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

裂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醒客(陳世鴻)
出品人:
頁數:247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3077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互聯網
  • 裂變
  • 深度思考
  • 看得見的未來
  • 醒客
  • 未來學
  • 趨勢
  • 思維
  • 核能
  • 科學
  • 變革
  • 未來
  • 技術
  • 探索
  • 創新
  • 發展
  • 危機
  • 啓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生物進化論、傳播學、社會學、科學、經濟學和哲學的角度,全方位預測瞭互聯網將給人類未來的文化、科技和經濟帶來的深刻變革,極富前瞻性和預見性。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瞭促使這些變革産生的深層驅動力,發人深省。

人因溝通而存在,互聯網正在顛覆人類的溝通方式。未來,人類存在的方式、意義和價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人類存在的終極形態是數字靈魂嗎?上篇——“交流的彼岸”對這些問題給齣瞭有意義的思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人性化,提升工作、生活、學習和娛樂的品質。

為什麼工業社會幾百年來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流程化體係會在互聯網時代凸顯齣瓦解之勢?幾韆年來,人類的社群關係從農業文明的熟人社會發展到工業文明的契約型社會,在互聯網時代,為何又體現齣迴歸到熟人社會的趨勢?社群關係存在的理想形態究竟是怎樣的?中篇——“流程的終結”對這些問題進行瞭深入探討,闡述瞭秩序的重構為何是時空關係、生産關係和社會關係的全麵變革,指明瞭世界進步的方嚮。

為什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華爾街的天纔經濟學傢們會齣現集體誤判?因為傳統經濟規則存在的前提——價值分配方式和供需關係,在互聯網時代正瀕臨失效,新的經濟規則正在誕生,財富和價值將被重新定義,泛商業時代即將來臨。下篇——“價值的支點”對這些觀點進行瞭入微的分析,指齣瞭世界平衡的新基點和以保障世界能夠沿著穩定可持續的路綫前進。

本書宏觀上具有足夠的廣度和高度,微觀上又十分通俗易懂。精心組織瞭大量說理性的故事,108位個性鮮明的人物貫穿其中,趣味性和可讀性極強。

通過本書,我們一起讀懂世界,看清未來。

我們今天熟悉的,卻未必真的瞭解,我們明天憧憬的,又未必真的陌生。在這裏,讀懂現在,看清未來!

【核心問題】:

時間經由一維的方式,不可迴溯地,固執地單嚮前行,世界的盡頭在哪裏?

互聯網時代以來,溝通越來越方便,而我們為什麼會越來越寂寞?

為什麼工業社會幾百年來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流程化體係會在互聯網時代凸顯齣瓦解之勢?

為什麼在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華爾街的天纔經濟學傢們會集體誤判?是因為他們所掌握的傳統經濟規則失效瞭嗎?

互聯網正在顛覆人類的溝通方式。未來,人類存在的方式、意義和價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幾韆年來,人類的社群關係從農業文明的熟人社會發展到工業文明的契約型社會,在互聯網時代,為何又體現齣迴歸到熟人社會的趨勢?

為何支撐人類社會正常運轉瞭數韆年的價值分配體係和經濟規則會在互聯網時代不再正常發揮作用,而麵臨失效的危險?

我們的電話經常跨越大洋,而為什麼從來沒有嘗試過聯係我們的鄰居?

互聯網齣現以後,咫尺與天涯的區彆正在改變,空間被解耦,相鄰性消失,這對現有的工業化大生産意味著什麼?

互聯網時代,需求飽和遇到富足供給,誰將成為工業經濟的救贖者?

基因自私性是生物進化的動力,意識自私性是文明進化的動力,互聯網的齣現使得人不再孤立存在,它將如何改變人類文明進化的進程?

免費不是真的免費,是因為按照傳統市場的計價方式,難以評估其真正的價值,銀行的存款對於打獵的屠戶意味著什麼?

互聯網使得服務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企業間的閤作會因此而發生怎樣的變化?

舊的秩序正在瓦解,舊的規則將麵臨失效,新的秩序和規則是否正在建立?麵對未來的“變”化,我們是手足無措,還是應該積極應對?

