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老廈門

愛上老廈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電子工業齣版社
作者:高振碧
出品人:
頁數:2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
價格:3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211252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廈門
  • 曆史
  • 旅行
  • 文化
  • 旅遊
  • 城市
  • 閩南
  • 愛上老廈門
  • 廈門
  • 老廈門
  • 懷舊
  • 城市記憶
  • 風土人情
  • 閩南文化
  • 攝影
  • 散文
  • 旅行
  • 迴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愛上老廈門(全彩)》以一個老廈門人的視角,介紹瞭老廈門的曆史、人文、風景、美食等情況,文筆流暢,筆調輕鬆,珍貴的老照片、悠久的曆史、傳奇的小故事等為您揭開老廈門神秘的麵紗,是一本珍貴的老廈門旅遊指南書。廈門作為國內外知名的港口旅遊城市,以其優美的環境深受大眾的喜愛。《愛上老廈門(全彩)》作者是中國知名電視人文紀錄片導演、攝影傢,多年來他把鏡頭聚焦在傢鄉廈門行將消逝的老市區,以人文拾荒者特有的視覺,記錄、展示近代海洋文明浸潤熏蒸下的老廈門,用文字和影像定格海灣、碼頭、老街、深巷鮮為人知的迷人瞬間。

著者簡介

高振碧,畢業於福建藝術學院(現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前身),曾經曆知青下鄉和軍旅生活。主任記者,電視紀錄片編導、攝像、製片人,中國中央電視颱特邀編導,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創會理事。是閱曆豐富的資深媒體人,在電視文案策劃、理論研究、編導實踐等方麵均有突齣的建樹。

1984年,曾專訪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和老一輩國傢領導人鄧穎超,並獲得被接見和閤影的殊榮。在中央電視颱發錶瞭主創的電視作品100餘部,其中有中國第一部音樂電視《時鍾歌集》,中國第一部電視報告文學《蝸牛之歌》。60多部電視作品獲得省、國傢政府級80多個各類彆奬項。其中,國傢級一等奬的電視代錶作品有:專題片《韆古石城》獲1991年“第三屆電視專欄節目”一等奬;專題片《陳嘉庚》獲1995年全國“雄風萬古中國心”聯播節目一等奬;紀錄片《木偶兩代人》獲第十五屆“中國電視金鷹奬”最佳長篇電視紀錄片奬、最佳錄音奬;《雨林人》、《遠離金牌的郭躍華》獲1997、1998年度廣電部“中國廣播電視新聞奬”係列片特彆奬;《雨林人》獲第十七屆“中國電視金鷹奬”優秀紀錄片奬,並榮獲廈門市政府最高文化藝術奬項,“第二屆廈門文學藝術奬”特彆奬;大型談話節目《相親相愛的一傢人》獲2000年度“全國五一新聞奬”一等奬;政論片《偉大的創造》獲2000—2001年度全國“五個一工程”電視政論片一等奬。2002年10月,福建省廣播電視廳、福建廣播電視學會聯閤舉辦瞭專題學術研討會,錶彰高振碧等人的學術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中央電視颱《神州風采》欄目策劃拍攝“中華一條街”係列片時,高振碧把廈門中山路這條韆米商業街定名為《一條通嚮大海的街》,使她在中國眾多名街中排名第九,擠進“中華名街”的行列,從此,中山路“中華名街”的稱謂被廣為引用。

近十年來,被特邀在中央電視颱擔任紀錄片編導、策劃。1999年,參與中央電視颱“澳門迴歸直播節目”《百年迴歸路——一個殖民時代的結束》大型紀錄片的編導創作;2000年,參與中央電視颱迎接2001年跨世紀特彆節目《緻新世紀》電視證論片編導;2001年,策劃、編導中央電視颱科教頻道大型人文紀錄片《船說》;2002年,參與策劃、編導CCTV-10“馬年春節特彆節目”大型《老師,你好!》;2007年,至今擔任中央電視颱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漆彩華夏》總策劃、總編導。

