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黑龍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匈牙利] 阿格妮絲·赫勒
出品人:
頁數:266
译者:衣俊卿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11292695
叢書系列:東歐新馬剋思主義譯叢
圖書標籤:
  • 日常生活
  • 赫勒
  • 哲學
  • 馬剋思主義哲學
  • 馬剋思主義
  • 東歐新馬剋思主義譯叢
  • 東歐新馬剋思主義
  • 赫勒著作集
  • 日常生活
  • 習慣
  • 健康
  • 飲食
  • 作息
  • 心情
  • 傢庭
  • 社交
  • 興趣
  • 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日常生活》是匈牙利著名哲學傢阿格妮絲•赫勒的代錶作之一,也是20世紀興起的生活世界理論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重要代錶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見有關日常生活的比較係統和比較完整的專著。《日常生活》代錶著赫勒早年從馬剋思的異化理論和人道主義理論齣發所開展的社會批判。赫勒揚棄瞭傳統馬剋思主義的宏觀經濟分析和階級分析,從微觀結構上探索日常生活在人道的、民主的和社會主義的方嚮上得以改變的途徑,提齣瞭“人類需要論”和“日常生活革命”的構想。

著者簡介

阿格妮絲•赫勒(Agnes Heller,1929— ),東歐新馬剋思主義的重要代錶人物,布達佩斯學派最主要的代錶人物,被公認為該學派的發言人。赫勒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中産階級的猶太人傢庭,1947年考入布達佩斯大學學習物理和化學,加入共産黨,並很快轉入哲學係學習,成為盧卡奇的學生,開始接收馬剋思主義。1953年赫勒在盧卡奇的直接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1953年開始在布達佩斯大學哲學係任教,成為盧卡奇的助手。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後,匈牙利開展瞭一場大規模的反對修正主義運動,盧卡奇和赫勒等人都受到嚴厲的批判。赫勒被開除齣布達佩斯大學,去一所中學任教。直到60年代初,情況纔有所改變。盧卡奇重返哲學界,赫勒在1963年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並在匈牙利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以赫勒為代錶的盧卡奇的學生們組織瞭一個名叫“布達佩斯”的小組,經常在一起討論異化等理論問題,從青年馬剋思的異化理論和青年盧卡奇的《曆史和階級意識》的基本思想齣發,緻力於“社會主義的人道化”。1971年盧卡奇逝世後,布達佩斯學派主要成員陸續把活動中心轉移到國外,1977年,赫勒與丈夫費赫爾到澳大利亞,後在悉尼和墨爾本大學任教,1986年轉到美國紐約社會研究院政治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生院任教。20世紀80年代後,赫勒陸續發錶瞭關於曆史哲學、道德哲學、審美哲學、政治哲學、現代性和後現代性問題等方麵的著作十餘部,並於1981年在聯邦德國獲萊辛奬,1995年在不萊梅獲漢娜•阿倫特政治哲學奬(Hannah Arendt Prize for Political Philosophy),2006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獲鬆寜奬(Sonning Prize)。至今,赫勒依舊活躍在國際學術論壇上,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哲學傢。

圖書目錄

目 錄
中譯者序言/1
英文版序言/1
第一編 特性、個性、社會、類本質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抽象概念/3
第二章 “個人”:概念解析/8
一 “個人”範疇:(一)特性/8
二 “個人”範疇:(二)個性/15
第三章 個人和他的世界/27
一 作為階級單元的個人/27
二 團體和個人/28
三 個體和群夥/31
四 個體和共同體/32
五 為我們意識/38
第二編 日常與非日常
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異質性/45
一 “總體的人”的對象化/45
二 日常思維和非日常思維/47
三 日常生活和社會結構/52
四 同質化/54
第五章 從日常到類/58
一 工作/58
二 道德/68
三 宗教/87
四 政治與法/93
五 科學、哲學和藝術/96
第三編 日常生活的組織架構
第六章 “自在的”對象化和“自為的”對象化/113
一 “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114
二 “自為的”類本質對象化/115
三 “自在與自為” /116
四 “為我們存在”/116
第七章 “自在的”類本質活動/119
第八章 “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的共同特徵/129
一 重復/129
二 “規則-特徵”和規範性/131
三 符號係統/133
四 經濟/138
五 情境性/140
第九章 “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的特殊屬性/143
一 對象世界/143
二 習慣世界/147
三 語言/152
第十章 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知識的一般圖式/159
一 實用主義/160
二 可能性/162
三 模仿/164
四 類比/166
五 過分一般化/169
六 單一性事例的粗略處理/172
第四編 産生於日常生活之中的、有助於“自為的”類本質的需要和對象化的根基
第十一章 日常知識/179
一 日常思維的內涵/179
二 日常知識的人本學特徵/188
三 當我們斷言“認識某物”時意味著什麼?/196
四 日常思維的理論態度的類型/204
第十二章 日常交往/208
一 作為社會關係的基礎和反映日常交往:平等與不平等/208
二 日常交往的模式/211
三 日常交往中的定嚮性情感(愛和恨;依戀)/223
四 日常空間/228
五 日常時間/231
六 日常生活的衝突/238
七 日常“滿足”:它的成分/242
第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個性/246
一 個性同日常生活結構的關係/246
二 作為個體“自為存在”的個性/252
三 日常生活的“為我們存在”/255
主要術語譯文對照錶/25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赫勒有聰明的頭腦然而不夠厚道,搬運瞭一些古典哲學傢的術語卻在行文中裝扮得像是她自己的發明

评分

比較嚴肅和意識形態的一本關於日常生活的書

评分

比較嚴肅和意識形態的一本關於日常生活的書

评分

赫勒有聰明的頭腦然而不夠厚道,搬運瞭一些古典哲學傢的術語卻在行文中裝扮得像是她自己的發明

评分

赫勒有聰明的頭腦然而不夠厚道,搬運瞭一些古典哲學傢的術語卻在行文中裝扮得像是她自己的發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