【語錄】:

所有進步都是對過去的決裂,隻有變化是永遠不變的!世界正走在“裂變”的路上,因決而裂,因變則通。

裂變是交流演化的核心:從最初麵對麵的直接溝通,到今天海量的互聯網信息,交流的固定性被打破,在形成豐富性的同時,也帶來瞭麵對紛雜信息的焦躁,人們需要突破孤獨釋放更多的自由。

裂變是時空演化的核心:信息化對時間和空間關係的衝擊,世界裂解得“破碎”瞭。數百年來工業界賴以存在的流程化方法,由於時空“破碎”而麵臨失效的危險。微觀的變化也會反映在宏觀的社會關係上,“重構”是時空關係、生産關係、社會關係全麵的變革。

裂變是價值演化的核心:生産與消費隨著社會分工的到來而分離,隨著稀缺性的消失價值難以在生産與消費的交換中實現平衡,價值本身也分裂成兩個側麵:生産價值與消費價值,隨著動力從生産價值轉嚮消費價值,社會分工也嚮人性化迴歸。

如果互聯網僅僅作為工具存在,就太可惜瞭,生活在網絡上,那纔是互聯網的真正價值。

寂寞與生俱來,需要不停地嚮外彰顯自己的存在,意識自私性是孤獨的原因,人,一直在掙紮擺脫孤獨寂寞的戰鬥中。

人與機器通過網絡融為一體,延伸著我們的存在和知覺,具有圖靈意義的網絡也在分享我們的存在,跨越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鄰居變得越來越陌生的背後,空間的連續性被打破,現實的空間正在被解耦(解構)工業化的基礎是契約與流程化,空間解耦正在動搖工業化賴以存在的基礎。

信息蟲洞,讓中間環節消失或者變得透明,不管真實空間有多大的距離,服務者和消費者僅隔著一層薄膜。

互聯網正在重構工業社會以來奠定的時間與空間秩序,世界正走在熟悉到未知的關口上。

人類正經由工業文明嚮信息文明轉換,當空間、時間被解耦之後,伴隨著碎片化,過程的優化逐漸被海量的精確交換取代。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正在從過程模式嚮交換模式轉變,世界正在從過程器(Processor)轉變成交換器(Switcher)。

以物質占有為前提的價值(財富) 觀念,越來越不適應新的時代。

當富足供給遇到需求飽和,不恰當的金融手法推波助瀾,災難正在到來。

用戶服務的誕生,打破瞭傳統商業從生産者嚮消費的單嚮流轉的格局,未來服務將齣現雙嚮以及多嚮化,生産者、消費者的角色將會淡化。

物質文明匱乏的時代,金錢或者說通貨,“萬能”地代錶瞭對潛在稀缺的恐懼。

著者簡介

醒客(Thinker),本名陳世鴻,互聯網戰略顧問。曾供職於新浪網、中華網等門戶網站,主管網絡運營與産品研發。在網絡社區傳播、視頻多媒體、電子商務以及手機無綫領域有著資深的從業經驗,是互聯網領域重要的戰略思考型實踐者。同時,他還是科技財經專欄作傢,互聯網獨立評論人。

醒客從小對宇宙學、邏輯學、哲學有深入思考。

中學時,自製天文望遠鏡,盡管利用那個僅有5倍放大倍率的望遠鏡還不能看清門前樹葉上的條紋,但是它點燃瞭夢想的火炬。

睏擾“為什麼太陽係甚至整個宇宙中電子的靜質量相同”的問題之後,創建瞭“四維宇宙”模型,並通過該模型獨立演算齣宇宙年齡為哈勃常數的倒數,該結論與“大爆炸宇宙論”的一種推論相符。

通過對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理想試驗(即質量不同的物體落地時間存在悖論,並通過比薩斜塔做瞭現實的嘗試)的研究發現,在邏輯推理中“概念”應該是“變化”而不能是“同一”的規律,邏輯學的重要前提“同一律”並不必然存在,僅依賴邏輯思辨而呈現的悖論剛好反應瞭邏輯學缺乏完備的自洽關係。

延續瞭愛因斯坦時空一體的哲學觀,提齣“意識是物質的運動”的思想,重新梳理哲學中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意識是物質的秩序”是該思想進一步的延伸。

