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始,木心应邀在欧、美、港、台的华文刊物发表大量文章,《联合文学》创刊号特出专卷“木心散文个展”,形成文学狂飚,一时“人人争问木心是谁”。纽约《中报》召开《木心散文专题座谈会》,台湾洪范书店争先出版木心著作,接着圆神、远流等出版社连出小说、散文、诗篇十二集。
新世纪伊始,木心又投入绘画事业,筹备三年,举办了《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于耶鲁博物馆隆重开幕,《纽约时报》整版报道,华盛顿、芝加哥、华尔街的各大报刊纷纷激赏揄扬,佳评一浪高一浪,展览历芝加哥、夏威夷、纽约,最后此三十三幅杰作全部为耶鲁大学博物馆所典藏,其画册畅销全世界,一直列为五星级。
木心,一九二七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一九八二年定居纽约。著作: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得诚实地说,不是每幅都懂。 很喜欢的是那幅残雪与喷泉。 看的时候心里想着先生说的,爱情如雪,新雪丰美,残雪无奈。 这本画集还是有缺点的……当然就是,太小。 水墨长幅展不开,只能截取一段放大来。 等着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开放的时候再去看原本吧。 我一生的愈合离散,...
评分我看见的木心 就是我的木心 没见过这么高级的水墨技法 突破了传统水墨画风的禁锢 又没脱离国画的胸襟与基调 大概因为木心其诗其词其散文其生平其人格 好多国画家说要意境 喏 木心 评摘: 「在木心的绘画作品中,他克服了这个时代,你看不到他投身某个流派之中。一个艺术家脱离...
评分木心是音乐家,诗人,作家,画家。 都是水墨画,都是无彩色(例外只有一副纯蓝)。颜色的层次感因为印刷质量想必已经打了折扣,但那些细节像是故事的注脚,细细密密地扎心。一个点的停,带了一个起,画面的节奏感就这么生成。每一笔都入眼,入心,每一个细小的点都像针,...
评分得诚实地说,不是每幅都懂。 很喜欢的是那幅残雪与喷泉。 看的时候心里想着先生说的,爱情如雪,新雪丰美,残雪无奈。 这本画集还是有缺点的……当然就是,太小。 水墨长幅展不开,只能截取一段放大来。 等着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开放的时候再去看原本吧。 我一生的愈合离散,...
评分The style is the man himself。--Buffon 《琼美卡随想录》中有一篇〈不绝〉,轻描淡写地讨论了布丰的这句话。拈其中两段: 「从前的艺术家的风格,都是徐徐徐徐形成的,自然发育,有点受日月之精华的样子。地球大,人口少,光阴慢,物质和精神整个儿松松宽宽潇潇洒洒,所以:...
哇哦
评分不知道是不是用了什么对称的方法推出来的,总之用笔不太好画的感觉……学校图书馆万岁……
评分美而不僵,细腻又大气,多么难得
评分曠世傑作!從沒見過有人這樣作畫。情人節給自己的禮物。
评分或许是为了保持木心的神秘性,这本画册不是一本合格的画册。材料、尺寸这两项观看画册的重要参考都严重缺失,所以称不上合格,而对于木心绘画创作方式的神秘性保留,刚好也符合了木心绘画“玄学”解读的需求。至今,这么长的时间,关于木心绘画的技术面的评论都还是空白的,即便是最详尽的一篇评论(这本画册的序言,以及木心故居都用了同样一篇评论),也还是谈论得很空洞。说是有范宽、郭熙的影响在其中,甚至塞尚、达·芬奇也在里面,但又将作品的“偶然”及“即兴演绎”视为木心对中国山水画的极大贡献——于是,无妨认为,木心的山水作品,即便产生了阴森孤僻的视觉感,也未见得就是从范宽那里继承来的,木心的创作方式本身也更易于表达“阴森”的内容。既然如此,“玄学”所谈论的音乐性、文学性、思想性、传承性、革新性就都还有讨论的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