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分为晚清残影、辛亥风雷、北洋轶事、宁渝旧梦四个部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尤以辛亥革命和北洋时期为重点。全书以一个亲历亲闻者的身份回忆了民国牛人的奇行壮语,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 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
作者喻血轮自号绮情楼主,出身于文学仕宦世家,为“中国铁娘子”吴仪的舅舅。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学生军,后任《汉口中西报》、《四民报》、《京报》、《湖北中山日报》主笔、编辑主任、总编辑等职。晚年旅居台湾。著有《林黛玉日记》、《芸兰泪史》、《西厢记演义》、《秋月独明室诗文集》、《忆梅庵杂记》等。
若论时间跨度之大,领域之宽,涉及人物的多样,内容的丰富,《绮情楼杂记》都不能忽视。作者笔端的每一则逸闻都很短,长不过千字,短只有数百,却常能看到别处没有见过的新材料。那种文字、风格都是典型的民国气味,是非感高于成败感,知人论世,并不出以成王败寇。对于有读史兴趣的读者来说,《绮情楼杂记》不会让你失望而归。————傅国涌
喻血轮写《绮情楼杂记》那年,已经60岁,且随蒋氏父子逃亡台湾,身为逋客,回望家国,山川琳琅,日月光华,却似梦中旧物。按说,其笔下应该风雨苍茫,悲声不绝如缕。然而,喻血轮如老骥伏枥,依旧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故国之思,黍离之悲,在喻氏笔下,却化作坚忍一心、发扬蹈厉的风雷之气,跃然纸上,直击我的眼目,以至我读其中章节,竟有泪涔涔。——羽戈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原书书分三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且以记录名人的言行、诗文为主,风格近似《世说新语》,堪称一部“清末民国人物言行录”、“辛亥人物志”或“民国版《世说新语》”。——眉睫
喻血轮(1892—1967)民国著名报人、鸳鸯蝴蝶派文学家,“中国铁娘子”吴仪之舅,著有《林黛玉日记》等。他出身于文学仕宦世家,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学生军,后投身报界二十年,浮沉政海亦二十年,目之所接,耳之所闻,知道许多遗闻轶事,野史奇谈。《绮情楼杂记》为作者晚年旅居台湾时所著,文字简净清通,庄谐并出。
眉睫,原名梅杰,1984年生,湖北黄梅人。独立学人、图书策划编辑。著有《朗山笔记》、《关于废名》、 《现代文学史料探微》,编有《许君远文存》、《梅光迪文存》等。
地损星一枝花蔡庆 黄梅喻血轮 绮情楼 可怜黛玉黄泉下,任他鲁迅评焦大。 绮情生以林黛玉唯一知己自诩,目空贾宝玉之流。《林黛玉日记》当时轰动三界,而周树人妒非之,直言看一页则不舒服小半天。渠不解风情,真焦大之语也。复有《芸兰泪史》、《西厢记演义》等,...
评分 评分 评分喻血轮《绮情楼杂记》在大陆出版 曝辛亥轶事 辛亥革命网 2011年01月07日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胡孙华 查看:295 次 由武汉青年学者梅杰(笔名眉睫)整理,新近首次在大陆出版的喻血轮的《绮情楼杂记》中,记录了不少辛亥革命时期的“遗事”。 图革命,也要筹集经费...
评分伤心最是中原事 ——序《绮情楼杂记》 羽戈 民国有两位文士,若见其名,便难忘怀。因这二人名中皆有一个“血”字。其一是江苏金坛人徐血儿,他是著名报人,曾担任《民立报》的主笔和主编;且是宋教仁的挚友,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遇刺,徐即随侍在侧。后撰讨贼...
本该传为经典。
评分这本书,沈云龙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里有收。哈哈,作为黄梅人的眉睫善于发掘老乡啊!
评分清末民国间诸界名人八卦轶事,读来颇为有趣!
评分有许多的hearsay,不可较真,文笔挺好。可与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对看。
评分清末民国间诸界名人八卦轶事,读来颇为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