作者博客(醒客眼Thinker’s Opinion): http://blog.thinkeropinion.com

圖書目錄

迴到未來
未來,看得見!
因決而裂,因變則通
從頭說起
科技,互聯網,人文
引子:道生萬物
★上篇 孤獨之變:交流的彼岸——從溝通變遷到互聯網絡
●第一章 溝通的想象力-[溝通
一、開始於溝通-[交流開始]
1.危險的山洞-[語言齣現]
2.族長的經驗-[知識積纍]
二、嚮往自由-[溝通]
1.漂流的瓶子-[溝通的夢想]
2.孤單的幸福-[溝通的時空阻力]
三、沒有瞭距離-[跨越時空的交流]
1.電裏有話-[交流工具]
2.連綫美國總統?-[交流,想象力]
四、如何聯絡全球-[溝通結構]
五、驢背上的老頭-[睏惑的未來]
六、小結
●第二章 我說,你們聽-[交流解耦]
一、隻聽我說[傳播]
1.鄉村舞颱戲-[角色扮演]
2.喇叭與銀幕-[從溝通到傳播]
3.客廳裏的照片-[傳播的公共性與私密性]
二、看門的人-[媒體]
1.誰是把關人-[從傳播到媒體]
2.乏味的主持人-[媒體的單嚮性]
三、不一樣的互動-[多嚮傳播]
1.直接麵對麵-[扁平化]
2.雞同鴨講-[雙嚮的傳播]
3.餘華的篝火-[多嚮傳播]
4.夜店與咖啡廳-[傳播與溝通的不同]
5.你是誰的誰?-[溝通的目的性]
四、傾訴,傾聽-[交流解耦]
1.從博客開始-[個人媒介]
2.說說話,開開心-[傾訴]
3.深度潛水員-[傾聽]
4.樹洞迴聲-[傳播解耦]
5.從嘴巴到耳朵-[溝通解耦]
五、孤獨的方嚮
六、小結
●第三章 基因力量終結-[存在哲學]
一、鐵木真的宿命-[基因自私性]
二、叢林規則睏惑-[基因的局限]
1.生存?生活!
2.娶妻生娃
三、意識的自私性
1.自私的決定
2.孩子與聽眾
3.思想的錶現
四、智慧的煩惱-[意識自私的特徵]
1.族群文化衝突
2.比較與認同
3.財務自由的彼岸
五、溝通的意義
六、小結
●第四章 保持聯係-[人際關係]
一、源於寂寞-[寂寞的原因]
1.刷屏控
2.隔著時、空
3.變化的睏惑
二、我在綫上-[迴歸溝通]
1.被感知的力量
2.來來往往
3.對溝通的迴歸-[人類存在的基礎]
三、遷居到網絡-[網絡新特徵]
1.相知相遇前
2.虛擬的社會
3.“萌”時代
4.走嚮社會化
5.下一代人
四、聊天“滴”生活-[網絡生活,社群]
1.300 名聽眾的幽會
2.大叔的年齡
3.2000,獸變
4.生日
5.深刻的喜劇-[文化]
五、數字靈魂-[人如何存在]
1.電腦的那一頭
2.圖靈測試
3.網絡上延伸
4.自我感知?
六、我們去嚮何方?-[未來的意義]
七、小結
★中篇 碎片之變:秩序的重組——秩序重構的動力
●第五章 碎片-[時空解耦]
一、天涯與咫尺
1.照片傳真機-[信息蟲洞]
2.陌生的鄰居-[空間被解耦]
二、散落的空間-[空間解耦]
1.怎麼找到你?-[空間相鄰性]
2.蜂窩與豆粒-[空間解耦]
三、薄如蟬翼-[薄膜]
1.北京到矽榖-[信息蟲洞]
2.誰在服務?-[薄膜,透明化]
3.城裏城外-[時空阻力]
4.賣貨韆裏外-[薄膜,延展]
5.就在你隔壁-[空間蟲洞效應]
6.創新悖論
四、不連續的過程-[過程解耦]
1.導演的錄像-[過程解耦]
2.水稻遊戲-[過程消解]
3.視覺的大片-[過程虛擬]
4.看電影的效率-[過程重組的效率]
5.薛定諤的貓*-[確定過程的終結]
五、越來越零碎-[碎片化]
1.不要包裝-[免打包]
2.越分越細-[分而治之]
3.前傾與後仰-[時間碎片]
六、小結
●第六章 瓦解的流程-[過程器失效]
一、圍牆崩塌-[空間壁壘消失]
1.快速老去
2.萬能工具-[工具多用性]
二、失寵流水綫-[流程化失效]
1.種田與吃飯-[流程化閤作]
2.煮熟後的紅薯-[鬆耦閤使流程失效]
3.組閤傢具-[鬆耦閤]
4.大賣場的睏惑-[海量的流程睏惑]
三、陌生的戰場
1.諜中諜
2.短兵相接-[泛競爭]
3.新的環境-[鬆耦閤世界]
4.模糊的邊界
四、小販的煩惱-[競閤關係改變,並行與串行互換]
五、小結
●第七章 社會進化-[社群]
一、血緣的聯係-[熟人社會]
1.熟人社會
2.男耕和女織-[社會分工]
二、冰冷流水綫-[陌生人社會]
1.陌生人社會-[社會關係解耦]
2.工業流水綫-[契約關係]
三、熟悉的陌生人-[虛擬熟人社會]
1.一日三地-[時空效率]
2.虛擬的真實-[邏輯整閤]
四、你距我有多遠-[社會關係維係]
1.交往拉近距離-[人際有距離]
2.不確定的朋友-[區彆熟人與陌生人]
3.架空穿越-[突破時空邏輯性]
4.特彆的我-[個體是人際的基礎]
5.迪吧與叢林-[社群文化背景]
五、進化的力量-[技術與人文統一]
六、小結
●第八章 平行的世界-[交換機]
一、電話的啓示-[空間重構/交換網絡]
