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历史

故事里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作者:朱宗震
出品人:
页数:23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2066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国
  • 中国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 历史
  • 历史故事
  • 历史普及
  • 文化
  • 故事
  • 历史
  • 文学
  • 青少年
  • 知识
  • 阅读
  • 趣味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组成的。以往的民国史,多将这些鲜活的人物脸谱化,将丰富多彩的故事抽象化。《故事里的历史:乱世民国的多面人生》选入39则民国故事,关乎的人物有末代皇帝溥仪、督军、政客、学者、文人、军阀,涉及的事件有复辟、共和、割据、民国统一、经济改革、实业救国等历史主题。读者能从故事中,品味到政坛人物的品质,了解历史运动的大脉络,并体察每一个故事在沧海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朱宗震,上海市浦东川沙人,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民国初年政坛风云》、《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孤独集》、《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大视野下清末民初社会》。

目录信息

1.溥仪的悲剧人生
2.劳乃宣与《共和正解》
3.戴季陶的文字狱
4.盛宣怀复产的讨价还价
5.程德全靠夫人治家殖产
6.王芝祥出任直隶都督之争
7.陆徵祥演说失败与组阁危机
8.应夔丞与袁世凯
9.宋教仁之死:民初共和政治的失败
10.李烈钧迟疑失军机
11.当皇帝还是当终身总统?
12.蔡锷京津出走的策略
13.袁政府金融混乱 洋教士旅途受窘
14.陈其美之死
15.洪述祖临终遗言
16.傅斯年与国民党
17.毛泽东初见黄炎培
18.陈铭枢将军和佛学
19.吴晗就学的经济预算
20.黄炎培在热河抗战时对张学良的期望和失望
21.导致“西安事变”的个性冲撞
22.黄炎培对杜月笙的赞赏
23.“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战略地位
24.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驼峰空运
25.抗战期间军队的经商风
26.民盟的缘起
27.国民党在土改问题上的对策
28.1946年底国民党情报对香港前景的预测
29.蒋介石为官僚资本辩护
30.1948年金圆券改革和虚构的社会理想
31.蒋介石的“马谡”
32.关于辽沈战役的几个问题
33.毛泽东淮海战役的决策内幕
34.毛泽东平津战役的决策经过
35.蒋介石对1948年行宪的“反省”
36.胡适对书生从政的反思——读1949年6月胡适致蒋介石函电
37.近代中国“大资本家”语录
38.黄炎培对近代中国民营企业领袖的悼念
39.答客问:蒋介石为什么骂黄炎培?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民国史看起来总是那么不舒服,国家羸弱无能,外忧内患,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必定带来阵痛,可谓黎明前的黑暗。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书名起得是相当失败。不知道是作者缺乏自信,还是出版社为了商业目的而取了这样的一个书名。实际上,整本书基本上没有多少故事笔法,基本上全部都是以史实为主,毫无戏说与野史内容(当然,如果“故事”二字理解为“过去的事”也是可以)。书中的内容从民国之初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通过一篇篇文章来串联起近代的很多旧事,有些琐碎且新意不足,不过可以了解近代历史脉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几篇文章竟然是相当出色。其中尤以谈及近代宪政的教训、蒋介石与张学良的性格冲突、解放战争中林彪与主席的分歧以及对黄炎培的生平及性格分析几篇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看得出,本书作者中国社科院近代所研究员的身份还是具有相当的实力的……

评分

民国史看起来总是那么不舒服,国家羸弱无能,外忧内患,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必定带来阵痛,可谓黎明前的黑暗。

评分

民国史看起来总是那么不舒服,国家羸弱无能,外忧内患,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必定带来阵痛,可谓黎明前的黑暗。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书名起得是相当失败。不知道是作者缺乏自信,还是出版社为了商业目的而取了这样的一个书名。实际上,整本书基本上没有多少故事笔法,基本上全部都是以史实为主,毫无戏说与野史内容(当然,如果“故事”二字理解为“过去的事”也是可以)。书中的内容从民国之初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通过一篇篇文章来串联起近代的很多旧事,有些琐碎且新意不足,不过可以了解近代历史脉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几篇文章竟然是相当出色。其中尤以谈及近代宪政的教训、蒋介石与张学良的性格冲突、解放战争中林彪与主席的分歧以及对黄炎培的生平及性格分析几篇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看得出,本书作者中国社科院近代所研究员的身份还是具有相当的实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