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與邊緣

中心與邊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安濤
出品人:
頁數:339
译者:
出版時間:2010-8
價格:3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08094840
叢書系列:江南社會曆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江南
  • 社會史
  • 安濤
  • 唐力行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著述不嚴謹,錯誤百齣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人類學
  • 政治學
  • 曆史
  • 全球化
  • 後殖民主義
  • 身份認同
  • 權力關係
  • 邊緣群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心與邊緣·明清以來江南市鎮經濟社會轉型研究:以金山縣市鎮為中心的考察》內容簡介:近30年來,社會史尤其是區域社會史研究已成為史學界關注的學術前沿,人們希望通過對各個區域社會曆史的深入剖析而獲得對中國整體史的新認知。在眾多的區域中,江南社會曆史尤其受到海內外學者的青睞。關於江南的區域範圍,學界雖無統一看法,但大緻可包括今日之蘇南、浙北、上海與皖南,其核心則為蘇、鬆、常、嘉、湖、杭、徽地區。江南地區在中國曆史發展進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自宋代以來,一直是中國的經濟中心與文化中心,區域內有六朝古都金陵、南宋古都臨安、明清都會蘇州以及今天的國際大都市上海。近代以降,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在這裏激蕩交匯,開始瞭中國區域社會最早的近代轉型。今天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以傳統的江南區域為核心發展而來的。運用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研究江南社會的學術潮流興起於20世紀前半期,百年來學者對江南的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等進行瞭深入而廣泛的探討,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有關中國資本主義萌芽討論所涉及的蘇、鬆、杭、嘉、湖地區和徽商等方麵的研究,為我們在此領域的研究工作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近30年來,隨著社會史研究在我國蓬勃興起,江南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已發展成為一門顯學。學者們以整體史的新視野重新審讀曆史。不再滿足於政治史和經濟史,而是將目光嚮下,關注長時段的文化、心態、習俗、信仰、儀式、組織、結構、區域、普通人的生活、地方社會對國傢的製衡等等。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緒論 一、選題意義和價值 二、研究的對象、視角及思路 1.研究的時段和區域 2.關於金山縣社會經濟的發展階段 3.關於中心與邊緣的概念 4.研究的思路和角度 三、研究理論與方法 1.基本理論 2.研究方法 四、基本內容和框架 五、學術迴顧及資料情況 六、本書的創新點第一章 上海早期發展中心:金山縣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一、金山縣的早期發展 1.成陸年代及過程 2.三個古縣治: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發源地 二、自然生存環境 1.地理條件 2.物質基礎 三、人文環境 1.人口變遷 2.風俗習慣 3.文化科舉 四、市鎮網絡 1.市鎮的形成 2.市鎮的空間分布 五、行政建置:從金山衛到金山縣 1.金山衛的建立 2.金山縣的設置第二章 第一次際遇:硃涇成為區域中心市鎮 一、區域中心地位的形成 1.形成條件 2.文化中心 3.經濟中心 4.政治中心 二、多元互動:硃涇發展的動力機製 1.融人傳統社會經濟體係——以蘇鬆為中心的市場網絡 2.國傢控製與政筇 3.地方和諧穩定的社會關係網絡第三章 邊緣化:近代社會轉型過程中市鎮的成長睏境 一、經濟中心的轉移與傳統優勢喪失 1.鬆江棉布業中心嚮蘇州轉移 2.近代上海取代傳統蘇州 二、硃涇鎮傳統優勢資源流失——邊緣化 1.傳統支柱産業退齣市場網絡 2.楓涇鎮、張堰鎮與硃涇鎮的區域競爭 三、上海中心擴張力的有限性 1.上海成長的空間布局 2.金山與上海經濟缺乏有效的關聯性第四章 傳統市鎮在近代化進程中的局部變異 一、硃涇鎮社會轉型的嘗試 1.傳統經濟結構的延續 2.社會領域的轉型 3.教育文化領域的轉型 二、硃涇鎮社會轉型的滯後性 1.市鎮功能弱化 2.新增長極的局限第五章 傳統市鎮經濟社會轉型及其製約因素 一、16世紀以來的兩次社會轉型 1.自然經濟轉化為商品經濟 2.商品經濟轉化為資本主義經濟 二、硃涇鎮在兩次社會轉型中的不同命運 1.硃涇鎮成功實現第一次轉型 2.第二次轉型的滯後254 三、影響傳統市鎮轉型的因素256結語參考文獻附錄 附錄1 1892年至1901年間上海民信局與全國各地民信往來密度 附錄2 金山縣曆代進士名錄 附錄3 金山縣災害年錶 附錄4 金山縣海潮災害年錶 附錄5 金山縣寺庵簡錶 附錄6 金山縣神廟簡錶 附錄7 金山縣土改前後各階層土地占有情況錶 附錄8 民國時期金山縣部分市鎮土地占有情況錶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透过金山县市镇个案的考察,探讨江南市镇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呈现了以往我们不太注意的现象,即传统市镇在近代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由中心而边缘的空间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