1.諸侯之戲-[通信的意義]
2.烽火連城-[流程化的通信]
3.朝堂上的舌戰-[交流的空間障礙]
4.電話的救贖-[通信交換機]
二、掃街與泡網-[選擇與交換]
1.宅女淘貨-[選擇]
2.隔空購物-[從流程到交換]
3.數字號碼-[離散化空間]
4.鬆散的世界*-[交換方式]
5.再說交換*
三、 閤縱到連橫-[交換機製的規則轉換]
1.忘卻的鏈條-[縱嚮失效]
2.收費音樂站-[走嚮並行化]
四、並行時代-[交換器工作特徵]*
1.粘連的供需?-[薄膜與交換]**
2.廣場上的對話-[空間分割與跳數分割]
3.跳數隔離-[網絡鏈接]
4.背景噪音-[選擇器效率]
5.冗餘和有效-[選擇器規則]
五、信息流轉-[管道效應]*
1.過濾與相變-[交換過程的定嚮問題]
2.信息篩選-[選擇器過濾規則]
3.柔性的結構-[結構的變換]
六、流水與追溯-[過程對並行轉換的實例]
1.一閃而過
2.過目不忘
3.動與靜
七、窗口到生態-[並行化基礎]
1.訪問窗口
2.交融的生態
3.沙粒與混凝土
八、小結
★下篇 稀缺之變:價值的支點 ——重新評估的商業價值
●第九章 供需失衡-[市場規則失效]
一、勞動創造價值
二、不再稀缺-[富足供給]
1.零成本生意-[成本為零]
2.無損耗産品-[數字産品]
3.富足經濟
三、需求飽和-[需求飽和]
1.一天吃幾頓肉-[需求飽和]
2.高産量的煩惱-[供給富足]
3.失衡的買賣-[需求失去彈性]
四、失職的貨幣-[定價悖論]
1.大富翁遊戲
2.藉錢悖論
3.給錢就賣
4.稿費值多少-[難以估值]
五、數字遊戲-[炒股票]
六、誰是所有者?
1.機器生産
2.自相矛盾-[定價悖論]
七、小結
●第十章 尋找驅動力
一、經濟危機-[市場經濟失衡]
1.禍起“次貸”
2.金融風暴
3.危機肆虐-[無阻尼的深淵]
二、小買賣的學問-[交易解耦,信用手段]
1.沒錢也吃燒餅-[消費品的信用支付]
2.藉驢拉磨-[資産的信用支付]
3.以空賣空
4.泡沫破滅
三、稀缺性的睏惑-[市場經濟的核心問題]
1.零成本悖論-[資本價值的計算]
2.寄希望於信用-[信用的局限]
3.誰來掘墓?-[價格體係崩潰]
四、價值新支點
1.消費創造價值-[價值二元論]
2.時間之戳
3.分配的實現-[社會分配]
五、小結
●第十一章 市場新格局
一、泛商業來臨-[富足經濟]
1.網絡書店
2.長長的尾巴-[富足經濟,長尾]
3.商品全流通
4.長尾重構*
二、兌現免費- [定價悖論]
1.被動免費-[定價悖論]
2.壟斷價值
3.轉移支付
4.廣告的問題
5.解讀免費-[免費的含義]
三、靈活的買賣-[交易方式]
1.小額支付-[微支付]
2.按比例分享-[分成]
3.打包計價
四、價值的度量-[計價因素]
1.開車與走路
2.有多少用戶-[用戶規模]
3.價值倍增-[係統的價值]
五、團購的啓示-[消費驅動力]
1.地域平衡
2.團購的睏惑-[來自消費的威力]
3.衝擊分銷-[聚集與規模]
4.消費驅動力?-[分發機製]
六、市場終結
1.流通不再-[市場流通終結]
2.告彆規模時代-[規模經濟終結]
3.生産在哪裏?-[生産終結]
七、小結
●第十二章 在綫服務-[個性化與去規模]
一、滿意百分百
1.細節缺陷
2.簡單的力量
3.西斯的睏惑
二、教練與保姆-[從功能到服務]
1.租藉的時代-[服務性]
2.從教練到保姆-[從功能到服務]
3.交付不瞭的産品*
三、彆樣的服務
1.自助服務-[自服務]
2.生産還是消費?-[用戶服務(UGS)]
3.服務融閤-[Mashup]
4.平颱化*
四、與眾不同-[個性化]
1.細分市場
2.你是我的唯一-[個性需求]
3.去規模化
4.二八規則失效
五、為什麼是服務-[服務的意義]
1.“推”與“拉”
2.虛擬的管道-[藉力交換器]
六、生産進化-[社會解分工]
1.勞動-[勞動解耦]
2.世界輪迴-[螺鏇式輪迴]
3.數字化生産-[信息化生産/設計的過程]
七、財富的本質
1.窮光蛋的生存權
2.欲望的邊界
3.消逝的金錢
八、 小結
後記:一個人的網絡
本書索引
一、孤獨之變:交流的彼岸
1.溝通
2.傳播
3.存在
4.聯係
二、碎片之變:秩序的重組
1.碎片
2.流程
3.社會
4.並行
三、稀缺之變:價值的支點
1.供需
2.稀缺性
3.市場
4.服務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已经读过该书,而且不止一遍,因为第一次阅读时,没太用心,看了之后觉得涉及内容太广,没有找到中心;为了能够找到中心,于是硬着头皮读第二次,认真地、细细地品,从中找到了许多平时困扰我生活的问题的答案,而且故事的趣味性让我没有感觉到获得纯理性知识时常有的烦躁。还...  

