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著一台一九八八年出廠的旅行車,在說不清是迷霧還是毒氣的夜色裡上路了。1988原本早該報廢了,我和朋友在路邊看見它時,它只有一個殼子和車架,但我朋友卻修復了它。而此刻我就要去迎接我這個朋友,從監獄裡出來。我要對他說,好手藝,1988從來沒有把我撂在路上。
《1988》以第一人稱敘述一名年輕人在前往他的目的地的旅途上,所看到的事情、遇見的人的點點滴滴。他邂逅了懷上身孕的妓女娜娜,原本只是想幫她一把就離開,繼續他的旅程,可命運又讓兩人再度相聚變成公路上的旅伴,最後還意外地發現彼此微妙的關連。一路上所接觸的人與事,促使著他回顧自身過往:他崇拜的偶像丁丁哥哥、兒時的夥伴十號、第一次動心的女孩……
透過《1988》,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韓寒,最真實的韓寒。
韓寒
一九八二年九月出生於中國上海。十七歲時即獲首屆中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二○○七年獲中國八○後十大傑出代表人物;二○○八年獲《新世紀周刊》年度人物,以及《亞洲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二○一○年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韓寒可說是中國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首部小說《三重門》,至今累計發行二百萬冊,是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其他作品有: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03》、《就這麼漂來漂去》和《雜的文》,小說《像少年啦飛馳》、《長安亂》、《一座城池》、《光榮日》和《他的國》等作品。二○一○年主編的雜誌《獨唱團》正式發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破百萬大關。
最新長篇小說《1988》曾在《獨唱團》刊載過,但僅僅是個開頭,故事的情節發展均看不到端倪,單行本則呈現出小說的全貌。《1988》在中國的首印量達到空前的七十萬冊,目前銷售即將破百萬冊。對於《1988》,韓寒說:「我有我自己寫小說的方式和風格,這些都是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我不是要與眾不同,我只是要能認出我自己。」
韓寒同時也是名職業賽車手,也涉足音樂創作,並活躍於博客(部落格)時事評論與創作,開站至今突破四億人次瀏覽。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本小说就以这样的方式收场了。这是我看过韩寒小说里面最为悲伤和苍凉的结局。让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我想和这个世界谈一谈,到最后,我们抛出的问题只是一个疑问而已。 写到这里让我突然想起李志先生的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感到被伤...
评分1. 从小,我们就知道孙悟空是西游记里当之无愧的主角,我们更一度以为,齐天大圣是战无不胜的,他是那么的放肆,那么的英武,锄强扶弱,潇洒正义。长大后才意识到,所谓的美猴王不过是天神们戏耍的玩物。取经的任务是被指定的,师傅是被分配的,妖怪是设定好的,一般情况下让你...
评分在《1988》里,你或许会为旗杆上的那只“猴子”忍俊不禁,或许会为娜娜想将她的孩子送去朝鲜留学而哈哈大笑,或许会为那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而背生凉风,或许会为一个又一个倒在路上的年轻人而唏嘘不已……而当我今天看到网友说起丁丁哥哥的死因时,竟一时默默流泪,我不知道这...
评分据说是韩寒最好看的小说。其实不然,倒是他第一次尊崇了小说所有的正常写作因素。国内鲜有的公路小说,内容还是毒惯了的个人风格。有个偏非但又时常飙出惊人话语的女主人公,通常是由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剩时结识,后来一直揪扯不清直至结尾。不过,外界传为这本比较不一样的小说,除了他首次注重规格虚构外,大概也是因为其中有很多著名作家通用的活手法。譬如:结尾那段煽情而又延伸的设置,中间少量但又练字如初的人生感悟。其实不应该这么客观分析韩寒的小说。只不过这一部真正好的地方可能很多人没看出来。他把“1988”的行驶速度放缓,而时间拉长造成的空挡全部由回忆补过。填充式的叙事用的大胆,而且真的有大家风范。与某位擅于“效仿”各种流行小说,美剧型叙事结构,甚至不惜用歪理推脱的实质“畅销作家”相比,韩寒显然已经脱离屈从的队伍。
评分复读时看的盗版
评分看到最后,心里一直滋长着一层淡淡的痛,难以释怀。
评分在余杰的《流亡者书架》里,放着一本《1988》。不知道内地版是否有删减,反正我是没怎么看懂,到最后制造1988的人是谁也不知道。只不过一边看一边想,当局怎么会放这样一本书出来呢,1988年北上去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丁丁哥哥,应该是死在5月35日了。只能说和《后会无期》比,这本书要好得多。韩寒的故事总是发生在亭林镇,身边也总是有个妓女,可惜这本好像应该叫《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
评分韩寒味儿太典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