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界篇 |
         设计评论
         一波三折,双珠落盘—述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
         库哈斯冲击中国建筑创作理念
         纽约世贸中心重生记
         同济大学城规学院C楼之解读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变脸”记
         火车站也疯狂
         好设计的评价标准
         —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作品展公开评选记
         从“国际的就是本土的”到“本土的就是国际的”
         —平面解析上海建筑及建筑师
         国家大剧院建设:收获的不只是一座标志性建筑
         青浦实践—另外一种解读
         贝聿铭VS安德鲁—通俗与高雅之辨
         上海中心开工:最高目标难弃,自主设计黯然
         从门户到心脏—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开启城市综合体建筑新时代
         奥运•世博
         奥运建筑“瘦身”记
         “鸟巢”的肥瘦哲学
         奥运、世博大蛋糕你尝到了吗?
         呼唤建筑界的“张艺谋”—从奥运会开幕式想到的
         盘点奥运,收获几多
         世博会将“招”来怎样的一个中国馆?
         何镜堂解读中国馆
         大叙事与平常心—上海世博会美国馆VS中国馆
         尽情享受世博盛宴—写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园之际
         世博会要为世界贡献思想—访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
         人物分析
         有时候,人不想出名也难—台湾建筑师登琨艳印象
         期待安藤漂亮的转身
         从“土木回家”展反观前卫建筑师的个体特性
         中国建筑师走向国际的动力
         —评马清运、张永和执掌美国著名大学建筑教育之帅印
         点评万科王石
         做人要学雷锋,做专家要像尹稚
         专访马岩松
         — 一个要创造中国建筑未来的年轻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的差距在于思想层面
         —访普利策建筑奖执行总监Martha Thorne
         杂  谈
         探问UIA,期望值几许
         上海郊区打造“万国城镇”
         开发商VS建筑师:斗智?斗勇!
         不斗智,不斗勇, 也不斗“牛”,挑战职业水准
         谁敢动我们的后花园?
         当建筑与艺术“勾结”—首届上海双年展印象
         建筑展该何去何从?
         法国人盛宴的茶余饭后
         回归建筑本位—建筑方针再讨论
         建筑评论,一个高山仰止的话题?
         房产报道还是误导?
         —评大众媒体房产报道社会责任和专业知识的缺失
         责任体现在每一根线条上
         —从“国十五条”谈规划师与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TVCC被烟花点燃的启示
         呼唤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从建筑选秀论创作生态
         论上海莲花河畔住宅楼的“自杀”
         | 学界篇 |
         对外开放
         中美建筑师资格互认迈出第一步 设立外资设计企业:适用市场准入 进出门槛同高
         注册资格互认破冰 外企入驻成功预演 内地香港注册建筑师互认“订亲”
         从“狼”到友—谈中外合作设计的变化  “WTO”已是过去完成时
         —中国入世建筑设计市场管理政策朝花夕拾
         企业改制
         大院改革产权制度是难点—上海市勘察设计单位改制现状分析
         设计单位的无形资产,虽无形,却有价
         选择适合自己的—从两个院的改制看中国设计单位的体制问题
         中小设计企业内部收购应该鼓励
         安徽省规划设计单位争“傍”央企
         大院思考
         设计“航母”接轨国际实战演习
         打造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航母”
         —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文成
         国际招标,大院心中难言的痛
         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的柳暗花明
         行业割据明显 国际份额可怜 总承包业绩有待发展
         —解读2004 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排名 模糊设计企业与承包商角色
         —从双60强排名看设计企业与施工企业的关系
         目标:首家设计上市公司
         —访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严晓俭
         AECOM全球化战略高调亮相
         民企观察
         私人设计事务所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建筑师事务所评析 成长,背负着期冀 中国民营建筑设计企业的华丽转型
         中建国际要做“大”公司
         气质的焦虑—GN栖城国际发展解读
         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
         工程设计涉足资本市场
         —两年内多家企业上市融资
         从中材国际上市问:上市能否许工程设计企业一个光明的未来?
         “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
         —建筑设计行业将迎来资本时代
         设计招标
         “概念招标”怎么招法?
         设计招投标的“潜规则”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建筑市场要看房价“脸色”
         变化总比僵化更有希望
         危机之下,建筑学毕业生何去何从
         30年河东
         其  他
         设计单位,保险买了吗? 设计企业的总承包突围之路
         施工图审查制度— 一出情节复杂的政策连续剧
         设计院与建筑企业组合 施工图与方案设计分离  中国建筑离国际化还有多远
         年终总结
         2002年度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3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4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5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6年度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7年度中国设计咨询行业十件大事
         2008年度规划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9年度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世贸 申奥 大剧院……—2001年设计新闻年终盘点
         市场开放是主旋律—2002年设计行业大事件点评 任重而道远—2003年设计行业盘点 牛市的策略—2007年建筑规划设计行业大事件点评
         2009年,世界天天被改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