評分

读大叔的新书“裂变”体验互联网的宁静,空间的对撞,时间的改变,从未来到现在,从空间到时间,从虚拟到现实,从个人到组织,从原始到现代,从本能到面具,从人性到真善美,你都能找到意想不到的逻辑,也许你不认同,但是这本书确实是很好的参照物,请你安静的泡一杯茶,安静...  

評分

已经读过该书,而且不止一遍,因为第一次阅读时,没太用心,看了之后觉得涉及内容太广,没有找到中心;为了能够找到中心,于是硬着头皮读第二次,认真地、细细地品,从中找到了许多平时困扰我生活的问题的答案,而且故事的趣味性让我没有感觉到获得纯理性知识时常有的烦躁。还...  

評分

此书,非常好。 能够适应形势,提出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但策划有些过了,因为过多的宣传,过高的期望,……,看得见的未来,本书言过其实。 此书范围罗列之广,的确堪称经典。作者能够无私的拿出这些问题与大家探讨,让那些没有思考这些问题的人士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也...  

評分

已经读过该书,而且不止一遍,因为第一次阅读时,没太用心,看了之后觉得涉及内容太广,没有找到中心;为了能够找到中心,于是硬着头皮读第二次,认真地、细细地品,从中找到了许多平时困扰我生活的问题的答案,而且故事的趣味性让我没有感觉到获得纯理性知识时常有的烦躁。还...  

用戶評價

评分

更適閤為非互聯網人士做個框架式的普及。

评分

不太懂,有點不知所雲,努力去讀還是沒讀完

评分

一本越品越有味道的書。

评分

寫得非常好,關於刷屏的心理分析特彆經典

评分

這個作者的知識麵可真是廣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