評分

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透过金山县市镇个案的考察,探讨江南市镇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呈现了以往我们不太注意的现象,即传统市镇在近代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由中心而边缘的空间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

評分

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透过金山县市镇个案的考察,探讨江南市镇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呈现了以往我们不太注意的现象,即传统市镇在近代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由中心而边缘的空间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

評分

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透过金山县市镇个案的考察,探讨江南市镇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呈现了以往我们不太注意的现象,即传统市镇在近代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由中心而边缘的空间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

評分

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透过金山县市镇个案的考察,探讨江南市镇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命运,呈现了以往我们不太注意的现象,即传统市镇在近代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困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由中心而边缘的空间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

用戶評價

评分

下瞭許多功夫,但是理論訓練不足。

评分

本書可以看做是作者以金山縣——尤其是硃涇鎮——所做的個案分析,對中心地以及中心邊緣理論進行修正,認為經濟中心與周邊地區的互動具有選擇性,輻射和影響程度並不取決於地理距離,而是取決於兩者之間的經濟社會距離,即經濟社會聯係的緊密程度(P278)。對於我國近代化進程,也不能一概而論,即使是在沿海區域內部,也存在著巨大差異。就金山縣自身而言,其無法提供近代化上海所需要的市場産品,而上海自身商業化的發展道路也使其的影響範圍相對狹窄,導緻金山縣在近代化的浪潮中,在第二次轉化的曆史階段,反而與經濟中心愈行愈遠,喪失瞭寶貴的發展機會。對於現實的藉鑒意義,無非是如何構建一個更加良性運行、閤理分工的區域網絡。較《南潯現象》,觀點更新一些,研究視野和材料更全麵,但是擺不脫堆砌地方史料、反復論述同樣道理的纍贅感。

评分

作者發現瞭一個有意思的題目,卻沒有把它做“通透”,加之行文纍贅,真是有點浪費!

评分

下瞭許多功夫,但是理論訓練不足。

评分

本書可以看做是作者以金山縣——尤其是硃涇鎮——所做的個案分析,對中心地以及中心邊緣理論進行修正,認為經濟中心與周邊地區的互動具有選擇性,輻射和影響程度並不取決於地理距離,而是取決於兩者之間的經濟社會距離,即經濟社會聯係的緊密程度(P278)。對於我國近代化進程,也不能一概而論,即使是在沿海區域內部,也存在著巨大差異。就金山縣自身而言,其無法提供近代化上海所需要的市場産品,而上海自身商業化的發展道路也使其的影響範圍相對狹窄,導緻金山縣在近代化的浪潮中,在第二次轉化的曆史階段,反而與經濟中心愈行愈遠,喪失瞭寶貴的發展機會。對於現實的藉鑒意義,無非是如何構建一個更加良性運行、閤理分工的區域網絡。較《南潯現象》,觀點更新一些,研究視野和材料更全麵,但是擺不脫堆砌地方史料、反復論述同樣道理的纍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