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空间的文化

跨越空间的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
出品人:
页数:621
译者:
出版时间:2010-5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73013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论文集
  • 文化研究
  • 文化
  • 地理
  • 法国汉学
  • 文化研究
  • 空间理论
  • 跨文化沟通
  • 社会变迁
  • 地理认知
  • 人文社科
  • 全球视野
  • 文明交流
  • 身份认同
  • 文化融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錄:
前言
在“跨越空間的文化”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約翰·韋布的中國想像與復闢時代英國政治
眼見為實:克勞代爾的上海心景(1895—1896)
法國漢學家德理文的中國情結——對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中國館成敗的文化思考
《語言自邇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傳播
晚清關於拉丁文語法的研究
傳教士所參考的漢語字典
馬禮遜《華英·英華字典》在日本幕末時代的傳播與利用
方言、宗教文化與晚清地方社會——以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榕腔”文獻為中心
1694年的《中國長城》與1697年的《中華大帝國研究》——瑞典兩篇最早的有關中國的學術論文考
萊布尼茨時代的德國漢學
後中世紀時代關於中國的西方著名文獻——包括對中國書籍的譯介
1949年前中國學術界譯介“瑞典中國學”篇目初編
衛匡國和他的兩部著作:《中國新地圖集》與《中國歷史十卷》
班克斯爵士與中國
羅可可之風——17—18世紀西方文化對東方文化的接納與調適
認識中國——馬戛爾尼使節團的科學調查
19世紀初面對西洋宗教的朝鮮、日本與中國——以“黃嗣永帛書”為中心
明末至澳門募葡兵的薑雲龍小考——兼答熊熊先生對“e-考據”的批評
崇禎年間招募葡兵新考
英人小斯當東與鴉片戰爭前的中英關係
走向世界:中國參加早期世界博覽會的歷史研究——以中國舊海關出版物為中心
晚清科學技術的普及
從《同文算指》看李之藻對西學的“會通”與“調適”
虛擬課程真實教育——同文館醫學教育研究
從《西教紀略》到《教務紀略》
解讀“中央之國”——八國聯軍美國將軍魏禮森的《中國》一書
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傳統教育與士人生活狀況——戴存義夫人著《一個中國學者——席(勝魔)牧師》述略
清代帆船帶回的日本書籍一安徽鮑氏《知不足齋叢書》所收的日本刻書
西學從東方來——《時時務報》“東文報譯”與古城貞吉為中心
19世紀日本的外國學的變遷——從漢學、蘭學到英學、德國學
《貿易通志》簡述
艾儒略《萬國全圖》A、B二本見讀後記
“混一圖”與元代域外地理知識——對海陸輪廓圖形的研究札記
記16—18世紀中西方輿圖傳遞之二三事
鴉片、傳教與帝國主義政治——基督教佈道理念在19世紀中國的困厄
馬禮遜的《中國雜記》——一個早期傳教士揭開中國迷霧之路
懷疑遠人:清前近代時期的禁教緣由及影響
求同求異,其質一也——從艾儒略福建傳教策略的轉向論晚明基督宗教與儒學對話機制的缺失
吳漁山嘉定賬簿初探
晚清西學“彙編”與本土回應
《職方外紀》:世界圖像與海外獵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大手笔大视野,有好几篇很有趣的文章

评分

大手笔大视野,有好几篇很有趣的文章

评分

读到一半。对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西方对东方世界的态度转变有一定了解。我脑补咱们跟老大爷似的:别来别动我,就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儿不行吗?然而此时英法已然抛却十六十七世纪对中国的迷梦,此时的商业资本主义仅仅是为了平衡逆差企图复制中国的优势商品如茶叶棉丝人参白铜之类的。 这种书蛮牛逼的,看完了文化历史的部分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但那些服装庭院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我还能记得很多

评分

还行。

评分

虽然也是转贩,但感觉方维规的三观很正,可以正视传教士的“神学帝国主义”以及传教士和帝国主义势力配合的问题,虽然最后把教案归为文明的冲突也不恰当。另外,贵旦真实财大气粗,开这种虚张声势的会,让知识分子找到赚钱的机会,写一些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出来招摇撞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