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男女主人公涅赫留多夫与玛斯洛娃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塑造了一群鲜明丰满的典型人物形象。小说最终以男女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为结局,描绘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同时对俄国社会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李辉凡,男,广东兴宁人,1933年生,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苏联科学院进修多年,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苏联文学史》,《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文学·人学》、《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等,主要译著托尔斯泰的《复活》、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高尔基的《童年》、巴赫金的《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等。
写《复活》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六十多岁了。从六十多岁一直写到七十多岁,十年,老托的胡子越长越长,相貌越来越威严,渐渐就固定成这本书扉页上的“作者像”了——看上去一肚子神圣的牢骚想发,手按在椅子扶手上,似乎就要站起来骂人的样子。文学家跟小说家就是不一样的...
评分法庭往往是和平时期展示最激烈冲突的舞台,是人与人之间无数小规模战争的战场。枪炮轰鸣,有死有伤。看客们往往热衷于看这种自己不用付出代价的舞台战争片,以满足自己兽性的欲望。聂赫留朵夫便是众看客之一。然而当他惊觉自己也是这场战争的要角时,一切都变了。 沉睡在泥滩...
评分托尔斯泰跟曹雪芹很像,他们都心胸广阔,笔下是芸芸众生。 《复活》的第一部分写的太酷了,冷静至极的一只笔,却电闪雷鸣地描述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如果是雨果来写,这得是《巴黎圣母院》plus,要跪在暴雨里骂苍天,奈何这样折磨善良错弱的人;可托尔斯泰下笔,总觉得玛斯洛娃被...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更是一位用一生来认识上帝, 寻求上帝旨意的虔诚的基督徒. <<复活>>这本著作好象是他的自传, 讲述一个俄罗斯贵族从奢侈, 腐败的生活中如何惊醒, 如何下定决心背叛这种行尸走肉般的命运, 如何把正在灭亡的生命拯救回来, 如何灵命更新而复活....
评分在十年前的某段时间里,我曾疯狂阅读过许多西方名著。其中,最打动我的是《牛虻》和《茶花女》之类,而《复活》是根本看不懂的,没能读完。仅仅单从书名上联想出了一幅壮美的凤凰涅槃的画面,还一直以为书中的某位主角会很有意义的离世,“虽死犹生”达到“复活”的境界。 选择...
终于知道为什么诸多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他的传承者高尔基在我大中华如此受欢迎,因为政治正确啊。当年初中读的津津有味热血沸腾的俄国文学作品,今日这个年纪再读,觉得简直有点扯,什么精神的自我复活,几乎没什么思想斗争,就开始救苦救难,洗刷罪孽,秒变圣人,只觉得真是虚构。
评分一本写了自己的故事的故事。人们都喜欢写别人的故事,故事的最后都是自己的故事。
评分补标一下
评分补标一下
评分毕竟算是名著了,看完这部特地去查了关于托尔斯泰晚年的事。复活真实的故事是女主人公惨死!此部有些刻意的被写成了精神复活,书中的涅赫留多夫更像是晚年的作者,男主与女主的爱情故事更像是个蝴蝶效应,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卡秋莎,和与他交往的人,以及对整个俄国社会的看法和认识,虽然是自我精神的反思复活,更像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意志的反思与剖析和指引。综合打4.7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