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古典散文研究

臺灣古典散文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五南 B452
作者: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06-4
价格:18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11423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臺灣文學
  • 古典文學
  • 散文
  • 臺灣史
  • 文化研究
  • 文學史
  • 中國文學
  • 臺灣文化
  • 學術著作
  • 文獻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臺灣文學愈來愈受到重視,其多元化的文體、豐富的題材,充分展現了澎湃的內在生命。古典文學是臺灣文學的源頭,散文又是其中的重要支柱,然而就研究數量而 言,仍存有很大的開拓空間。透過本書的論述,除了可以了解清代臺灣古典散文的特色與影響外,也能夠了解晚清暨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與作品,是一本研究臺灣古 典散文的重要參考書籍。

作者简介

現職:興國管理學院文教系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經歷:長庚護專講師

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助理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應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臺灣古典散文選讀》(臺北:五南,2003)

《晚唐諷刺小品文之風貌》(臺北:文津,2004)

《臺灣環保散文研究》(臺北:文津,2004)

《臺灣文學讀本》(合編,臺北:五南,2005)

《臺灣古典散文研究》(臺北:五南,2006)

另有期刊論文多篇

目录信息

壹 導論
一、臺灣古典散文的發展軌跡
二、臺灣古典散文的獨特面貌
三、臺灣古典散文的作品搜尋
四、本書結構與篇章主題概說
貳 清治時期臺灣遊宦散文的特色及其影響
一、前言
二、清治時期臺灣遊宦散文的特色
三、清治時期臺灣遊宦散文的影響
四、結論
參 修補族群的傷口:鄭用錫<勸和論>試析
一、前言
二、<勸和論>的內容
三、<勸和論>的歷史地位
四、<勸和論>的現代意義
五、結論
附錄 鄭用錫<勸和論>
肆 文章與人品並臻:鄭用鑑散文的道德理念與實踐
一、前言
二、鄭用鑑散文的道德內涵
三、鄭用鑑的道德實踐--人品與文章的結合
四、結論
伍 吳子光古文理論介析
一、前言
二、古文創作的條件
三、各體古文的語言風格及習作對象
四、古文的戒律
五、結論
陸 吳德功散文中感物言志的呈現
一、前言
二、吳德功散文中感物言志的內容
三、吳德功散文中「物」與「志」的聯想關係
四、吳德功散文中感物言志的書寫技巧
五、吳德功散文中感物言志的作用
六、結論
附錄 <竹瓶記>
<觀僵梅記>
<白鷺營巢林家記>
<放鳥>
柒 洪棄生<崇正學論>三篇之儒學觀
一、前言
二、「正學」之內涵及其與「道」之關係
三、崇揚正學之法
四、崇揚正學之目的
五、學統之建構
六、結論
附錄 <崇正學論上>
<崇正學論中>
<崇正學論下>
捌 洪棄生山水散文的藝術表現:以<遊珠潭記>、<遊關嶺記>二文進行觀察
一、前言
二、寫形手法的呈現
三、空間敘寫的轉向設計
四、修辭技巧的運用
五、駢散相間的筆法
六、結論
附錄 <遊珠潭記>
<遊關嶺記>
玖 尺錦見真淳:駱香林《臨海隨筆》探析
一、前言
二、《臨海隨筆》的內容
三、《臨海隨筆》的寫作特徵
四、《臨海隨筆》在臺灣古典筆記散文發展上的特殊意義
五、結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