是个才子。从我离开中文系后,就很少看这种还带着文学味的文字了。我隐隐嗅到了纯文学的味道,还有点小小卖弄,还好不算矫情,适可而止的小才情。 他进,他出,他是作者,他是参与者,是真是假,亦真亦假,你信吗,不信吗,有什么关系呢,本来也不是看这个来的~
评分其实没有读完。前一半的小说部分读了一部分,后一半的诗歌部分基本读过一遍。 我在《小说北大》这本书里看到蔡恒平的《雪意和五点钟》,觉得这小说写的真棒。所以就找来这本书读,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了之前那种惊异和欢喜的感觉,反而有点儿失望和疲劳。大概是事先建立了...
评分这里有我青春的一切,理想,迷茫孤独,青春幻灭,诗歌,金庸古龙,足球,宿醉,颠狂,执着,狂热,站票远行。。。 我一直认为,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大学才能代表真正意义的大学。那时的大学生带有与生俱来的执着,理想主义与狂热,洋溢着浪漫与真诚。在现在这这充斥...
蔡恒平的诗让我一下回到八十年代
评分其实没有读完。前一半的小说部分读了一部分,后一半的诗歌部分基本读过一遍。我在《小说北大》这本书里看到蔡恒平的《雪意和五点钟》,觉得这小说写的真棒。所以就找来这本书读,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了之前那种惊异和欢喜的感觉,反而有点儿失望和疲劳。大概是事先建立了太过的期望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蔡恒平的小说在八九十年代尝试标识了另一种形式或类型的当代小说,只是他并没有发展壮大。
评分小说3分,诗5分。有种看萌芽的感觉。当我终于成了这里的一员,却忽然理解不了这所谓的才情和自信了,该不该说是一种遗憾呢
评分请让我把你比作月光 温润如玉 像朴素的客厅, 象秋天的松明 像家 温暖所有的回忆和孤单。
评分前面几篇短篇虽然有点散,但灵气逼人,诗作偶有佳句,大多平平。我喜欢里面的同名的短篇小说《谁会感到不安》,有兴趣可以搜来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