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H.科琳宝姆,美国作家,毕业于西北大学,曾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著有《死亡诗社》《豪勇七侠》等,现居纽约。
《死亡诗社》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全球已出版83个版本。小说描绘了一个思想新锐的教师基丁向僵化的教育模式发起挑战的经过,歌颂了文学的大美,倡导了一种“人,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方式。《死亡诗社》电影1989年上映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恺撒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二十年来无数人口口相传,已成为经典电影。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人生的道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大多数人都活在一种平静的绝望中。尼尔、托德、查理,以及卡梅伦,本来也会在这样一种被安排好的、平静的人生里顺利地前行。即使,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
直到,他们遇见了基丁,一位热情如火的教师。基丁像一道明艳的光,给他们的世界带来了奇特亮丽的色彩。基丁告诉他们“抓住每一天”有多重要。基丁让他们撕掉书页,聆听诗歌真正的美妙。基丁甚至让他们站在课桌上,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看世界。基丁还引领他们进入“死亡诗社”——一个洋溢着激情、梦想、友爱的地方,他们的青春风采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这些年轻人猛然进入了生命的新境界,他们终于发现:居然还有这样一种生活,如此欢乐,如此美丽;他们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梦想,并且朝着梦想进发。可他们和基丁都没有料到,一场可怕的悲剧,很快就将一切改变……
诗,这个字眼在我眼中是无比神奇的。那些华丽优美的辞藻,那些令人浮想联翩的词句,总是勾引着如我这般热爱诗的人走进那幻想的殿堂。 而起初令我对诗有所神往的并不是小时候所学的唐诗三百首,也不是宋词,不是床前明月光,亦不是什么元曲,而是舒婷的一首诗。 ...
评分书和电影都看过,看书没什么感觉,电影看过好多次。到目前为止,《死亡诗社》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其中的内容反映了多数老师和家长都会竭力压抑孩子的个性,努力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愿望去生活,这种冲突最终导致了尼尔的死亡。强烈推荐电影。Seize the day!
评分直至大学,我都没有遇到过基丁一样的老师。大多数人也一样。多年前我们开始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不谈成绩,这条路倒是从未偏差半分。我大学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课程无一门有被逼迫完成的嫌疑,反而乐在其中。从这点出发,我比尼尔幸运。因为我无权以自由被禁锢去了结生命...
评分直至大学,我都没有遇到过基丁一样的老师。大多数人也一样。多年前我们开始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不谈成绩,这条路倒是从未偏差半分。我大学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课程无一门有被逼迫完成的嫌疑,反而乐在其中。从这点出发,我比尼尔幸运。因为我无权以自由被禁锢去了结生命...
评分那天看了死亡诗社。感受很深。 里面有一些话,我特别喜欢。 开篇的一首诗,“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是代课老师keating给那些孩子们上的第一课。他说,“we are food ...
2015.03.25 ~ 2015.03.26 电影我给满分,根据剧本改写的这部小说则完全不配被称为“文学作品”,根本就是个剧情梗概。
评分不得不说,电影改编的更出色一些
评分激情和顽固之间的碰撞,最终两败俱伤的故事。
评分跟电影比质感上差了好多
评分电影的文字化,很多场面的重现,没有创新,但仅仅靠着电影的力量,这本书也光芒万丈。让我们步入丛林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