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ining the themes of presence and abs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tography and theatre, history and death, these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begin a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s. Then, as Barthes contemplates a photograph of his mother as a child, the book becomes an exposition of his own mind.
罗兰巴特说我们不应该把那个产生奇迹的地方叫“暗房”,而应该叫做“明室”。 《明室——摄影纵横谈》。这是一本需要一点耐心读下去的书,起码对我而言如此。 我是读到一半才读出滋味来,恍然大悟巴特要讲的是什么。而一旦你读懂了,就会越来越入迷——无怪乎陈丹...
評分先说明,我推荐的是台湾版的明室,大陆版的尚未阅读。但在书店翻了一下,其设计花哨,照片和文字的关系被割裂,至少在形式上,无法跟台湾版相比。 《明室)——摄影札记》,(法国)罗兰巴特著,许绮玲翻译,台湾摄影季刊1996年版。 10年前,台湾的朋友秀兰给我带来这本书,...
評分「摄影真谛的说法应该是:『这个存在过』,一点不能通融。在拉丁文里,可能会用 "interfuit" 这个字来说,意思是:我看到的这个东西曾经在那里、在无限与那个人(摄影师或看照相的人)之间的地方存在过;它曾经在那里存在过,但很快就被隔开了;它绝对存在过,不容置疑地存在过...
評分 評分非常感人。
评分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場偶然,一次死亡,一種失去(稍微囉嗦瞭點,減一星
评分討論攝影的著作非這本與Susan Sontag的《論攝影》非看不可。1977年Barthes的母親去世促使他寫瞭這本小書,寫到母親的那段好讓人動容。看似比較隨意的寫作其實卻處處有他的刻意的結構佈置在其中(part I 24, part II 24, photo 24)。punctum概念的提齣好像把攝影引入瞭更加個人經驗感受的境況。
评分能把學術寫得如此有文學性且個人化真是絕瞭!!
评分自己模糊的看法被清清楚楚講齣來的感覺。death must be somewhere; studium-punctum; photograph cannot signify; has-been-there; full; madness; tame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