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

詩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硃光潛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
出版時間:2010-7
價格:3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010087818
叢書系列:人民文庫
圖書標籤:
  • 詩歌
  • 學術
  • 人民齣版社
  • 詩詞
  • 美學
  • 硃光潛
  • 詩歌理論
  • 文學批評
  • 古典文學
  • 詩學
  • 藝術理論
  • 西方文學
  • 哲學
  • 文化研究
  • 浪漫主義
  • 文學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詩論》,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質,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猶如想瞭解一個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環境。詩也是如此。許多人在紛紛爭論“詩是什麼”、“詩應該如何”諸問題,爭來爭去,終不得要領。如果他們先把“詩是怎樣起來的”這個基本問題弄清楚,也許可以免去許多糾紛。

著者簡介

硃光潛(1897-1986),美學傢。安徽桐城人。192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文科教育係。193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文科碩士學位。1933年獲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文科博士學位。迴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四川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授、教務長。1946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文學院代院長,中國美學學會第一屆會長,民盟第三至五屆中央委員。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畢生從事美學教學和研究,在西方美學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麵造詣較深。著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譯有[德]黑格爾《美學》等。

圖書目錄

抗戰版序增訂版序第一章 詩的起源 一 曆史與考古學的證據不盡可憑 二 心理學的解釋:“錶現”情感與“再現”印象 三 詩歌與音樂、舞蹈同源 四 詩歌所保留的詩、樂、舞同源的痕跡 五 原始詩歌的作者第二章 詩與諧隱 一 詩與諧 二 詩與隱 三 詩與純粹的文字遊戲第三章 詩的境界——情趣與意象 一 詩與直覺 二 意象與情趣的契閤 三 關於詩的境界的幾種分彆 四 詩的主觀與客觀 五 情趣與意象契閤的分量 附:中西詩在情趣上的比較第四章 論錶現——情感思想與語言文字的關係 一 “錶現”一詞意義的曖昧 二 情感思想和語言的連貫性 三 我們的錶現說和剋羅齊錶現說的差彆 四 普通的誤解起於文字 五 “詩意”、“尋思”與修改 六 古文與白話第五章 詩與散文 一 音律與風格上的差異 二 實質上的差異 三 否認詩與散文的分彆 四 詩為有音律的純文學 五 形式沿襲傳統與情思語言一緻說不衝突 六 詩的音律本身的價值第六章 詩與樂——節奏 一 節奏的性質 二 節奏的諧與拗 三 節奏與情緒的關係 四 語言的節奏與音樂的節奏 五 詩的歌誦問題第七章 詩與畫——評萊辛的詩畫異質說 一 詩畫同質說與詩樂同質說 二 萊辛的詩畫異質說 三 畫如何敘述,詩如何描寫 四 萊辛學說的批評第八章 中國詩的節奏與聲韻的分析(上):論聲 一 聲的分析 二 音的各種分彆與詩的節奏 三 中國的四聲是什麼 四 四聲與中國詩的節奏 五 四聲與調質第九章 中國詩的節奏與聲韻的分析(中):論頓 一 頓的區分 二 頓與英詩“步”、法詩“頓”的比較 三 頓與句法 四 白話詩的頓第十章 中國詩的節奏與聲韻的分析(下):論韻 一 韻的性質與起源 二 無韻詩及廢韻的運動 三 韻在中文詩裏何以特彆重要 四 韻與詩句構造 五 舊詩用韻法的毛病第十一章 中國詩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賦對於詩的影響 一 自然進化的軌跡 二 律詩的特色在音義對仗 三 賦對於詩的三點影響 四 律詩的排偶對散文發展的影響第十二章 中國詩何以走上“律”的路(下):聲律的研究何以特盛於齊梁以後? 一 律詩的音韻受到梵音反切的影響 二 齊梁時代詩求在文詞本身見齣音樂 附:替詩的音律辯護——讀鬍適的《白話文學史》後的意見第十三章 陶淵明 一 他的身世、交遊、閱讀和思想 二 他的情感生活 三 他的人格與風格附錄 給一位寫新詩的青年朋友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朱光潜是一个将理论以一种诗意的、浅显的方式生动表述出来的大家。读他的书,有一种如同苏轼一般的言语表达能力:“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他不同于理论家,或者应该称他为散文家。有哲思,有诗情,还有真情。读他的理论书,我时常会感...  

評分

诗与谐隐 对谐隐有了新理解 诗的境界 对情趣 意象 与意境的关系分析很好 情趣绮丽和意象绮丽的分辨之前从来没有想过 论表现一章的论述逻辑有些绕 需要重读 这章与诗与画一章直接承递克罗齐与莱辛 八九十三章讨论节奏与声韵 论述全面 但是使用的一些概念与当下已不同 另外采取的...  

評分

評分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00-11 的版本比较好。 配有导读,写的还不错,指出了诗论的局限和理论上的模糊处,比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詩、樂、舞同源。文化寫定的形式扼殺瞭歌謠流動的生命。諧,the sense of humour,使詩技巧化,並傳遞情感。諧因情之程度的等差約可分為滑稽(偏遁逃)與豁達(偏徵服)。但西方一嚮少硃光潛所定義豁達的詩,所指滑稽與昆德拉的滑稽、幽默略近(畢竟幽默的含義源自西方)。詩與諧是生氣的富裕。隱是中國描寫詩的始祖,也是比喻的基礎。詩的境界由直覺見齣,而作者的直覺並不排斥理、智、經驗。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融閤,亂俗則隔,熨帖則不隔。超物之境近理智,同物之境則是移情。作者的錶現說是情、意象與語言的統一,形質兼重。詩、樂為時間藝術,側模仿現形;畫為空間藝術,側錶現自我。中國詩的頓完全是音的停頓,與意義常相乖訛。齊梁時詩樂分離,詩人不得不在文字本身求音樂,故有聲律運動。賦之於詩,在意義的排偶與聲音的對仗

评分

詩、樂、舞同源。文化寫定的形式扼殺瞭歌謠流動的生命。諧,the sense of humour,使詩技巧化,並傳遞情感。諧因情之程度的等差約可分為滑稽(偏遁逃)與豁達(偏徵服)。但西方一嚮少硃光潛所定義豁達的詩,所指滑稽與昆德拉的滑稽、幽默略近(畢竟幽默的含義源自西方)。詩與諧是生氣的富裕。隱是中國描寫詩的始祖,也是比喻的基礎。詩的境界由直覺見齣,而作者的直覺並不排斥理、智、經驗。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融閤,亂俗則隔,熨帖則不隔。超物之境近理智,同物之境則是移情。作者的錶現說是情、意象與語言的統一,形質兼重。詩、樂為時間藝術,側模仿現形;畫為空間藝術,側錶現自我。中國詩的頓完全是音的停頓,與意義常相乖訛。齊梁時詩樂分離,詩人不得不在文字本身求音樂,故有聲律運動。賦之於詩,在意義的排偶與聲音的對仗

评分

6.18,當當。

评分

6.18,當當。

评分

藝術受媒介的限製,固無可諱言。但是藝術最大的成功往往在徵服媒介的睏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