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民粹主義及其跨世紀影響

俄國民粹主義及其跨世紀影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馬龍閃
出品人:
頁數:57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950397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民粹主義
  • 曆史
  • 思想史
  • 俄羅斯
  • 政治學
  • 俄國史
  • 政治哲學
  • 民粹
  • 俄國民粹主義
  • 曆史
  • 思想運動
  • 社會變革
  • 20世紀
  • 影響研究
  • 俄羅斯政治
  • 意識形態
  • 農民運動
  • 跨世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馬剋思主義唯物觀為指導,運用最新資料,在吸收後蘇聯時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俄國民粹主義産生、形成、發展和演進的曆史,以及它在各個曆史時期的思想理論特徵、各種思想流派,按照曆史編年順序進行瞭係統、深入的闡述和論析;也對過去由蘇聯意識形態屏蔽和時代變遷而掩蓋的某些學術誤區,做瞭撥亂反正的係統辨析和清理;同時,也對這一跨世紀、超國界的強大社會政治思潮在20世紀的影響,特彆對其在俄羅斯、中國和非洲所産生的深刻影響,做瞭重點考察。這對瞭解近年國內外學術界有關民粹主義的爭論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馬龍閃1 941年生,河南宜陽人。溫州大學教授,兼任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理事,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蘇聯史和俄羅斯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曾承擔“六五”“七五”國傢社科重點課題,主持“九五”國傢社科重點和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獨著有《蘇聯文化體製沿革史)》和《蘇聯劇變的文化透視》,曾主編《蘇聯興亡史綱》和《蘇聯真相--對101個重要問題的思考》(閤作)等,還有閤著、譯著十餘部。截止2011年底,總共發錶學術專著、論文、譯著、文章總計1 50餘種。其中《蘇聯文化體製沿革史》(1996)為主要代錶作,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2000年)科研成果三等奬。從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學術津貼。

劉建國, 1965年生,浙江省諸暨市人。現為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常務理事,溫州市曆史學會副會長,溫州中共黨史學會、溫州市新四軍曆史研究會副會長。在《:哲學研究旁《中州學刊旁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俄國民粹主義和它在20世紀的影響》的研究工作,所撰論文發論俄國民粹主義的文化觀淨2006年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奬;《:民粹主義研究》係列論文2012年獲溫州市第十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奬。

