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开拓史

普利茅斯开拓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布拉福德
出品人:
页数:307
译者:吴丹青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00455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美国史
  • 美国
  • 基督教
  • 五月花号公约
  • 清教徒
  • 信仰
  • 殖民时代
  • 历史
  • 开拓史
  • 普利茅斯
  • 美国历史
  • 殖民地
  • 地理
  • 社会发展
  • 早期移民
  • 地方史
  • 文化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五月花”号抵达美洲鳕鱼角新普利茅斯港为界,记录了这次航行前后自1608到1647年近40年的故事。上部10章,讲述最初的起因、移居荷兰并确定定居美洲的经过。下部26章,叙述到达美洲之后他们所经历的所有重要事件,如:疾病、饥饿和死亡;与英国本土冒险家的合作与冲突;农场管理制度及移民与农场之间的协议;与印第安人、荷兰人等的交往、贸易;殖民地教会事务;政治、经济活动;战争与和平;新英格兰殖民地联盟等等。

通过作者细致真诚的描述,以及所展示的诸多历史性文件,让今天的读者宛如看到一部浓缩的历史。在布拉福德笔下,清教徒们执着于自己的信仰,他们为信仰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却开创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如同世上的光,他们的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他们的故事,今天仍对着我们的良知、信心和勇气说话。

作者简介

威廉•布拉福德(William Bradford,1590-1657):“五月花号“公约起草人和签署者之一,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核心骨干。自1621年被推选为普利茅斯殖民地总督之后,布雷福德继任超过30届,他坚定的信念和出众的智慧、忍耐和勇气,是普利茅斯殖民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录信息

目录:

1608 —1620年遭受迫害逃离英格兰……在荷兰定居(阿姆斯特丹和莱顿)
经英格兰,乘船前往美洲……
登陆鳕鱼角和新普利茅斯
第一章 英格兰压制宗教信仰自由——建立新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最初起因 / 7
第二章 群徙荷兰(阿姆斯特丹和莱顿):1607—1608年 / 14
第三章 定居莱顿:1609—1620年 / 18
第四章 莱顿教区决定迁往美洲的原因 / 22
第五章 决定把新英格兰作为殖民地点,优先于圭亚那和弗吉尼亚——为获得英格兰国王的特许状而努力:1617—1620年 / 26
第六章 莱顿教区与伦敦商人和冒险家关于在新英格兰定居的协议:1620年 / 36
第七章 离开莱顿——抵达南安普敦并预备远航——约翰•罗宾逊致天路客的告别信:1620年7月和8月 / 50
第八章 从南安普敦启程出发,两艘船在达特茅斯和普利茅斯延误:1620年8月和9月 / 59
第九章 “五月花”号从普利茅斯起航——航行——抵达鳕鱼角:1620年9月 / 64
第十章 清教徒们寻找定居地,发现新普利茅斯港:1620年11月、12月 / 69