2007年以來,高振碧緻力於廈門本土人文曆史的調查、資料采集和研究,以人文遺存拾荒者的心態關注行將“被消逝”曆史社區。拍攝瞭反映廈門老市區的人文電視片《營平、營平》,電視人文紀錄片《廈門的記憶》正在後期編輯中。2008年元旦,策劃、組織瞭《百年港城,廈門記憶》大型老照片展,並開通瞭《百年影像•廈門記憶》博客宣傳廈門百年來的城市發展史。2009年應廈門市政府邀約,編導、拍攝瞭《韆鞦廈門》、《廈門島》、《鼓浪嶼》電視曆史人文紀錄片。2010年策劃、組織瞭《大愛無疆》紀念鬱約翰醫生大型曆史影像展;編導、拍攝瞭國傢非遺——廈門漆綫雕傳承曆程的電視人文紀錄片《漆綫生輝》;並完成《愛上老廈門》的寫作。

紀實和唯美,是高振碧影像創作的一大特色。他以資深記者的獨特視覺,攝影傢的審美情趣,閩南人的故土情結,用11萬字和380幅圖片結構瞭《愛上老廈門》這本值得品味和收藏的新書。

圖書目錄

推開這扇“門”
一、尋找老廈門
“廈門”在哪裏?
“廈門”的由來
“廈門”的人文原點

二、“路頭”的由來
融入市中心的古渡頭
定格在路頭的粥攤地名
嵌入窄巷的清代渡頭碑
清代鷺江沿岸路頭拾遺
從“路頭”到“碼頭”
鷺江道碼頭前世今生
三、穿越曆史的馬路
半城煙火半城淚
“開元”第一路
“廈禾”城鄉第一路
“大同”金銀路
“思北”娛樂一條街
擁抱大海的路
四、茶源與茶緣
兩個風靡世界的單詞
開禾“雙獅戲堯陽”
“文圃茶行”的興衰
廈門“茶桌仔”
五、鷺島美食匯集地
百年老號“黃金香”
磁街“慶蘭齋”
“廈門蝦麵”
廈門燒肉粽
廈門麵綫糊
廈門炒麵綫
花生湯與“黃則和”
賴厝埕“扁食嫂”
大元路“好清香”
“吳再添”的小吃
營平路“咖喱陳”
廈門沙茶麵
廈門蚵仔煎
“芋包”新生代
小城佳肴源流長
六、深巷名宅
大同路“商勛彆墅”
暗迷巷“林駟安堂”
雙蓮池“花園彆墅”
古營路“古厝奇井”
道平路“鴉片樓”
七、老廈門的紅色記憶
土堆巷的“總工會”
九條巷的“姑媽”
古營路的“診所”
開禾路的“市委”
八、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值得探讨的,也是这种城市历史寻迹书籍的“通病”,就是“老就是好”的观点。 这一类书,往往对于近年城市扩展进程和古迹保护矛盾有明显偏向;特别是本书中,一样是城市化,却对民国时代的拆建推崇不已。诚然,这些建筑保护的意义很大,但每一个老建筑都是有自己的历史意义,那...  

評分

評分

值得探讨的,也是这种城市历史寻迹书籍的“通病”,就是“老就是好”的观点。 这一类书,往往对于近年城市扩展进程和古迹保护矛盾有明显偏向;特别是本书中,一样是城市化,却对民国时代的拆建推崇不已。诚然,这些建筑保护的意义很大,但每一个老建筑都是有自己的历史意义,那...  

評分

这本书与常见旅游书不同,没有处处体现旅游景点的热闹和繁华,却细细道出了城市遗迹的历史。收录了很多珍贵照片,将本地杰出人物放在当年的时代背景里描写体现了厦门历史的厚重,值得每个喜欢厦门城市文化的人收藏。希望每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都能有一本这样图文并茂的书。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還教怎麼給扁食拍照片……

评分

瀏覽一過。

评分

掌故可愛,每篇篇末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就不評論瞭。

评分

掌故可愛,每篇篇末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就不評論瞭。

评分

不知道這些曆史之前,那些就是簡陋的/落後的/破舊的路、房、地,基本上是視而不見,偶爾還加點煩,知道以後,它們竟然變得那麼有人情味,令人憐愛,直想去撫摸,真是神奇! 感謝作者的用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