圖書目錄

19世紀60—90年代革命民粹主義組織狀況和各派彆演進示意圖
前言
上編 俄國民粹主義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第一章 俄國民粹主義的産生
第一節 民粹主義的起源與俄國發展道路的探索
一、農奴製度的危機和十二月黨人運動
二、俄國發展道路的探索
三、斯拉夫主義與民粹主義的淵源關係
第二節 俄國民粹主義的起源和形成
一、赫爾岑“俄國社會主義”的産生
二、早期平民知識分子的社會主義
三、車爾尼雪夫斯基對民粹主義觀點的發展
第二章 19世紀60—70年代民粹主義運動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1861年農奴製改革後的民粹主義運動
一、改革時期的政治形勢和社會思潮
二、民粹主義運動的形成
第二節 “小組”活動時期的民粹主義運動
一、“伊舒金小組”
二、涅恰耶夫及其“人民復仇”社
三、“柴科夫派”和70年代初的其他社團
第三節 70年代革命民粹主義運動的發展
一、以巴枯寜為代錶的“暴動派”
二、以拉甫羅夫為代錶的“宣傳派”
三、“到民間去”運動
四、特卡喬夫的“奪權派”
五、70年代下半期的“土地與自由”社及其活動
第三章 19世紀80—90年代民粹主義運動的分化
第一節 70—80年代之交的民粹主義運動
一、70—80年代之交民粹主義運動的新趨嚮
二、“黑土平分”社
三、“民意黨”
第二節 改革派民粹主義
一、改革派民粹主義的産生
二、改革派民粹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及其思想主張
三、對改革派民粹主義的評價
第三節 馬剋思、恩格斯與俄國民粹主義
第四節 從民粹主義到馬剋思主義的轉變
一、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民粹主義的危機
二、民粹主義嚮馬剋思主義的轉變、“勞動解放社”的建立
三、俄國社會民主主義思潮和首批馬剋思主義團體的齣現
四、列寜與俄國民粹主義
第四章 俄國民粹主義的文化觀
第一節 文化觀是俄國民粹主義理論體係的一部分
第二節 俄國民粹主義文化觀的內涵
第三節 對俄國民粹主義文化觀的總體評價
下編 俄國民粹主義在20世紀的流變和影響
第五章 20世紀俄國民粹主義在俄國本土的流變
第一節 20世紀初至一戰前期的民粹主義
一、民粹主義的復興——社會革命黨的誕生
二、社會革命黨的綱領和黨的分裂
三、社會革命黨的組織狀況和革命活動
四、社會革命黨在戰爭中重新崛起
第二節 二月革命至立憲會議解散時期的民粹主義
一、二月革命前夕的社會政治形勢
二、社會革命黨的復興
三、第一次政府危機和社會革命黨策略的確立
四、社會革命黨聯閤策略的失敗
五、蘇維埃與立憲會議的較量
第三節 立憲會議解散後民粹主義的命運
一、“布列斯特和約”和社會革命黨的決策
二、建立統一政權
三、追求第三種力量
四、對黨綱的增補修改
五、同布爾什維剋在農民和新經濟政策上的分歧
六、社會革命黨人的被捕與流亡
第六章 中國革命中的民粹主義
第一節 舊民主革命時期的民粹主義
一、民粹主義在中國的社會經濟土壤及思想因素
二、從太平天國到孫中山的民粹主義
三、辛亥革命前到十月革命前無政府一民粹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粹主義
一、知識分子的無政府民粹主義
二、鄉村建設派的民粹主義
三、章士釗“農國論”的民粹主義
四、論中國共産黨內“左”的民粹主義傾嚮
第三節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民粹主義思想色彩
一、從堅持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到對這一理論的放棄
二、“三麵紅旗”和帶空想社會主義色彩的實驗
三、“文化大革命”狂讕中泛起的民粹主義思想沉渣
四、毛澤東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批判民粹主義,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受民粹主義思想影響之原因分析
第七章 民粹主義在非洲
第一節 非洲村社社會主義産生的曆史背景
一、西方殖民主義—資本主義的沉重壓迫
二、村社製度——非洲村社社會主義的根源
三、社會主義思潮在非洲大陸的傳播
四、國際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 村社社會主義模式在非洲
一、村社社會主義的實踐
二、村社社會主義陷入睏境
三、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在非洲的實踐
第三節 非洲村社社會主義的特徵
一、迴歸村社製度
二、跨越階段論
三、非洲特定的民族主義
第四節 非洲村社社會主義與俄國民粹主義比較
一、共同的基礎——傳統村社製
二、小資産階級——非洲村社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和俄國民粹主義的代錶者
三、無法超越的“卡夫丁峽榖”
四、一種自身發展模式的探索
五、非洲村社社會主義實驗的曆史教訓
結束語:俄國民粹主義與蘇聯模式的“超階段”社會主義
主要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極其有價值的書

评分

極其有價值的書

评分

俄國民粹主義思想是小生産者在資本主義發展中沒落的具體反映,是對資本主義徹底排斥的結果。 俄國民粹主義否定瞭資本主義的一切,並且認為沒有到達資本主義的俄國是極好的(認為避免瞭血腥的資本積纍和殘酷剝削,以及對人的異化),是優質的革命土壤。這與馬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論斷恰好相反。 俄國民粹主義企圖通過村社製度跨越資本主義這個階段,步入社會主義。 總的來說,俄國民粹主義是烏托邦社會主義的翻版,是俄國特色的烏托邦社會主義。 梳理瞭俄國民粹主義的發展和影響,可謂是極好

评分

除第五第六章外都比較好。

评分

除第五第六章外都比較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