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據大量中俄最新解密的檔案材料和口述史料,論述了中蘇兩國結成同盟關係的曲折過程,以及朝鮮戰爭爆發前後各自目標和立場的變化。作者認為:儘管存在著分歧和矛盾,中蘇同盟的出現卻是歷史的必然;中蘇條約使蘇聯失去了其在遠東以中國東北為基礎的政治和經濟權益,斯大林即決定採取軍事手段統一朝鮮半島,從而維護蘇聯在遠東的戰略目標;毛澤東被迫接受朝鮮戰爭爆發的現實,由於在空軍援助問題上與斯大林發生分歧,中蘇同盟幾乎成為一紙空文;中國在異常困難的條件下出兵朝鮮,中蘇之間才真正形成同盟關係。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于中国北京。中苏关系史、国际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本书标题虽突出朝鲜战争,但反应更多的是新中国如何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下站稳脚跟的情形,通过朝鲜战争纳了“投名状”,从而巩固了中苏联盟,这对新生的中国至关重要!说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国家利益远超意识形态。在苏联眼里中朝只是雅尔塔体系下维护自身利益的棋子,可以牺...
评分开始读这本书的契机,不必说,是因为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的风云变幻。想要理解东北亚的现状为何如此,当然不可避免地要回溯到70多年前、将半岛民族沿着北纬三十八度线割裂为南北两片的朝鲜战争。 以前零零碎碎地读过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书,例如 《最寒冷的冬天》《我的朝鲜战争...
评分开始读这本书的契机,不必说,是因为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的风云变幻。想要理解东北亚的现状为何如此,当然不可避免地要回溯到70多年前、将半岛民族沿着北纬三十八度线割裂为南北两片的朝鲜战争。 以前零零碎碎地读过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书,例如 《最寒冷的冬天》《我的朝鲜战争...
评分本书标题虽突出朝鲜战争,但反应更多的是新中国如何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下站稳脚跟的情形,通过朝鲜战争纳了“投名状”,从而巩固了中苏联盟,这对新生的中国至关重要!说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国家利益远超意识形态。在苏联眼里中朝只是雅尔塔体系下维护自身利益的棋子,可以牺...
评分<答应别人邀约写了2017年读书总结,其中包括本书,原文照录如下> 开始读这本书的契机,不必说,是因为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的风云变幻。想要理解东北亚的现状为何如此,当然不可避免地要回溯到近70年前、将半岛民族沿着北纬三十八度线割裂为南北两片的朝鲜战争。 以前零零碎碎...
感觉似乎有点过分强调东北利权对苏联决策的影响了?看了附录里的档案之后尤其有这种感觉。
评分感觉似乎有点过分强调东北利权对苏联决策的影响了?看了附录里的档案之后尤其有这种感觉。
评分感觉似乎有点过分强调东北利权对苏联决策的影响了?看了附录里的档案之后尤其有这种感觉。
评分感觉似乎有点过分强调东北利权对苏联决策的影响了?看了附录里的档案之后尤其有这种感觉。
评分感觉似乎有点过分强调东北利权对苏联决策的影响了?看了附录里的档案之后尤其有这种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