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树标
出品人:
页数:4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085069
丛书系列:民国人物传记丛书
图书标签:
  • 蒋介石
  • 传记
  • 历史
  • 国民党
  • 杨树标
  • 人物传记
  • 历史、哲学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蒋介石
  • 历史
  • 传记
  • 民国
  • 中国近代史
  • 政治人物
  • 军事
  • biography
  • 20世纪中国
  • 领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可信的史料 最权威的专家 最真实的传主

大陆蒋介石研究开拓者的又一力作 首版发行

美国夏威夷 蒋介石文书侍从秦孝仪先生证实 蒋介石根本没有什么“政治遗嘱”

这位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革过清王朝的命,革过北洋军阀的命,中国人民起来又革了他的命,最后按照他的逻辑说法——丢掉了大陆。他内心世界是痛苦的。听台湾的朋友说,据闻常常听到在阳明山脚士林官邸蒋介石的住处传出蒋介石的长叹之声。这一声长叹,很响,很单调,也很刺耳。他叹什么呢?叹他一生如此结局,叹他丢掉了大陆偏安一隅,叹他无法变“梦”为现实?这一声长叹也许是一个谜,既易解又不易解。

——作 者

该书以客观公正的视角,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原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的后半生行迹;内容涉及国民党退败台湾后的多方面情况,是当前不可多得的基于信史的人物研究著作。

作者简介

杨树标(1938年1月—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致力于中国现代史与当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中华民国要人研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已出版过几十本著作,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其中《蒋介石传(1887—1949)》一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至今已重印六次。

杨菁(1967年7月—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一直从事中国现代史与当代史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有《宋子文传》、《百年宋美龄》、《孔祥熙家事》、《蒋介石与日本的恩恩怨怨》等。

目录信息

败退台湾
榆林(陕西)、运城(山西)被困久日,无兵增援。12日,石家庄陷落之后,北方之民心士气尤完全动摇;加之,陈毅“股匪”窜扰豫西,南阳、安阳震动;江南各省几乎遍呈风声鹤唳之象,两广、湘、豫、浙、闽伏匪蠢动;李济深、冯玉祥且与之遥遥相应,公然宣告叛国,此诚存亡危机之秋也。
1947年11月30日(《蒋介石日记》)
阅地图所示“共匪”扩张之色别,令人惊怖,若对“匪”作战专重对付其军队主力,而不注重面积之原则,亦将限于不可挽救之地步。
1948年1月7日(《蒋介石日记》)
一 派陈仪接收台湾与“二•二八”事件
陈仪赴台接收
“二•二八”事件
二 调陈诚赴台准备后事
陈诚赴台准备后事
撤运国库黄金和故宫国宝
三 内外再挣扎一番
急访菲律宾、韩国
西南挣扎
四 在台复职
开办“革命实践研究院”
第三次复职
稳住阵脚
蒋介石到了台湾,那是一块他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地方。既熟悉,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945年从日本手里收回;又不熟悉,它在荷兰、西班牙人的手里几十年,郑成功收回了,又是相对独立于清王朝,后来又在日本人手里半个世纪,搞了“皇民化”。蒋介石到了台湾,设法在岛内稳住阵脚,他在党务及政治、经济、外交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使岛内的民风民俗起了变化。
一 改造中国国民党
为什么要“改造”?
“改造”的过程
在“改造”中动了亲信与要员
中国国民党“七大”的召开
二 排斥异己
吴国桢他乡避祸
孙立人“兵变”被囚
阎锡山“种能洞”读书
何应钦“四处打杂”
白崇禧晚景凄凉
三 控制群众团体
再造“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
建立“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
四 “万年国会”与地方自治
“万年国会”
地方自治
五 整顿经济
平抑物价
土地改革
扶植工商企业
六 重建“情治”与革新“军制”
重建“情治”
革新“军制”
七 争取生存的“外交”
国民党“外交”史上最黯淡的一刻
争取“外交”生存
美国对台政策的突变
美、蒋战略关系的确立
蒋介石给在美国的宋美龄的电文
“反攻大陆”
蒋介石在台湾稳住阵脚的同时,他念念不忘“反攻大陆”。不知道,蒋介石作为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是怎么想的?!他难道不晓得要“反攻大陆”是不可能的;应该说他是了解这一点的,即使大陆发生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差一点摇撼了民生,但历史是根本无法回头的。蒋介石在“反攻大陆”中,既有一套政策,又有前后三次军事“实践”,均无济于事;岛内的经济却有了大步的发展,中华文化有了“复兴”。
一 “反攻大陆”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反攻大陆”政策的提出
“反攻”政策的两次调整和最后破灭
第一次军事“反攻”和撤退大陈
第二次军事“反攻”高潮与“八•二三”炮战
第三次军事“反攻”高潮与“光复”无望
二 “家天下”统治的不断强化
终身“总统”的合法化
《自由中国》事件和雷震入狱
中国民主党的流产
“文星”案与“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CC派的解体
“湖口兵变”耶?“湖口事件”耶?
台岛经济的初步发展
三 “外交”出现危机
“五•二四”事件的爆发
“康隆报告”风波及联大席位危机
“外交防线”的破裂
迟暮岁月
蒋介石的迟暮岁月是理性了一些,他已经在一步一步地把权力移交给儿子蒋经国,把台湾的“本土化”与“年轻化”日渐交给蒋经国;他在“外交”上受到三次挫败之后,他只能把“革新保台”代替了他原来梦想的“反攻大陆”。岁月无情,横祸飞来,作为妻子眼中的良侣、儿子眼中的慈父、基督眼中的信徒、侍卫眼中的老兵的蒋介石在台湾逝世。死前他长叹过,叹他一生如此结局,叹他丢掉了大陆偏安一隅,叹他无法变“梦”为现实。这长叹也许是一个谜,既易解又不易解。
一 传子苦心
一届四次“国大”
连任第五任“总统”
二 革新保台
革新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行政革新的全面展开
人事革新与管理阶层的年轻化
“宪政”革新与“本土化”政策的实施
经济革新与“十信弊案”
三 “外交战线”的溃决
不祥的先兆
第一个打击——逐出联合国
第二个打击——《上海公报》的签订
第三个打击——中日建交
四 在最后的日子里
妻子眼中的良侣
二子眼中的慈父
基督眼中的信徒
侍卫眼中的老兵
飞来横祸
回光返照
风雨中的宁静
《病中随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以批判的态度写传记,很难写好。作者有偏见,文字也有批判感,连中立都没有做到。

评分

勉勉强强把1000多页的这本传记看完了。传记太详尽,详尽到全是公文记录,少了故事性,看着真心太累,也在措辞上存在褒贬的指向性。不过补了很多历史知识。

评分

体例中庸,不愠不火

评分

感觉就是资料堆砌,不像是人物传记,更像是50-60年代的台湾史,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立场太明显,站在批判的角度去写,有失客观,不值得一读

评分

感觉就是资料堆砌,不像是人物传记,更像是50-60年代的台湾史,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立场太明显,站在批判的角度去写,有失客观,不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