1620—1646年新普利茅斯殖民地史
第一章 草拟管理契约—一半清教徒离世——土著人斯昆托——与印第安人的协议——德莫尔船长关于新普利茅斯的记述:1620年 / 77
第二章 五月花号返航——约翰•卡弗之死——威廉•布拉福德接任总督——与马萨诸塞人的贸易——第一场婚礼——坚固与马萨索的友谊——霍巴莫克——远袭科比腾——第一次大丰收——罗伯特•库什曼和35名定居者到来——“福盛”号满载而归——拿拉根赛人的挑战——1621年的圣诞节 / 85
第三章 韦斯顿放弃定居协议——英格兰冒险商人之间的纷争——韦斯顿的殖民计划及60名定居者为此而来——哈德斯顿船长关于弗吉尼亚大屠杀的消息——修建新普利茅斯要塞——斯昆托之死——韦斯顿的定居点陷入困境:1622年 / 95
第四章 营救韦斯顿的定居点——韦斯顿抵达新普利茅斯——欢迎韦斯顿,忘恩负义的韦斯顿—个人种植玉米代替公共劳动——艰辛岁月——约翰•皮尔斯和特许状——60名新定居者——殖民地与定居者私人之间的协议——船长罗伯特•郭杰斯,新英格兰总督——韦斯顿受到指控并被逮捕——新普利茅斯火灾,仓库危急:1623年 / 109
第五章 改变政府结构——舰载船失事——私人定居者制造麻烦——温思洛从英格兰带回第一头牛——殖民地反对者的异议——约翰•罗宾逊的来信——反对送莱顿的人去美洲——给每个居民分配一英亩土地永久持有——造船、制盐——莱福特和欧海姆发难——打捞舰载船并装备就绪:1624年 / 127
第六章 欧海姆和莱福特被驱逐——莱福特的过去——定居者们回复冒险家的指责——来自冒险家团体中友好派别的支持——损失两艘船的货物——斯坦迪什船长在英格兰:1625年 / 150
第七章 斯坦迪什从英格兰回来——约翰•罗宾逊和罗伯特•库什曼去世——在蒙海根采购交易货物——伊萨克•阿勒顿前往英格兰——打造一条帆船:1626年 / 159
第八章 阿勒顿带回冒险家与定居者之间的清偿协议草案——在农场居民中划分土地和牲畜——款待费尔斯•斯布西为首的移民——舰载船和马诺迈特的货栈——阿勒顿返回英格兰——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殖民地与普利茅斯定居点互致问候——居民代表负责收购英格兰冒险家的股份并从全体定居者手中购得6年贸易权:1627年 / 164
第九章 阿勒顿在英格兰商谈新普利茅斯居民代表与先前伦敦冒险家之间的合作——获得肯尼别克河特许状——与荷兰人更多交往——武器贸易的开端——墨顿在马萨诸塞兴风作浪——约翰•安迪考特抵达——墨顿向印第安人售卖枪支、军火——墨顿被捕——麻烦从伊萨克•阿勒顿开始:1628年 / 175
第十章 莱顿的弟兄到了——阿勒顿在英格兰办理扩大肯尼别克特许权事宜——墨顿重返美洲——阿勒顿又有麻烦——与阿什利的合作——朋诺斯考特商栈——建议购买捕鱼船——约翰•安迪考特在撒勒姆——撒勒姆的教会:1629年 / 186
第十一章 阿什利的初期活动——哈泽雷乘“友谊”号、阿勒顿乘“白衣天使”号到来——哈泽雷调查农场事务——阿勒顿乘“白衣天使”号出海捕鱼失败——阿什利被逮捕遣返英格兰——阿勒顿被解除代理人职务——第一次执行死刑——波士顿、撒勒姆、查尔顿和新普利茅斯的祷告日:1630年 /198
第十二章 温思洛先生在英格兰处理“白衣天使”号和“友谊”号的账务——“白衣天使”号租给阿勒顿——阿勒顿是个奢侈浪费的代理人——派约西亚•温思洛从英格兰过来做会计师——法国人抢劫朋诺斯考特商栈——克里斯托弗•贾迪纳爵士在新英格兰——枢密院关于新英格兰殖民地的文告:1631年 / 207
第十三章 “白衣天使”号被卖给阿勒顿——又被卖到西班牙——哈泽雷定居新英格兰——殖民地快速繁荣发展——新普利茅斯教会的分蘖——威廉•皮尔斯乘“里昂”号失事:1632年 / 219
第十四章 合作的账务问题——罗格•威廉姆斯——在康涅狄格河兴建商栈——与那里的荷兰人有麻烦——新普利茅斯的热病——蝇灾:1633年 / 258
第十五章 霍金在肯尼别克被击毙——萨伊勋爵及皮斯卡塔加定居点——阿尔登先生在波士顿入狱——霍金案被提交联合殖民地法庭——斯通船长与荷兰总督——斯通被印第安人杀害——印第安人群爆发天花:1634年 / 229
第十六章 温思洛在英格兰——致美洲殖民地专员的请愿书——温思洛被监禁——英格兰的合作伙伴扣留合作账目——法国人夺取朋诺斯考特的商栈——对法国人发动攻击,失败——惊人的飓风——马萨诸塞人来到康涅狄格河定居——牧师诺顿先生在新普利茅斯:1635年 / 237
第十七章 发运毛皮到英格兰——伦敦的瘟疫——账务混乱——伦敦合作伙伴之间的争执——皮科特的印第安人任性而为——欧海姆被杀——约翰•雷奈牧师:1636年 / 247
第十八章 与皮科特人的战争——殖民地之间的合作——拿拉根赛印第安人与英国人结盟——皮科特人的堡垒被攻克、占领——皮科特人被打败并制服——拿拉根赛人嫉妒恩卡斯统领的莫希干人——詹姆斯•谢雷在伦敦被解除代理人职务:1637年 / 254
第十九章 审判三名杀人犯——牲畜价格上涨——地震:1638年 / 263
第二十章 解决新普利茅斯和马萨诸塞殖民地边界问题——以清偿协议结束合作关系的第一步:1639、1640年 / 267
第二十一章 伦敦和新普利茅斯合作伙伴之间就清偿协议继续谈判——就洗礼问题与查尔斯•常斯牧师的分歧——家畜价格下跌——新普利茅斯农场的多位主要成员搬离小镇:1641年 / 273
第二十二章 伦敦冒险商与新普利茅斯合作伙伴之间缔结清偿协议:1642年 / 279
第二十三章 威廉•布鲁斯特先生去世——他的一生—清教徒中著名的长寿者——新英格兰殖民地联盟——拿拉根赛人与莫希干人的战争——英国人同意恩卡斯处死缅廷诺莫:1643年 / 281
第二十四章 建议迁移新普利茅斯教会到诺塞特——拿拉根赛人继续攻击恩卡斯和莫希干人——英国人促成和平协议:1644年 / 291
第二十五章 拿拉根赛人再次攻击恩卡斯并威胁英国人——殖民地备战——英国人宣战——促成新英格兰联合殖民地与拿拉根赛人和南提克人的和平:1645年 / 294
第二十六章 托马斯•克伦威尔船长在马萨诸塞定居——托马斯•克伦威尔之死——爱德华•温思洛滞留英格兰:1646年 / 301
“五月花”号1620年首航乘客暨新英格兰殖民地定居点最早的居民和创建者及家属名单:录于1650年 / 30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些日子,没有关于补给船的消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指望得到任何帮助。于是,居民们开始考虑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收获比以前更优质的庄稼,以免总是这样忍受匮乏之苦。经过多次讨论,总督采纳了主要成员的意见,允许各家依靠自己的劳动,自行种植玉米,其他所有事务基本上照...  

评分

后来众多历史进程和重要政治事件的走向在书中都有某种预表性的反应,例如种族融合、州界划分、开拓西部、美国独立建国、战争与结盟、联邦制、联邦军队等;还有一些与未来世界历史和社会思潮有关的情节如共产主义和无神论在美国的命运及美国人对其的态度……以及很多300年后中国...  

评分

基于宗教、历史和中英文基础上的扎实功底,吴丹青的翻译非常精准流畅文字优美。这本书是近400年前的亲历者(美国普利茅斯第二任总督)的原始手稿,流失几百年,几经辗转才得以在20世纪初在美国面对公众发行。我在读它的同时,也在阅读同时期英国清教徒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  

评分

基于宗教、历史和中英文基础上的扎实功底,吴丹青的翻译非常精准流畅文字优美。这本书是近400年前的亲历者(美国普利茅斯第二任总督)的原始手稿,流失几百年,几经辗转才得以在20世纪初在美国面对公众发行。我在读它的同时,也在阅读同时期英国清教徒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  

评分

基于宗教、历史和中英文基础上的扎实功底,吴丹青的翻译非常精准流畅文字优美。这本书是近400年前的亲历者(美国普利茅斯第二任总督)的原始手稿,流失几百年,几经辗转才得以在20世纪初在美国面对公众发行。我在读它的同时,也在阅读同时期英国清教徒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部伟大的清教徒见证,上帝将生命与慈爱赐给他们,上帝也眷顾保守他们的心灵。他们曾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似乎不为人知,却是人所共知,似乎要死,却因信仍然活着。因为万事互相效力,好让他们在云里、火里得到益处,在试炼中信靠上帝。人不是只靠饮食而活,我们既有清教徒彩云一样的见证,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 存心忍耐,奔向前面美好的路程。共勉。

评分

总有种干巴巴的感觉,也许是我对清教徒背景了解太少?

评分

早期清教徒勇敢的见证和开拓的精神使我们今天的困难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评分

拿到手就感觉这本书长得好长啊,但是看起来很舒服,不知是不是最新的排版方式。内容上没有过多的新意,但是非常严谨,喜欢北美历史的可以收藏一下。

评分

历史在一本真实地记载历史的书中得以还原,正如以上评论中所说,如果我们的历史课程能够在忠实人性忠实事实的基础上来教授的话,那么我们对人的了解会更透彻、真实。 这本书最震撼人的一点是即使是在那个年代,道德情操非常高尚的清教徒,他们却也是人,而谈到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不能避免的就是人是“生在罪中,长在罪中”的,所以,即使是这样的一个社群,也没有能够脱离人与人间的各种矛盾,到书的末尾布拉福德不免伤感地提到了最后,在普利茅斯的教会和社群终于不得不分开……但是,这也正反证了上帝的伟大和他给人的那种恩典,我们虽然是败坏的,但是可以借着与上帝的和好,最终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政权——美国,充分认识到人的罪性并且设法抑制之的一个伟大政权。 今日的美国正在抛弃上帝,也正在这伟大的道路上越离越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